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方法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49616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5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供电方法与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如果本地端口的物理层链路状态为未连接状态,检测是否与对端设备存在物理连接,当与所述对端设备存在物理连接时,识别所述对端设备是否为有效受电设备,如果所述对端设备为有效受电设备时,为所述有效受电设备分级,并根据分级结果为所述有效受电设备上电;如果所述本地端口的物理层链路状态由未连接状态切换为连接状态,识别与所述本地端口连接的所述对端设备是否为有效受电设备,如果所述对端设备为有效受电设备,为所述有效受电设备分级,并根据分级结果为所述有效受电设备上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讯
,尤其涉及一种供电方法与装置
技术介绍
以太网供电(英文:power over Ethernet,简称:PoE),指的是在现有的以太网布线基础架构不作任何改动的情况下,为一些基于IP的终端(如,网际协议(英文:Internet protocol,简称:IP)电话机、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英文:access point,简称:AP)、网络摄像机等)传输数据信号的同时,还能为此类设备提供直流供电的技术。通过PoE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IP电话机、无线局域网接入点AP、网络摄像机等终端的电源供电,对于上述这些终端,可不再考虑其室内电源系统布线的问题,在接入网络的同时就可以实现对设备的供电,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图1为POE技术应用示意图。通常,POE系统中的供电设备(英文:power sourcing equipment,简称:PSE)从识别受电设备(英文:powered device,简称:PD)至为PD供电的过程如图2所示,经过检测、分级、功率管理、上电、下电等步骤。在建立以太网供电连接时,PSE通过端口向和对端设备连接的双绞线上传输脉冲信号,脉冲信号的电压为2.8V-10.1V,同时,PSE启动标准检测。如果与双绞线连接的PD的特性阻抗(英文:characteristic impedance)、容抗(英文:capacitive reactance)都在允许的范围内,则PSE识别该PD为有效PD;>如果与双绞线连接的PD的特性阻抗、容抗中的任意一项超过允许的范围,则PSE识别该PD为无效PD。在PD为有效PD时,PSE对PD执行分级和功率管理的步骤。当PD需要的功率在PSE的功率范围内时,PSE为PD进行上电的步骤,否则,PSE的与该PD相连的端口一直处于检测、分级、功率管理或者上电失败的状态。上述方案存在以下缺陷:1)在PSE设备未下挂PD设备时,各PSE的端口会一直处于检测状态,持续的向线缆上传输限流电压,耗电且不受益,造成能源的浪费;2)在PSE设备下挂的PD设备异常或者PSE的功率管理受限而无法完成正常上电时,PSE的端口一直处于检测,分级或者上电不成功,再检测的循环过程的状态,持续耗电且无受益,造成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中PSE与PD连接的端口持续耗电且无受益,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供电方法与装置。在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供电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果本地端口的物理层链路状态为未连接状态,检测是否与对端设备存在物理连接,当与所述对端设备存在物理连接时,则识别所述对端设备是否为有效受电设备,如果所述对端设备为有效受电设备时,为所述有效受电设备分级,并根据分级结果为所述有效受电设备上电;如果所述本地端口的物理层链路状态由未连接状态切换为连接状态,识别与所述本地端口连接的所述对端设备是否为有效受电设备,如果所述对端设备为有效受电设备,为所述有效受电设备分级,并根据分级结果为所述有效受电设备上电。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是否与对端设备存在物理连接具体为:利用虚电缆检测方式,检测是否与对端设备存在物理连接。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是否与对端设备存在物理连接还包括:当与所述对端设备未存在物理连接时,则记录所述本地端口维持未连接状态的第一时间,识别所述第一时间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如果超过所述第一时间阈值,则将所述本地端口设置为休眠状态;记录所述本地端口维持休眠状态的第二时间,识别所述第二时间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二时间阈值,如果不超过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则所述本地端口维持休眠状态。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功率变更信息;根据所述功率变更信息,识别所述对端设备是否为有效受电设备,当所述对端设备为有效受电设备时,对所述有效受电设备进行分级,并根据分级结果为所述有效受电设备上电。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识别所述对端设备是否为有效受电设备之前还包括:检测是否与对端设备存在物理连接,当与所述对端设备存在物理连接时,则识别所述对端设备是否为有效受电设备。在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供电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执行单元,用于如果本地端口的物理层链路状态为未连接状态,检测是否与对端设备存在物理连接,当与所述对端设备存在物理连接时,则识别所述对端设备是否为有效受电设备,如果所述对端设备为有效受电设备时,为所述有效受电设备分级,并根据分级结果为所述有效受电设备上电;第二执行单元,用于如果所述本地端口的物理层链路状态由未连接状态切换为连接状态,识别与所述本地端口连接的所述对端设备是否为有效受电设备,如果所述对端设备为有效受电设备,为所述有效受电设备分级,并根据分级结果为所述有效受电设备上电。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执行单元具体具体用于,利用虚电缆检测方式,检测是否与对端设备存在物理连接。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执行单元还用于,当与所述对端设备未存在物理连接时,则记录所述本地端口维持未连接状态的第一时间,识别所述第一时间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如果超过所述第一时间阈值,则将所述本地端口设置为休眠状态;记录所述本地端口维持休眠状态的第二时间,识别所述第二时间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二时间阈值,如果不超过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则所述本地端口维持休眠状态。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功率变更信息;识别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功率变更信息,识别所述对端设备是否为有效受电设备,当所述对端设备为有效受电设备时,对所述有效受电设备进行分级,并根据分级结果为所述有效受电设备上电。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装置还包括: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是否与对端设备存在物理连接,当与所述对端设备存在物理连接时,则识别所述对端设备是否为有效受电设备。通过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供电方法与装置,PSE根据本地端口的物理层链路状态的不同,开启或停止虚电缆检测,并识别与本地端口连接的对端设备是否为有效受电设备,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供电方法与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果本地端口的物理层链路状态为未连接状态,检测是否与对端设备存在物理连接,当与所述对端设备存在物理连接时,识别所述对端设备是否为有效受电设备,如果所述对端设备为有效受电设备时,为所述有效受电设备分级,并根据分级结果为所述有效受电设备上电;如果所述本地端口的物理层链路状态由未连接状态切换为连接状态,识别与所述本地端口连接的所述对端设备是否为有效受电设备,如果所述对端设备为有效受电设备,为所述有效受电设备分级,并根据分级结果为所述有效受电设备上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如果本地端口的物理层链路状态为未连接状态,检测是否与对端设备存
在物理连接,当与所述对端设备存在物理连接时,识别所述对端设备是否为
有效受电设备,如果所述对端设备为有效受电设备时,为所述有效受电设备
分级,并根据分级结果为所述有效受电设备上电;
如果所述本地端口的物理层链路状态由未连接状态切换为连接状态,识
别与所述本地端口连接的所述对端设备是否为有效受电设备,如果所述对端
设备为有效受电设备,为所述有效受电设备分级,并根据分级结果为所述有
效受电设备上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是否与对端
设备存在物理连接具体为:
用虚电缆检测方式,检测是否与对端设备存在物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是否与
对端设备存在物理连接还包括:
当与所述对端设备未存在物理连接时,则记录所述本地端口维持未连接
状态的第一时间,识别所述第一时间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如果超
过所述第一时间阈值,则将所述本地端口设置为休眠状态;
记录所述本地端口维持休眠状态的第二时间,识别所述第二时间是否超
过预设的第二时间阈值,如果不超过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则所述本地端口维
持休眠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
法还包括:
获取功率变更信息;
根据所述功率变更信息,识别所述对端设备是否为有效受电设备,当所
述对端设备为有效受电设备时,对所述有效受电设备进行分级,并根据分级

\t结果为所述有效受电设备上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所述对端设
备是否为有效受电设备之前还包括:
检测是否与对端设备存在物理连接,当与所述对端设备存在物理连接时,
则识别所述对端设备是否为有效受电设备。
6.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光石振王鹏华睿董歧刘宁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