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点阵与电子监管码形成的标识及对其生成与识别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052787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6 0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由点阵与电子监管码形成的标识,由多组点阵图形与电子监管码构成,多组点阵图形分布在电子监管码的外侧;点阵图形带有指定形状、且肉眼无法分辨,点阵图形的有效面积不小于3*3平方毫米,由至少一组直径为30~40微米的信息点排列构成。对上述标识进行生成与识别的方法,包括:将电子监管码转换为与其相对应的点阵图形ID,并通过点阵图形ID生成点阵图形;将点阵图形与电子监管码合并以形成复合标识,并将点阵图形加密存储;将复合标识印制在商品表面,并通过识别设备进行读取;提取复合标识中的电子监管码图形,将其转换为数字信息字符串,并与点阵图形ID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反馈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所生成的复合标识与现有的普通电子监管码相比,更具备防伪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由点阵与电子监管码形成的标识,由多组点阵图形与电子监管码构成,多组点阵图形分布在电子监管码的外侧;点阵图形带有指定形状、且肉眼无法分辨,点阵图形的有效面积不小于3*3平方毫米,由至少一组直径为30~40微米的信息点排列构成。对上述标识进行生成与识别的方法,包括:将电子监管码转换为与其相对应的点阵图形ID,并通过点阵图形ID生成点阵图形;将点阵图形与电子监管码合并以形成复合标识,并将点阵图形加密存储;将复合标识印制在商品表面,并通过识别设备进行读取;提取复合标识中的电子监管码图形,将其转换为数字信息字符串,并与点阵图形ID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反馈信息。本专利技术所生成的复合标识与现有的普通电子监管码相比,更具备防伪功效。【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伪标识,尤其是一种。
技术介绍
2007年12月4日,国家质检总局在“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实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的通知”(国质检质联〔2007〕582号)中,决定对纳入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和强制性产品认证(CCC)管理的重点产品实施电子监管”。食品、家用电器、人造板、电线电缆、农资、燃气用具、劳动防护用品、电热毯、化妆品等9大类69种重点产品将在2008年6月底前全面实施电子监管,所有产品加贴电子监管码才能上市。目前,电子监管码已经从16位升级到20位,企业准确登记其产品的商品编码后,电子监管码可以建立与商品编码的对应关系,完成在零售领域的结算计价功能。监管码条码采用C0DE128C码制,编码长度为20位,条码密度大于7mil,宽度大于4cm,高度大于5mm。根据生产企业的管理需要,条码标签除了监管码外,可以包含产品编码、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批号、有效期至等信息。然而,由于电子监管码可以轻易被复制或复印,在对复制或复印后的电子监管码进行辨别时,依然能够得知该物品的真伪,因此,电子监管码存储的信息并不安全。另外,由于电子监管码的编码规则较为简单,因此,也极易被破解。一旦印制在产品上的电子监管码的编码规则被他人破解,就无法实现其行之有效的作用,难以对假冒伪劣商品进行有力的打击。因此,急需出现一款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复合编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与现有的普通电子监管码相t匕,更具备防伪功能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由点阵与电子监管码形成的标识,由多组点阵图形与电子监管码构成,所述多组点阵图形分布在所述电子监管码的外侧;所述点阵图形带有指定形状、且肉眼无法分辨,所述点阵图形的有效面积不小于3*3平方毫米,由至少一组直径为30?40微米的信息点排列构成。上述的由点阵与电子监管码形成的标识,其中,相邻两个所述信息点之间的间距为80微米,所述信息点中包括方向参考点、中心参考点与检验码点。上述的由点阵与电子监管码形成的标识,其中,所述点阵图形的数量四个,并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电子监管码的两个顶角位置与两个底角位置。上述的由点阵与电子监管码形成的标识,其中,多组所述点阵图形构成一点阵图形框,所述电子监管码设置在所述点阵图形框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对由点阵与电子监管码形成的标识生成与识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电子监管码转换为与其相对应的点阵图形ID,并通过点阵图形ID生成与其相对应的点阵图形;将点阵图形与电子监管码合并以形成复合标识,并将复合标识加密后存储;将复合标识印制在商品表面,并通过识别设备进行读取;提取复合标识中的电子监管码图形,将其转换为数字信息字符串,并与点阵图形ID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反馈信息。上述的方法,其中,上述方法的具体步骤为:S10、企业端根据商品序号定义规则生成与商品序号相对应的电子监管码;S20、判定所生成的电子监管码是否有效,若判定结果为有效,则执行步骤S30,若判定结果为无效,则返回步骤Sio ;S30、将有效电子监管码转换成与其相对应的数字信息;S40、将上述数字信息通过图像元编码系统生成的数字信息内容定义为对应的点阵图形ID,并通过点阵图形ID生成与其相对应的点阵图形;S50、判定点阵图形是否有效,若判定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60,若判定结果为否,则返回步骤S40 ;S60、将点阵图形与电子监管码合并以形成复合标识,并将点阵图形加密后存储于企业数据库中;S70、根据商品数量设定点阵图形的数量,印刷单位对点阵图形进行解密后,与电子监管码共同印刷在商品表面;S80、通过识别设备读取附着在商品表面的复合标识;S90、提取复合标识中的电子监管码图形,将其转换为数字信息字符串,并与点阵图形ID进行对比,判定二者是否相同,若对比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100,将与商品相对应的信息反馈给当前查验者,若对比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110,反馈报警信息,并将该报警信息发送至企业端。上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S60中,点阵图形与电子监管码采用重叠、左右放置、上下放置或围绕的方式进行合并,以形成复合标识。上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点阵图形带有指定形状、且肉眼无法分辨,所述点阵图形的有效面积不小于3*3平方毫米,由至少一组直径为30?40微米的信息点排列构成。上述的方法,其中,相邻两个所述信息点之间的间距为80微米,所述信息点中包括方向参考点、中心参考点与检验码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在电子监管码的生成基础上,对其进行转换与定义,以形成与其相对应的点阵图形,并将电子监管码与点阵图形相合并以构成具备防伪功效的复合标识,与现有的普通电子监管码相比,其防伪性与可靠性更高;2、由于点阵图形中信息点的直径微小,并且在相邻的两个信息点之间预设有相应的间隔距离,在被复印或者扫描的方式复制后,相邻两个信息点之间的距离会发现偏差,从而形成无法被识别的无效编码,因此,信息点的位置、与二者之间的距离可提高复合编码的防伪性能;3、采用读取、判断等方式对复合标识进行辨别,并根据辨别的结果反馈不同的信息,有利于当前查验者或企业了解到反馈信息;4、本专利技术适用于所有制式算法的电子监管码生成流程,可以保障电子监管码在原有生成体系的基础上,不改变任何使用习惯的情况下,将图像元信息编码的不可复制、扫描等高防伪特性结合到一起,避免了电子监管码以往应用过程中的不防伪效果,同时以二码结合,比对识读的方式,实现了电子监管码必须经过加密后的图像元编码图形对比正确方能有效识读的防伪功效。【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复合标识的实施例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复合标识的另一实施例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方法部分的具体步骤流程图。主要附图标号说明:1-复合标识2-电子监管码3-点阵图形4-点阵图形框【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由点阵与电子监管码形成的标识,由多组点阵图形与电子监管码构成,多组点阵图形分布在电子监管码的外侧。在本实施例中,该复合标识I由四个点阵图形3与一个电子监管码2构成,四个点阵图形可围绕在电子监管码的外侧。其中,四个点阵图形分成两组,并且分别设置在电子监管码2的两个顶角位置、与两个底角位置。该点阵图形由至少一组直径为30~40微米的信息点排列组成,并且带有指定的形状。由于信息点的直径微小,并且相邻的两个信息点之间预设有相应的间隔距离,在被复印或者扫描的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点阵与电子监管码形成的标识,其特征在于,由多组点阵图形与电子监管码构成,所述多组点阵图形分布在所述电子监管码的外侧;所述点阵图形带有指定形状、且肉眼无法分辨,所述点阵图形的有效面积不小于3*3平方毫米,由至少一组直径为30~40微米的信息点排列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为万宏宇
申请(专利权)人: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