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59555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7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及包括该空调室内机的空调,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底座、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换热器,所述底座上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内壁上设有凸部,所述换热器的尾端抵顶所述凸部并固定在所述排水槽上,所述换热器与所述排水槽内壁之间形成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所述排水槽内壁上增设凸部,使得所述换热器安装至所述排水槽后,在所述换热器与所述排水槽内壁之间形成间隙;在空调的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凝露水经所述换热器流下后,可直接自所述间隙中沿所述排水槽的内壁流入到排水槽的底部,避免出现凝露水溢出的现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装配简易。(*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及包括该空调室内机的空调,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底座、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换热器,所述底座上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内壁上设有凸部,所述换热器的尾端抵顶所述凸部并固定在所述排水槽上,所述换热器与所述排水槽内壁之间形成间隙。本技术通过在所述排水槽内壁上增设凸部,使得所述换热器安装至所述排水槽后,在所述换热器与所述排水槽内壁之间形成间隙;在空调的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凝露水经所述换热器流下后,可直接自所述间隙中沿所述排水槽的内壁流入到排水槽的底部,避免出现凝露水溢出的现象,本技术结构简单,装配简易。【专利说明】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本技术涉及空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及包括该空调室内机的空调。
技术介绍
图1是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在挂壁式空调室内机中,通常是将换热器12装配到底座11上,对于最普通的三折式换热器12来说,换热器12的后折装配在所述底座11的排水槽13上。在空调的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凝露水将经所述换热器12的翅片流下后,沿所述排水槽13的内壁流入到排水槽13的底部;由于所述换热器12后折的内侧与所述排水槽13的内壁接触的部分紧密相连,而换热器12后折为倾斜设置,部分凝露水无法沿所述排水槽13内壁流入到排水槽13的底部,导致凝露水在排水槽的内壁处向外溢出,也即,会造成空调凝露水溢出的不良后果;尤其是当空调在使用一定年限之后,由于大部分用户都很少对空调进行清洗和保养,因此,空调室内机换热器12的翅片(特别是靠近换热器12后折底端的翅片)会被日积月累的灰尘等堵塞,凝露水经换热器12的翅片流下后,沿所述排水槽13的内壁流入到排水槽13的底部更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及包括该空调室内机的空调,通过在所述排水槽内壁上增设凸部,使得所述换热器安装至所述排水槽后,在所述换热器与所述排水槽内壁之间形成间隙;在空调的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凝露水经所述换热器流下后,可直接自所述间隙中沿所述排水槽的内壁流入到排水槽底部,避免出现凝露水溢出的现象,本技术结构简单,装配简易。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底座、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换热器,所述底座上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内壁上设有凸部,所述换热器的尾端抵顶所述凸部并固定在所述排水槽上,所述换热器与所述排水槽内壁之间形成间隙。优选地,所述排水槽的内壁上间隔设有多个所述凸部。优选地,所述间隙形成在两相邻的所述凸部之间。优选地,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贯流风扇,所述凸部设置于所述排水槽靠近所述贯流风扇一侧的内壁上。优选地,所述凸部呈板条状,沿所述排水槽内壁纵向延伸。优选地,所述凸部的顶部设有导向部。优选地,所述导向部为圆角或斜面。优选地,相对于所述底座的底部,所述排水槽的底部向一端倾斜,或由中部至两端闻度逐渐递减。优选地,所述换热器是三折式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后折倾斜设置在所述排水槽上,所述凸部抵顶所述后折的尾端固定所述换热器。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包括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及包括该空调室内机的空调,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底座、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换热器,所述底座上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内壁上设有凸部,所述换热器的尾端抵顶所述凸部并固定在所述排水槽上,所述换热器与所述排水槽内壁之间形成间隙。。本技术通过在所述排水槽内壁上增设凸部,使得所述换热器安装至所述排水槽后,在所述换热器与所述排水槽内壁之间形成间隙;在空调的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凝露水经所述换热器流下后,可直接自所述间隙中沿所述排水槽的内壁流入到排水槽的底部,避免出现凝露水溢出的现象,本技术结构简单,装配简易。【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中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所示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所示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空调室内机底座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不意图;图6是图5中所示C-C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5中所示空调室内机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所示D部放大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参照图2至图4,图2是本技术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所示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所示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底座10、安装于所述底座10上的换热器20,所述底座10上设有排水槽101,所述排水槽101的内壁上设有凸部102,所述换热器20的尾端抵顶所述凸部102并固定在所述排水槽101上,所述换热器20与所述排水槽101内壁之间形成间隙;且所述间隙形成在两相邻的所述凸部102之间。本专利技术中,换热器20为多折式换热器,排水槽101是设置在后侧的、用于接收多折式换热器的后折产生的凝露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20是三折式换热器,换热器20的前折(图3中换热器的左侧部分)设置在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图未示)的上方,换热器20的后折(图3中换热器20的右侧部分)设置在空调室内机的后侧,后折的尾端高于前折的尾端;且所述换热器20的后折倾斜设置在所述排水槽101上,所述凸部102抵顶所述后折的尾端固定所述换热器20。通过在所述排水槽101内壁上增设所述凸部102,使得所述换热器20安装至所述排水槽101后,在所述换热器20与所述排水槽101内壁之间形成间隙;在空调的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凝露水经所述换热器20流下后,可直接自所述间隙中沿所述排水槽101的内壁流入到排水槽101的底部,避免出现凝露水溢出的现象。参照图2至图8,图5是本技术空调室内机底座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所示C-C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5中所示空调室内机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所示D部放大结构示意图。所述排水槽101的内壁上设有多个所述凸部102 ;多个所述凸部102间隔排列,所述凸部102上处于所述排水槽101内的第一端面1022抵顶所述换热器20,具体为抵顶所述换热器20上的翅片,使所述换热器20固定在所述排水槽101上,使得所述换热器20与所述凸部102的接触面积足够大,所述换热器20受力均匀,避免了空调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导致所述换热器20的翅片因为受挤压力而产生变形,而且使所述换热器20装配至所述底座10的过程更为方便。所述凸部102使所述换热器20后折的尾端与所述排水槽101的内壁隔开,并且在两相邻的所述凸部102之间形成前述间隙,方便所述换热器20后折溢出的凝露水经该间隙掉落到所述排水槽101中。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底座10上的贯流风扇(图未示),该贯流风扇设置在所述换热器20与所述底座10围成的空间中,且处于所述换热器20的前折和后折之间。所述凸部102设置于所述排水槽101靠近所述贯流风扇一侧的内壁上,由该内壁朝向所述排水槽101的中部延伸。由于所述换热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换热器,所述底座上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内壁上设有凸部,所述换热器的尾端抵顶所述凸部并固定在所述排水槽上,所述换热器与所述排水槽内壁之间形成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肖啟进邹冬球
申请(专利权)人:TCL空调器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