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汉能专利>正文

夹链线贴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6687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夹链线贴合机,其主要于机台上设有直立式的第一、第二贴合组对应同时输送的袋体及夹链线,而来进行将夹链线分别贴合于两侧袋体的动作,其于第一、第二贴合组中分别设有动力源驱动组装加热封刀的作动块对应贴合于输送路径上的抵掣板,让输送经过抵掣板的袋体可与夹链线热压贴组结合者,由此,使夹链线贴合机的制作可一贯作业完成且相对可提高制作速度,同时经由二贴合组先后热封贴压的程序,达到良好冷却效果及稳定的制作质量。(*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夹链线贴合机,尤其是指一种以无间停机方式而 一贯作业完成的夹链线贴合机,通过设置有直立式的两贴合组对应将夹链线与 袋体结合一起,以达到上述功效。
技术介绍
一般加工制作夹炼袋的机构,大致设有运输夹链线及袋体的运输机构、进 行贴合的封刀装置及裁切成型的切刀装置,其主要将夹链线及袋体输送进入机 体,当夹链线及袋体到达封刀装置处时,即停机进行贴合封口,于封口完毕再 进行切刀装置的裁切动作,之后,再启动进行下一个夹炼袋的制作。因此,在 机台停停走走的状态下,其制作速度慢且也容易产生机台寿命及故障问题,而 为了克服上述缺失,即衍生一种全自动夹链袋制造机,该全自动夹链袋制造机 含括机台前侧架设以数道袋体膜层的原料巻筒,而于定位模间导入夹链条的原 料长条,再以第一、第二超声波将膜层作叠靠结合,并经轴承组将膜层作张力 控制,续对结合后的夹链条引入闭合模作闭合状,再以第三超声波将膜层作封 底结合,而临近的切边刀将多余的边膜予以切除,续经轴承组至第一冲切机作 夹链条缺口冲切,再通过撑开模使两夹链条作开启状,利用震动机借助机械手 臂将夹链块植入夹链条间,再以烫金机将膜层表面作文字或图形印刷,而后第 四超声波将膜层作封边结合,并引进第二、三冲切机作周边圆弧角冲切,再传 送整张的夹链袋于裁刀机作宽幅裁切,最后进入具气压缸驱动的上下层集料台 作张数计数,如此形成一连贯的全自动化的夹链袋制造机设计。而上述结构的 设置极度繁杂,制造成本高,使用不尽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夹链线贴合机,其通过在机台中设有直立 式的贴合机构,让夹链线与袋体可连续输送进行贴合,达到均匀稳定、快速的 加工成形效果。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夹链线贴^"机, 在机台上设有直立式的、相互对应输送进入该机台的袋体及夹链线的第一、第 二贴合组,该第一、第二贴合组上下错开设置,该第一、第二贴合组分别包含 有一抵掣板,为一固设于该机台侧壁供该袋体及夹链线输送经过的板体; 一封刀,对应该抵掣板而设,该封刀具有能产生温度而将该夹链线贴合于 该袋体的加热器;一作动块,其设一对应枢设于该机台的枢接端,而中央对应固设该封刀;一动力源,对应固设于该机台上,而出力轴与该作动块另一端组接,该动 力源驱动该作动块旋动位移;一保护带组,分别对应设置在该第一、第二贴合组两侧,该保护带组是以 多个滚轮套设一间隔带且经由该第一、第二贴合组所输送的该袋体及夹链线的 上、下两侧循环运作的带体结构。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该机台的第一贴合组前端对应设有一输 送夹链线进行贴合的夹链线输送机,该夹链线输送机包含有一承载该夹链线的 巻收轮,其前端接设有撑张夹链线的滚轮组, 一用于调整该夹链线松紧度的转 向调整组,该夹链线通过该转向调整组并经一导板而导入上下两层袋体之间。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该间隔带为铁氟龙材质。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于该袋体、夹链线及间隔带输入该第一、 第二贴合组的前、后端分别设有撑张袋体的抵撑调整组。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于该机台后续设有进行巻收成型袋体的 巻收机。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该巻收机在靠近该机台的一端连接一缓冲机,该缓冲机上设有多个具有活动弹性调整巻收速度的滚轮杆。 本技术具有下述优点其主要于机台上设有直立式的第一、第二贴合组对应同时输送的袋体及夹 链线,而来进行将夹链线分别贴合于两侧袋体的动作,其于第一、第二贴合组 中分别设有动力源驱动组装加热封刀的作动块对应贴合于输送路径上的抵掣 板,让输送经过抵掣板的袋体可与夹链线热压贴组结合,由此,使夹链线贴合 机的制作可一贯作业完成且相对可提高制作速度,同时经由二贴合组先后热封 贴压的程序,达到良好冷却效果及稳定的制作质量。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 图2:本技术立体示意图; 图3:本技术的剖视示意图; 图4:本技术的动作示意图一; 图5:本技术的动作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1机台2第一贴合组21抵掣板22封刀221加热器23作动块231枢接端24动力源241出力轴25保护带组251滚轮252间隔带26抵撑调整组3第二贴合组31抵掣板32封刀321加热器33作动块331枢接端34动力源341出力轴36抵撑调整组4夹链线输送机41巻收轮42滚轮组43转向调整组44导板5缓冲机51滚轮杆A袋体B夹链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令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能够更完整且清楚的揭露,兹请一并参阅附图及附图标号,并详细说明如下首先,请先参阅图l所示,其是本技术的夹链线贴合机的整体组合示 意图,其主要于机台1上设有直立式的第一、第二贴合组2、 3,该第一、第二 贴合组2、 3为上下错开且相互对应输送进入机台1的袋体A及夹链线B,而来 进行将夹链线B分别贴合于两侧袋体A的动作,其第一、第二贴合组2、 3分别 包含有一抵掣板21、 31,为一固设于机台1侧壁供袋体A及夹链线B输送经过的 板体;一封刀22、 32,对应抵掣板21、 31而设,可经由加热器221、 321而产生 温度进行将夹链线B贴合于袋体A;一作动块23、 33,其设一枢接端231、 331对应枢设于机台1,而中央对应 固设封刀22、 32;一动力源24、 34,对应固设于机台l上,而出力轴241、 341与作动块23、 33另一端组接,以驱动作动块23、 33旋动位移;一保护带组25 (也就是说,第一贴合组2具有一保护带组25,第二贴合组 3也具有一保护带组25),分别对应设置在第一、第二贴合组2、 3两侧,每个 保护带组25是分别以数滚轮251套设一间隔带252 且经由第一、第二贴合组2、 3所输送的袋体A及夹链线B的上、下两侧循环运作的带体 结构。请一并参阅图2 4所示,其是本技术夹链线贴合机的输送机及组合使 用示意图,使用时,其机台1前端设有一输送夹链线B进入第一贴合组2的夹 链线输送机4,而该夹链线输送机4包含有一承载巻绕夹链线B的巻收轮41, 其前端接设有撑张夹链线B的滚轮组42,再经一可调整夹链线B松紧度的转向 调整组43来输送夹链线B经一导板44而导入上、下两层袋体A之间;接续, 所输送的上、下两层袋体A及夹链线B经由第一贴合组2处导入,且在导入时, 其两侧保护带组25的间隔带252亦随之贴覆于上、下袋体A的外侧,而同时输 送导入第一、第二贴合组2、 3中;而当在启动输送袋体A及夹链线B时,其第 一、第二贴合组2、 3的动力源24、 34出力轴241、 341已驱动作动块23、 33 位移,使作动块23、 33上的封刀22、 32对应贴抵于经过抵掣板21、 31的袋体 A及夹链线B上、下的间隔带252上,同时,封刀经由进行加热器而产生温度 进行贴合夹链线B于袋体A上,而间隔带252 主要让封刀22、 32对应贴合袋体A时作为适当隔热作用,不让过热封刀22、 32破坏袋体A。而在袋体A、夹链线B及间隔带252输入第一、第二贴合组2、 3的前、后 端分别设有抵撑调整组26、 36,来对应撑张所输入的袋体A、夹链线B及间隔 带252以可达到贴合平整的目的。另外,该贴合机台1将袋体A及夹链线B进行贴合后,其可经由后续的巻 收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夹链线贴合机,其特征是,在机台上设有直立式的、相互对应输送进入该机台的袋体及夹链线的第一、第二贴合组,该第一、第二贴合组上下错开设置,该第一、第二贴合组分别包含有: 一抵掣板,为一固设于该机台侧壁供该袋体及夹链线输送经过的板体; 一封刀,对应该抵掣板而设,该封刀具有能产生温度而将该夹链线贴合于该袋体的加热器; 一作动块,其设一对应枢设于该机台的枢接端,而中央对应固设该封刀; 一动力源,对应固设于该机台上,而出力轴与该作动块另一端组接,该动力源驱动该作动块旋动位移; 一保护带组,分别对应设置在该第一、第二贴合组两侧,该保护带组是以多个滚轮套设一间隔带且经由该第一、第二贴合组所输送的该袋体及夹链线的上、下两侧循环运作的带体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汉能
申请(专利权)人:林汉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