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配电柜顶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76460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4 0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压配电柜顶板结构。顶板本体内侧面贴合焊接有沿其两对角线的两道第一加强筋,顶板本体内侧面贴合焊接有与顶板本体边沿平行且由四道第二加强筋构成的矩形加强框,矩形加强框的对角线与顶板本体的对角线重叠且与第一加强筋两端相互焊接,顶板本体内表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报警器和控制单元,两道第一加强筋交叉形成的区域设置有散热通风孔,散热通风孔的内侧设置有轴流式风机,轴流式风机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散热通风孔的外侧设置有防雨罩,防雨罩通过铰链与顶板本体活络连接。在顶板对角线方向设置交错的第一加强筋,能够有效提高配电柜的抗压强度,而矩形加强框可阻止顶板在中线附近的形变,从而进一步提高配电柜的抗压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柜
,尤其涉及一种低压配电柜顶板结构。 
技术介绍
低压配电柜已普遍应用于配电网中,是指用于电力系统发电、输电、配电、电能转换和消耗中起通断、控制或保护等作用,电压等级在440V-660V的电器产品。 低压配电柜的顶板是低压配电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大面积的低压配电柜顶板,通常会在顶板本体内侧面焊接加强筋以提高顶板本体的强度,防止顶板本体在多次使用后变形,现有的顶板本体加强筋通常设置有两条平行的加强筋,由于地板本体的形变主要是在对角线附近,因此,上述布置方式的加强筋效果很不理想,无法达到顶板本体的强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低压配电柜顶板结构,提高了顶板的抗压强度。 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压配电柜顶板结构,包括顶板本体,所述顶板本体的内侧面贴合焊接有沿所述顶板本体的两对角线的两道第一加强筋,且两道第一加强筋的交叉处相互焊接,所述顶板本体内侧面贴合焊接有与顶板本体边沿平行且由四道第二加强筋构成的矩形加强框,矩形加强框的对角线与顶板本体的对角线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压配电柜顶板结构,包括顶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本体(1)的内侧面贴合焊接有沿所述顶板本体(1)的两对角线的两道第一加强筋(2),且两道第一加强筋(2)的交叉处相互焊接,所述顶板本体(1)内侧面贴合焊接有与顶板本体(1)边沿平行且由四道第二加强筋构成的矩形加强框(3),矩形加强框(3)的对角线与顶板本体(1)的对角线重叠且与所述第一加强筋(2)两端相互焊接,所述顶板本体(1)内表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报警器和控制单元,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报警器均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两道所述第一加强筋(2)交叉形成的区域设置有散热通风孔(4),所述散热通风孔(4)的内侧设置有轴流式风机,所述轴流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配电柜顶板结构,包括顶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
本体(1)的内侧面贴合焊接有沿所述顶板本体(1)的两对角线的两道第一加
强筋(2),且两道第一加强筋(2)的交叉处相互焊接,所述顶板本体(1)内
侧面贴合焊接有与顶板本体(1)边沿平行且由四道第二加强筋构成的矩形加强
框(3),矩形加强框(3)的对角线与顶板本体(1)的对角线重叠且与所述第
一加强筋(2)两端相互焊接,所述顶板本体(1)内表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报警器和控制单元,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报警器均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两
道所述第一加强筋(2)交叉形成的区域设置有散热通风孔(4),所述散热通风
孔(4)的内侧设置有轴流式风机,所述轴流式风机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
散热通风孔(4)的外侧设置有防雨罩(5),所述防雨罩(5)通过铰链与顶板
本体(1)活络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配电柜顶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
强筋的截面形状为拱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存林吴浩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振宏电子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