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豇豆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061512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1 1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豇豆的种植方法。包括种子预处理、播种育苗、整地施基肥、定植、田间管理、采收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种植方法科学合理,增产效果显著,豇豆平均增产30-40%;种植得到的豇豆品质得以明显改善,安全无公害,商品价值高,且简单易操作,种植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效益显著,可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和生产积极性,值得大规模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包括种子预处理、播种育苗、整地施基肥、定植、田间管理、采收等步骤。本专利技术种植方法科学合理,增产效果显著,豇豆平均增产30-40%;种植得到的豇豆品质得以明显改善,安全无公害,商品价值高,且简单易操作,种植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效益显著,可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和生产积极性,值得大规模推广。【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农业栽培

技术介绍
豇豆又名长豆,长豆角、豆角、角豆、饭豆、腰豆、带豆、裙带豆、筷豆,属豆科豇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豇豆以嫩荚供食用,它的营养比较丰富,可炒食、凉拌、盐溃、加工泡菜和晒制豆角干。豇豆在我国各地均有广泛种植,不仅面积大,范围广,而且普遍喜欢食用,成为夏秋季的主要蔬菜之一。然而由于现有豇豆种植方法的不合理和不科学,导致收获的豇豆产量低和质量差,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科学合理的豇豆的种植方法,提高豇豆的产量和质量,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方法方案如下:,包括以下步骤:(I)种子预处理选择粒大饱满、无病虫、无破损的种子,将种子在晴朗天气下晒种1-2天,然后放入50-550C的温热水中,不断搅拌至25-30°C,浸种1_2小时捞出,再放入200-250毫克/公斤赤霉素溶液中浸泡12-24小时,催芽前用细砂搓掉种皮上的粘液,然后包在湿布里,放在26-32°C处催芽,待露白率达`到60%以上即可播种;(2)播种育苗选择3月下旬至4月上旬晴天天气进行播种,在育苗盘每个大孔里铺好育苗土,然后打一个0.8-1.2公分深的小穴,每穴播种2-3粒,覆盖育苗土厚1.5-2厘米,蒙上白色地膜,下种后出苗前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4-32°C,夜间温度应控制在15-20°C;播种后4_5天开始出苗,当有30-40%种子出土后,及时揭去地膜;当多数种子出苗后,应降低苗床温度,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C,夜间温度控制在16-18°C ;齐苗4_5天后开始进行炼苗,炼苗期间,夜间的最低温度不能低于10°C,当形成两片叶子时即可定植;(3)整地施基肥选择地势高燥、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排灌方便的土壤,定植前10-15天整地施基肥,亩施腐熟的人粪尿或鸡鸭粪1500-2000公斤、过磷酸钙15-20公斤、草木灰75-100公斤、缓释杀虫颗粒10-15公斤,可沟施也可撒施;整地后作畦,畦面宽100-120厘米,沟宽40-50厘米,畦高20-25厘米,平整畦面后覆盖地膜;(4)定植选择冷尾暖头的晴天进行,定植前在苗床地浇透水,然后起苗,淘汰子叶缺损、真叶扭曲等不正常秧苗,豇豆采用双行定植,行株距60-65厘米X 20-30厘米,每穴2_3株,亩栽5000-6000穴,穴距24-28厘米,定植时地膜开口宜小,定植后即浇点根水,然后用泥土封π ;(5)田间管理a、水肥管理育苗移栽豆角浇定苗水和缓苗水后,随即中耕蹲苗、保墒提温,促进根系发育,控制茎叶徒长;出现花蕾后可浇小水,再中耕;初花期不浇水,当第一花序开花座荚后,几节花序显现后,要浇足头水;头水后,茎叶生长很快,待中、下部荚伸长,中、上部花序出现时,再浇第二次水,以后进入结荚期,见干就浇水;采收盛期随水追肥一次,6亩施尿素15-20公斤,磷酸二铵25-30公斤或磷酸二氢钾22-25公斤;b、插架引蔓当植株长到18-32厘米,即将抽蔓时,要及时插架,用竹竿插成“人”字形,架高2.2-2.5米,每穴插一根,并向内稍倾斜,每两根相交,上部交叉处放竹竿作横梁,呈人字型,于晴天中午或下午引蔓上架;C、抹芽打顶第一花序以下侧枝长到2.5-3厘米长时,应及时摘除,以保证主蔓粗壮;主蔓第一花序以上各节位的侧枝留2-3片叶后摘心,促进侧枝上形成第一花序;当主蔓长到15-20节,达到2-2.4米高时,剪去顶部,促进下部侧枝花芽形成;(6)采收 豇豆在开花后10-12天即可采收嫩荚,当荚条粗细均匀,荚面豆粒未鼓起,达商品荚标准时,为采收适期;采收时,要保护好花序上部的花,不能连花柄一起采下。所述育苗土的制备方法如下:a、称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a、泥炭土 20_30、赤玉土 10-15、鹿沼土 8-12、海泥5-10、鸡粪15-20、植物秸杆粉10-15、甘蔗渣8_12、锯木屑5-10、砻糠灰4-8、椰壳粉3-5、煤渣2-4、蛭石18-24、页岩陶粒14-18、尿素2_3、过磷酸钙1.5-2.5 ;b、取蛭石、珍珠岩加入浓度为10-15%的盐酸溶液中,水浴加热至60-70°C,保温1-2小时,取出水洗至中性,烘干,840-880°C煅烧1_2小时,冷却至室温,待用;c、取鸡粪、植物秸杆粉、锯木屑、砻糠灰、椰壳粉、甘蔗渣、煤渣混合均匀,堆积成堆,然后将尿素和过磷酸钙混合均匀,兑80-100倍量水制成溶液,均匀地撒在堆上,自然放置24-36h后,加入混合料量的3-5%加入100-150倍EM益生菌稀释液,充分搅拌均匀,堆料含水量控制在60_70%,经过5-10天发酵,温度达到55-60°C时翻动一次,累计2-3次可完成发酵;d、将上述所得的发酵物与余下原料混合均匀,即得育苗土。本专利技术自制的育苗土具有较强的保水性、透水性和通气性,且营养均衡全面,含有丰富的氮、磷、钾以及有机质等营养元素,完全满足种子出苗所需的各种养分,可以显著提高成苗率,减少苗期病虫害,节省人工,育苗周期短。所述缓释杀虫颗粒的制备方法如下:a、称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麦饭石25-35、海泡石15-20、硅藻土 10-15、三聚磷酸钠4-8、白花除虫菊2_3、梧桐叶1.5-2.5、柑橘籽1_2、百部3-4、苦参2-3、马醉木1-2、麻柳叶2.5-3.5、丝瓜藤1_2、苦楝皮2_3、泽漆1_2、草木灰8-12、聚乙烯醇5-10、羧甲基纤维素4-6、海藻酸钠3-5 ;b、取麦饭石和海泡石混合均匀,720-760°C煅烧2-3小时,冷却至室温后放入浓度为15-20%的双氧水溶液中浸泡1_2小时,取出水洗至中性,烘干,910-940°C煅烧1-2小时,冷却至室温,粉碎,过100-150目筛,待用;C、取白花除虫菊、梧桐叶、柑橘籽、百部、苦参、马醉木、麻柳叶、丝瓜藤、苦楝皮、泽漆混合均匀,加5-10倍量的水,煎煮提取50-60分钟,过滤,滤渣再加4-8倍量的水,煎煮提取30-40分钟,过滤,合并煎煮液,浓缩,冷冻干燥成粉末,待用;d、将步骤b制得的粉末与步骤c制得的粉末混合均匀,加入娃藻土和三聚磷酸钠,搅拌10-15分钟,湿法造粒,粒径为烘干,待用;e、取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钠混合均匀,加2-4倍量水,水浴加热至70-80°C并在搅拌下加入草木灰,充分搅拌均匀后均匀喷涂在步骤d制得的颗粒表面,烘干,即得成品。本专利技术整地施基肥时添加有缓释杀虫颗粒,具有缓释杀虫作用,广谱性强,耐雨水冲刷,可以有效防止土传病害的发生,降低或避免化学农药的使用,从而提高豇豆的品质和产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种植方法科学合理,增产效果显著,豇豆平均增产30-40% ;种植得到的豇豆品质得以明显改善,安全无公害,商品价值高,且简单易操作,种植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效益显著,可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和生产积极性,值得大规模推广。【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以下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豇豆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种子预处理选择粒大饱满、无病虫、无破损的种子,将种子在晴朗天气下晒种1?2天,然后放入50?55℃的温热水中,不断搅拌至25?30℃,浸种1?2小时捞出,再放入200?250毫克/公斤赤霉素溶液中浸泡12?24小时,催芽前用细砂搓掉种皮上的粘液,然后包在湿布里,放在26?32℃处催芽,待露白率达到60%以上即可播种;(2)播种育苗选择3月下旬至4月上旬晴天天气进行播种,在育苗盘每个大孔里铺好育苗土,然后打一个0.8?1.2公分深的小穴,每穴播种2?3粒,覆盖育苗土厚1.5?2厘米,蒙上白色地膜,下种后出苗前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4?32℃,夜间温度应控制在15?20℃;播种后4?5天开始出苗,当有30?40%种子出土后,及时揭去地膜;当多数种子出苗后,应降低苗床温度,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间温度控制在16?18℃;齐苗4?5天后开始进行炼苗,炼苗期间,夜间的最低温度不能低于10℃,当形成两片叶子时即可定植;(3)整地施基肥???选择地势高燥、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排灌方便的土壤,定植前10?15天整地施基肥,亩施腐熟的人粪尿或鸡鸭粪1500?2000公斤、过磷酸钙15?20公斤、草木灰75?100公斤、缓释杀虫颗粒10?15公斤,可沟施也可撒施;整地后作畦,畦面宽100?120厘米,沟宽40?50厘米,畦高20?25厘米,平整畦面后覆盖地膜;(4)定植选择冷尾暖头的晴天进行,定植前在苗床地浇透水,然后起苗,淘汰子叶缺损、真叶扭曲等不正常秧苗,豇豆采用双行定植,行株距60?65厘米×20?30厘米,每穴2?3株,亩栽5000?6000穴,穴距24?28厘米,定植时地膜开口宜小,定植后即浇点根水,然后用泥土封口;(5)田间管理a、水肥管理育苗移栽豆角浇定苗水和缓苗水后,随即中耕蹲苗、保墒提温,促进根系发育,控制茎叶徒长;出现花蕾后可浇小水,再中耕;初花期不浇水,当第一花序开花座荚后,几节花序显现后,要浇足头水;头水后,茎叶生长很快,待中、下部荚伸长,中、上部花序出现时,再浇第二次水,以后进入结荚期,见干就浇水;采收盛期随水追肥一次,6亩施尿素15?20公斤,磷酸二铵25?30公斤或磷酸二氢钾22?25公斤;b、插架引蔓当植株长到18?32厘米,即将抽蔓时,要及时插架,用竹竿插成“人”字形,架高2.2?2.5米,每穴插一根,并向内稍倾斜,每两根相交,上部交叉处放竹竿作横梁,呈人字型,于晴天中午或下午引蔓上架;c、抹芽打顶第一花序以下侧枝长到2.5?3厘米长时,应及时摘除,以保证主蔓粗壮;主蔓第一花序以上各节位的侧枝留2?3片叶后摘心,促进侧枝上形成第一花序;当主蔓长到15?20节,达到2?2.4米高时,剪去顶部,促进下部侧枝花芽形成;(6)采收????豇豆在开花后10?12天即可采收嫩荚,当荚条粗细均匀,荚面豆粒未鼓起,达商品荚标准时,为采收适期;采收时,要保护好花序上部的花,不能连花柄一起采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晓芸吕从广
申请(专利权)人:和县常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