【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有色金属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两个吊装区域间的套筒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公知的,目前在板带机组生产过程中,在线轧制时间方面,国内的轧机装机水平已接近国际水平,但是要想进一步提高工作的效率,辅助时间的长短已成为现代轧机设计必须要注重的环节,而现在的机组配置中,会出现不重叠的吊装区域,这时套筒的运输就成了一个问题,现在通常利用吊车等工具对套筒进行运输,这样的操作工序比较繁琐,而且效率也很低,无法实现两个吊装区域的自动化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两个吊装区域间的套筒运输装置,本技术通过在两个吊装区域设置底座,并在底座的两端分别设置支座和升降装置,然后在底座上设置若干个托管装置和翻转装置,从而达到两个吊装区域套筒自动化运输的目的。为了实现所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两个吊装区域间的套筒运输装置,包括底座、托辊装置、翻转装置、支座和升降装置,在底座一端的底部设有支座,支座通过销轴与底座固定连接形成铰接结构,在底座另一端的底部设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由油缸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两个吊装区域间的套筒运输装置,包括底座(2)、托辊装置(1)、翻转装置(10)、支座(4)和升降装置(5),其特征是:在底座(2)一端的底部设有支座(4),支座(4)通过销轴(3)与底座(4)固定连接形成铰接结构,在底座(4)另一端的底部设有升降装置(5),升降装置(5)由油缸和支撑块构成,支撑块与底座(2)固定相连接,油缸设置在支撑块底部,在底座(4)的顶部设有若干个托辊装置(1),托辊装置(1)由辊子、轴承和支架构成,支架固定设置在底座(4)顶部,在支架上设有辊子,辊子通过轴承与支架相连接,所述托辊装置(1)上设有翻转装置(10),翻转装置(10)由翻转架(1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两个吊装区域间的套筒运输装置,包括底座(2)、托辊装置(1)、翻转装置(10)、支座(4)和升降装置(5),其特征是:在底座(2)一端的底部设有支座(4),支座(4)通过销轴(3)与底座(4)固定连接形成铰接结构,在底座(4)另一端的底部设有升降装置(5),升降装置(5)由油缸和支撑块构成,支撑块与底座(2)固定相连接,油缸设置在支撑块底部,在底座(4)的顶部设有若干个托辊装置(1),托辊装置(1)由辊子、轴承和支架构成,支架固定设置在底座(4)顶部,在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胜林,胡佳楠,薛强,喻飞鹏,王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