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折叠平开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多个相互铰接的门排,各门排底部设有使门排保持直线运行的行走机构,首门排的外侧固定于立柱上,在尾门排上设有驱动门排移动的驱动装置及使各门排脱离或进入死点位置的离合装置,当要打开平开门时,所述离合装置经尾门排推动各门排脱离死点位置后,由驱动装置推动各门排以摆动状态向前移动,并折叠于立柱内侧;当要关闭平开门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各门排以摆动状态向后移动,并通过所述离合装置牵引各门排呈直线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动折叠平开门具有多个门排,其可应用于多种应用场所,且其可通过离合装置灵活地推动门排进行折叠打开,并可在门排关闭时通过离合装置牵引门排进入死点位置而加强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电动折叠平开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多个相互铰接的门排,各门排底部设有使门排保持直线运行的行走机构,首门排的外侧固定于立柱上,在尾门排上设有驱动门排移动的驱动装置及使各门排脱离或进入死点位置的离合装置,当要打开平开门时,所述离合装置经尾门排推动各门排脱离死点位置后,由驱动装置推动各门排以摆动状态向前移动,并折叠于立柱内侧;当要关闭平开门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各门排以摆动状态向后移动,并通过所述离合装置牵引各门排呈直线状态。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折叠平开门具有多个门排,其可应用于多种应用场所,且其可通过离合装置灵活地推动门排进行折叠打开,并可在门排关闭时通过离合装置牵引门排进入死点位置而加强稳定性。【专利说明】电动折叠平开门【
】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折叠门,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折叠平开门。【
技术介绍
】人们生活中所见到的门按开启方式来区分,主要分为以下四大类:推拉门、平开门、折叠门和旋转门。其中,平开门是最常见的门,它是通过将门扇铰接在立柱上,使门扇可绕立柱转动而实现开关门;平开门虽然使用方便,但是由于传统的平开门通常为单个门扇,其只能应用于通道较窄的场所,例如室内房间。折叠门是由多个门框相互铰接而成,其通过将门框折叠或展开而实现开关门,折叠门具有折叠后占用空间小的特点,因而可适用于多种场所。折叠平开门是一种新型的门,其具有平开门和折叠门优点,其由多个门排铰接而成,一端铰接在立柱上,使得门排可沿立柱方向折叠而实现开关门。一般而言,折叠平开门可分为手动和电动两种,手动折叠平开门一般用于室内,电动折叠平开门一般用于室外,例如停车场、小区入口等。对于电动折叠平开门,由于其是通过电机驱动门扇运动的,因此其可根据通道宽度而铰接任意多的门排,而不用担心折叠起来费力。但是由于电动折叠平开门通常只设有一个电机来驱动门扇移动,当门扇完全展开而位于一条直线时,若想直接启动,电机便很难给门扇施加侧向的力而使门排灵活的启动以进行折叠;此外,当门排需展开时,现有的电机所施加的力也并不能保证门扇可以完全展开位于同一条直线上,若其展开时不能完全位于同一直线上,则其不能很稳定地起到关门作用,存在安全隐患。总而言之,电动折叠平开门虽然具有多种优点,但是其存在死点位置,使得电机无法灵活驱动门扇以实现开关门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根据通道宽度而随意扩展门的宽度,并可方便门排脱离或进入死点位置,从而可灵活推动门排进行折叠打开,并在门排关闭时可加强稳定性的电动折叠平开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折叠平开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多个相互铰接的门排,各门排底部设有使门排保持直线运行的行走机构,首门排的外侧固定于立柱上,在尾门排上设有驱动门排移动的驱动装置及使各门排脱离或进入死点位置的离合装置,当要打开平开门时,所述离合装置经尾门排推动各门排脱离死点位置后,由驱动装置推动各门排以摆动状态向前移动,并折叠于立柱内侧;当要关闭平开门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各门排以摆动状态向后移动,并通过所述离合装置牵引各门排呈直线状态。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链条、链轮、底座及活动立柱,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为可正反转电机,其设于底座上;所述活动立柱与尾门排铰接,所述底座固接于活动立柱的下端部,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滚轮,所述链轮分别设于滚轮的轮轴及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链条套设于链轮上,使得第二驱动电机可通过链轮链条驱动门排移动。所述离合装置设于底座上,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摆臂及传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为可正反转电机,其经传动机构与摆臂活动连接,所述摆臂的另一端固接于尾门排的侧壁或底部,使得第一驱动电机可通过摆臂向门排施加侧向的力而推动门排脱离或进入死点位置。所述传动机构包括RV减速机、传动轴、第一压轮及第二压轮,所述RV减速机分别与第一驱动电机及传动轴连接,所述传动轴呈竖向可转动地连接于底座上,在传动轴的中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向外延伸的连接台;所述第一压轮及第二压轮分别竖向固接于所述连接台的端部下侧,所述摆臂自尾门排的侧壁呈弧形延伸至底座上上,其自由端位于第一压轮及第二压轮运动轨迹内,使得当传动轴正转或反转时,所述第一压轮及第二压轮可运动至与摆臂的自由端侧壁相抵靠,从而推动摆臂带动各门排离开或进入死点位置。所述传动机构包括RV减速机、传动轴、主动连杆、从动连杆,所述RV减速机分别与第一驱动电机及传动轴连接,所述传动轴呈竖向可转动地连接于底座上,所述主动连杆的一端垂直固接于传动轴的下端侧壁上,其另一端与从动连杆活动连接;所述从动连杆的另一端则与摆臂活动连接,所述摆臂自尾门排底部呈弧形延伸至与从动连杆活动连接,使得摆臂可在第一驱动电机的作用下带动尾门排偏离原位置,使各门排脱离或进入死点位置。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压轮、开门作用件及关门作用件,所述传动轴与第一驱动电机固接,所述压轮垂直固接于传动轴的侧壁上,所述开门作用件及关门作用件为弧形块状体,其分别呈竖向间隔地固接于摆臂的自由端,所述摆臂自尾门排侧壁呈弧形延伸至与开门作用件及关门作用件固接,使得当传动轴正转或反转时,所述压轮可旋转至与开门作用件或关门作用件的侧壁相抵靠,从而推动摆臂带动各门排脱离或进入死点位置。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第一压轮、第二压轮、摆臂作用件,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第一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一压轮及第二压轮分别垂直固接于传动轴的侧壁上,所述摆臂作用件为弯折的块状体,其垂直固定于摆臂的自由端,所述摆臂自尾门排侧壁呈弧形延伸至与摆臂作用件固接,当传动轴正转或反转时,所述第一压轮与第二压轮可分别旋转至摆臂作用件的两侧,并分别与摆臂作用件的两侧壁相抵靠,从而推动摆臂而带动各门排脱离或进入死点位置。所述传动轴的末端设有可通过手摇带动传动轴转动的摇手。所述死点位置为各门排完全位于同一直线时的位置。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导轨、多个滚轮组及侧限位柱,所述导轨横铺于地面,导轨的上端两侧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外沿;所述滚轮组包括滚轮、轮轴、轮架及轮罩,所述滚轮分别位于导轨两侧,其通过轮轴连接,在所述轮轴上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与轮罩固接,所述轮罩与滚轮及轮轴的外形相匹配,其罩设于滚轮上方;所述轮架的上端穿过轮罩的中心而与门排底部活动连接,其下端位于轮罩的下方;所述侧限位柱为柱状体,其竖向设于导轨两侦牝该侧限位柱的上端可转动地连接于轮架的下端,其下端端部设有向外延伸的环形凸沿,该环形凸沿与导轨的侧表面相接触,使得滚轮可沿导轨保持直线运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贡献在于,其解决了现有折叠门开闭时存在死点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尾门排处设置离合装置,通过离合装置来推动门排脱离死点位置,从而可灵活推动门排进行折叠打开;此外,本专利技术还可在门排关闭时通过离合装置牵引门排进入死点位置而加强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折叠平开门具有开启灵活、使用方法、易于实施、安全稳定的特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折叠平开门打开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折叠平开门折叠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行走机构结构安装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行走机构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相邻两个滚轮组的结构对比图,其中图5A是滚轮组偏右的示意图,其中图5B是滚轮组偏左的不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折叠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家红,
申请(专利权)人:红门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