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高处坠落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保险带安装环;第一卡件,所述第一卡件位于所述第二端;第二卡件,所述第二卡件与所述第一卡件位于所述支撑件水平方向的同一侧;第一紧固调整件,所述第一紧固调整件位于所述第二卡件上;第二紧固调整件,所述第二紧固调整件位于所述第二卡件上;紧固活动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有的防高处坠落装置在变压器大盖上进行操作时存在操作复杂、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在变压器大盖上进行操作时能够简单高效的实现工作人员防高处坠落的技术效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高处坠落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保险带安装环;第一卡件,所述第一卡件位于所述第二端;第二卡件,所述第二卡件与所述第一卡件位于所述支撑件水平方向的同一侧;第一紧固调整件,所述第一紧固调整件位于所述第二卡件上;第二紧固调整件,所述第二紧固调整件位于所述第二卡件上;紧固活动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有的防高处坠落装置在变压器大盖上进行操作时存在操作复杂、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在变压器大盖上进行操作时能够简单高效的实现工作人员防高处坠落的技术效果。【专利说明】一种防高处坠落装置
本技术涉及安全防护装备,尤其涉及一种防高处坠落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各行各业中出现了各种高空设备,这就需要工人进行高空作业,而高空作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高空作业的安全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保证高处作业安全,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15.1.1条明确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及以上的高处进行的作业,都应视作高处作业。15.1.3条明确规定:高处作业均应搭设脚手架、使用高空作业车、升降平台或采取其他防止坠落措施,方可进行。目前,检修、试验人员在变电站主变压器大盖上进行检修、试验作业时,其高度均高于2米,均需采取防坠落措施后,才能在主变大盖上开展工作。由于在主变大盖上进行一般的消缺或试验工作,其时间短,采用搭设脚手架、使用高空作业车、升降平台等措施显得较为繁锁,且在大盖上也不好装设保险带。为保证检修、试验人员能在主变大盖上进行安全作业,试行制作了一台能在主变大盖上安装后打保险带的装置,切实保障作业人员防高处坠落事件的发生。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在变压器大盖上进行一般作业时,需要的工作时间较短,采用传统的搭设脚手架、使用高空作业车、升降平台等安全措施显得较为繁锁,且在大盖上也不好装设保险带,所以现有的防高处坠落装置在变压器大盖上进行操作时存在操作复杂、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防高处坠落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有的防高处坠落装置在变压器大盖上进行操作时存在操作复杂、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在变压器大盖上进行操作时能够简单高效的实现工作人员防高处坠落的技术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高处坠落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保险带安装环,所述保险带安装环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支撑件相连;第一卡件,所述第一卡件位于所述第二端; 第二卡件,所述第二卡件与所述第一卡件位于所述支撑件水平方向的同一侧,其中,所述第二卡件与所述第一卡件在垂直方向的距离值为第一预设距离值;第一紧固调整件,所述第一紧固调整件位于所述第二卡件上,其中,所述第一紧固调整件与所述支撑件在水平方向的距离值为第二预设距离值;第二紧固调整件,所述第二紧固调整件位于所述第二卡件上,其中,所述第二紧固调整件与所述第一紧固调整件在水平方向的距离值为第三预设距离值;紧固活动杆,所述紧固活动杆包括两端,分别为: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紧固活动杆位于所述第二卡件上,且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二卡件相连,所述第四端垂直向下;紧固活动件,所述紧固活动件与所述第四端相连。其中,所述紧固活动杆位于所述第二卡件上,具体为:所述紧固活动杆位于所述第一紧固调整件与所述第二紧固调整件之间。其中,所述紧固活动杆位于所述第一紧固调整件与所述第二紧固调整件之间,具体为:所述紧固活动杆位于所述第一紧固调整件与所述第二紧固调整件中部。其中,所述紧固活动件与所述第四端相连,且所述紧固活动件与所述紧固活动杆之间的夹角为直角。其中,所述保险带安装环与所述支撑件的连接方式、所述第一卡件与所述支撑件的连接方式、所述第二卡件与所述支撑件的连接方式、所述紧固活动杆与所述紧固活动件的连接方式均为不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不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焊接、铆接、胶接、拆边连接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所述支撑件、所述第一卡件、所述第二卡件,具体均为角铁。其中,所述紧固活动件具体为扁铁。其中,所述第一紧固调整件、所述第二紧固调整件、所述紧固活动杆,具体均为螺栓。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由于采用了灵活简单的双卡件将防高处坠落装置卡在变压器大盖上,利用保险带安装环扣住工作人员身上的保险带的技术手段,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有的防高处坠落装置在变压器大盖上进行操作时存在操作复杂、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在变压器大盖上进行操作时能够简单高效的实现工作人员防高处坠落的技术效果。【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防高处坠落装置的结构图;其中,1-支撑件,2-保险带安装环,3-第二卡件,4-第一卡件,5-第一紧固调整件,6-第二紧固调整件,7-紧固活动杆,8-紧固活动件。【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防高处坠落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有的防高处坠落装置在变压器大盖上进行操作时存在操作复杂、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在变压器大盖上进行操作时能够简单高效的实现工作人员防高处坠落的技术效果。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在实施例一中,提供了一种防高处坠落装置,请参考图1,所述装置包括:支撑件1,所述支撑件I包括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保险带安装环2,所述保险带安装环2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支撑件I相连;第一卡件4,所述第一卡件4位于所述第二端;第二卡件3,所述第二卡件3与所述第一卡件4位于所述支撑件I水平方向的同一侧,其中,所述第二卡件3与所述第一卡件4在垂直方向的距离值为第一预设距离值;第一紧固调整件5,所述第一紧固调整件5位于所述第二卡件3上,其中,所述第一紧固调整件5与所述支撑件I在水平方向的距离值为第二预设距离值;第二紧固调整件6,所述第二紧固调整件6位于所述第二卡件3上,其中,所述第二紧固调整件6与所述第一紧固调整件5在水平方向的距离值为第三预设距离值;紧固活动杆7,所述紧固活动杆7包括两端,分别为: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紧固活动杆7位于所述第二卡件3上,且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二卡件3相连,所述第四端垂直向下;紧固活动件8,所述紧固活动件8与所述第四端相连。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紧固活动杆7位于所述第二卡件3上,具体为:所述紧固活动杆7位于所述第一紧固调整件5与所述第二紧固调整件6之间。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紧固活动杆7位于所述第一紧固调整件5与所述第二紧固调整件6之间,具 体为:所述紧固活动杆7位于所述第一紧固调整件5与所述第二紧固调整件6中部。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紧固活动件8与所述第四端相连,且所述紧固活动件8与所述紧固活动杆7之间的夹角为直角。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保险带安装环2与所述支撑件I的连接方式、所述第一卡件4与所述支撑件I的连接方式、所述第二卡件3与所述支撑件I的连接方式、所述紧固活动杆7与所述紧固活动件8的连接方式均为不可拆卸连接。所述不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焊接、铆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高处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保险带安装环,所述保险带安装环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支撑件相连;第一卡件,所述第一卡件位于所述第二端;第二卡件,所述第二卡件与所述第一卡件位于所述支撑件水平方向的同一侧,其中,所述第二卡件与所述第一卡件在垂直方向的距离值为第一预设距离值;第一紧固调整件,所述第一紧固调整件位于所述第二卡件上,其中,所述第一紧固调整件与所述支撑件在水平方向的距离值为第二预设距离值;第二紧固调整件,所述第二紧固调整件位于所述第二卡件上,其中,所述第二紧固调整件与所述第一紧固调整件在水平方向的距离值为第三预设距离值;紧固活动杆,所述紧固活动杆包括两端,分别为: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紧固活动杆位于所述第二卡件上,且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二卡件相连,所述第四端垂直向下;紧固活动件,所述紧固活动件与所述第四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庆俊,余东,吕宗永,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遂宁供电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