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以驱动阴模挡块及调整下压杆的动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4805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以驱动阴模挡块及调整下压杆的动力装置,包括有电机(1)和两个动力输出轴(3),该电机(1)的输出轴(11)上设置有一主动齿轮(4),而每个动力输出轴(3)上在齿轮箱(2)外侧的位置都键连接有一从动齿轮(5),并且,齿轮箱(2)外侧上还设置有两个气缸(6)以及活塞杆(7),每个活塞杆(7)端部上设置有一拨叉(8),两个拨叉(8)分别夹设在对应的从动齿轮(5)上,而能分别拨动从动齿轮(5)而与主动齿轮(4)相啮合或脱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一个电机能提供两个动力输出轴,对提供传动轴动力的动力装置进行优化,结构简洁、安全,传动可靠、高效,能有效减小整个阴模挡块和下压杆的调整装置占据的空间,而且能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粉末成形机的
,尤其指一种用以驱动粉末成形机中阴模挡块及 调整下压杆的动力装置。
技术介绍
粉末成形机在实际压制一个产品时,其动作大致如下模架芯棒向上移动,其头部 进入模架上的阴模中,在模架芯棒周围添加粉末,经上冲装置向下压,在阴模中产品压 制成形,然后模架芯棒向下移动,而将压制出的产品推出阴模。对于不同规格的压制品, 阴模挡块和位于阴模挡块两侧的下压杆都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如专利号为ZL200510062211.9 (公开号为CN1792626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粉末成型机阴模浮动调 整的调节机构》就公开了一种下压杆的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包括有两凸轮和通过滚轮 分别与两凸轮连接的压力杆、出模杆以及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的下压杆由上面连接有 从动齿轮的调整杆、调整柱连成的整体,从动齿轮与齿轮轴上的主动齿轮啮合,齿轮轴 上连接有从动伞齿轮与带有主链轮的传动轴上的主动伞齿轮啮合,齿轮轴、传动轴、下 压杆连接在齿轮架上,两齿轮架固定在机架上,传动轴与动力源连接,主链轮通过主传 动链、主动链轮与档块箱上蜗杆轴端的链轮连接。由此看出, 一个下压杆中的调整杆、调整柱需要有两个传动轴分别与其传动相连, 而目前的机械式粉末成形机,包括上述的专利技术,每个传动轴需要独立的一个电机来 提供动力源,这样, 一个粉末成形机其阴模挡块两侧的两个下压杆共需要四个电机同时 来驱动,以达到驱动阴模挡块及调整下压杆的目的。但是,由于阴模挡块附近的空间比 较狭小,而多个电机的设计会占据较大空间,且周围传动部件较多,安装多个电机使得 粉末成形机装配工作较为繁重,整个阴模挡块和下压杆的调整装置内部结构也比较复 杂,不利于粉末成形机的制造、装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用以驱动阴模挡 块及调整下压杆的动力装置,该用以驱动传动轴的动力装置结构简洁、安全,传动可靠、 高效,能有效减小整个阴模挡块和下压杆的调整装置在粉末成形机中所占据的空间,而且能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用以驱动阴模挡块及调整下压杆 的动力装置,包括有分别穿过齿轮箱的两个动力输出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电机, 其中,该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一主动齿轮,而每个动力输出轴上在齿轮箱外侧的位置 都键连接有一从动齿轮,并且,所述齿轮箱外侧上还设置有两个气缸以及气缸内的活塞 杆,每个露于该气缸外的活塞杆端部上设置有一拨叉,两个拨叉分别夹设在对应的从动 齿轮上,而能分别拨动对应的从动齿轮而与所述的主动齿轮相啮合或脱开。为方便气缸控制活塞杆的移动,继而控制拨叉对对应的从动齿轮拨动,所述电机输 出轴上的主动齿轮位于两个动力输出轴上的从动齿轮的中间位置,并且,在未啮合状态 下,两个从动齿轮的位置互相齐平,这样,其中一个拨叉使其中一个从动齿轮向下移动, 则其与主动齿轮相啮合,而与另一个不发生移动的从动齿轮相脱开。该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该用以驱动阴模挡块及调整下压杆的动力装置,包括有分别 穿过齿轮箱的两个动力输出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电机,其中,该电机的输出轴 上键连接有一主动齿轮,而每个动力输出轴上在齿轮箱外侧的位置都设置有一从动齿 轮,并且,所述齿轮箱外侧上还设置有一气缸以及气缸内的活塞杆,露于该气缸外的活 塞杆端部上设置有一拨叉,该拨叉夹设在所述的主动齿轮上,而能拨动所述主动齿轮而 分别与两个从动齿轮相啮合或脱开。同样,为方便气缸控制活塞杆的移动,继而控制拨叉对主动齿轮的拨动而与两个从 动齿轮相啮合或脱开,在未啮合状态下,所述两个动力输出轴上的从动齿轮可以一上一 下地设置在所述主动齿轮的两侧,这样,拨叉使主动齿轮向上移动,则主动齿轮会与一 个从动齿轮啮合,而与另一个从动齿轮相脱开,拨叉使主动齿轮向下移动,则主动齿轮 会与另一个从动齿轮啮合,而与一个从动齿轮相脱开。为使传动装置更为简单,在实际应用时,在两个动力输出轴上可以设置有用于分别 驱动阴模挡块的第一链轮和调整下压杆的第二链轮,通过链轮和链条传动,进行阴模挡 块的驱动和下压杆的调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电机上主动齿轮的设置、两个动力输出 轴上从动齿轮的设置,并且配合拨叉对主动齿轮或从动齿轮的拨动作用,主动齿轮能分 别与两个从动齿轮相啮合或脱开,使得一个电机能提供两个动力输出轴,本专利技术针对提供传动轴动力的动力装置进行优化,结构简洁、安全,传动可靠、高效,能有效减小整 个阴模挡块和下压杆的调整装置在粉末成形机中所占据的空间,使粉末成形机整体结构 变得简单,更易于生产装配,而且能大幅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主动齿轮、两个从动齿轮的简单示意图(主动齿轮与其中 一个从动齿轮相啮合,并与另一个从动齿轮脱开); 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该用以驱动阴模挡块及调整下压杆的动力装置,包括电机1 和分别穿过齿轮箱2的两个动力输出轴3;其中,该电机1的输出轴11端部上设置有一主动齿轮4,而每个动力输出轴3上 在齿轮箱2外侧的位置都键连接有一从动齿轮5;同时,所述电机1输出轴11上的主动齿轮4位于两个从动齿轮5的中间位置,在未啮合状态下,两个从动齿轮5所处位置互相齐平;并且,所述齿轮箱2外侧上还设置有两个气缸6以及气缸6内的活塞杆7,每个露 于该气缸6外的活塞杆7端部上设置有一拨叉8,两个拨叉8分别夹设在对应的从动齿 轮5的延伸部上,从而能分别拨动对应的从动齿轮5,使对应的从动齿轮5与主动齿轮 4相啮合或脱开,具体运作如下其中一个气缸6内的活塞杆7向下移动,拨叉8拨动 对应的从动齿轮5使其与主动齿轮4相啮合,与此同时,另一个气缸6内的活塞杆7不 移动,其拨叉8及对应的从动齿轮5不移动,并与主动齿轮4相脱开,此时,主动齿轮 4和两个从动齿轮5的位置状态,参见图2所示;在实际应用时,在两个动力输出轴3上设置有用于分别驱动阴模挡块的第一链轮 91和调整下压杆的第二链轮92,如果通过链轮传动而驱动阴模挡块以及调整下压杆可 以采用现有的各种技术,也可以采用本申请人提出的相关专利技术,在这里不作复述。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该用以驱动阴模挡块及调整下压杆的动力装置,包括电机1和分别穿 过齿轮箱2的两个动力输出轴3;其中,该电机1的输出轴11端部键连接有一主动齿轮4,而每个动力输出轴3上 在齿轮箱2外侧的位置都设置有一从动齿轮5,并且,在未啮合状态下,两个动力输出 轴3上的从动齿轮5 —上一下地设置在主动齿轮4的两侧;所述齿轮箱2外侧上还设置有一气缸6'以及气缸6'内的活塞杆7',在露于气缸6 外的活塞杆7'的端部上设置有一拨叉8',该拨叉8'夹设在主动齿轮4的延伸部上,而能 拨动主动齿轮4而分别与两个从动齿轮5相啮合或脱开,具体运作如下气缸6'内的活 塞杆7'向下移动,拨叉8'拨动主动齿轮4使其与位于主动齿轮4下方的从动齿轮5相啮 合,此时,主动齿轮4与位于主动齿轮4上方的从动齿轮5相脱开,主动齿轮4和两个从动齿轮5的位置状态,也与图2所示类似,如果气缸6'内的活塞杆7'向上移动,则拨 叉8,拨动主动齿轮4使其与位于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以驱动阴模挡块及调整下压杆的动力装置,包括有分别穿过齿轮箱(2)的两个动力输出轴(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电机(1),其中,该电机(1)的输出轴(11)上设置有一主动齿轮(4),而每个动力输出轴(3)上在齿轮箱(2)外侧的位置都键连接有一从动齿轮(5),并且,所述齿轮箱(2)外侧上还设置有两个气缸(6)以及气缸(6)内的活塞杆(7),每个露于该气缸(6)外的活塞杆(7)端部上设置有一拨叉(8),两个拨叉(8)分别夹设在对应的从动齿轮(5)上,而能分别拨动对应的从动齿轮(5)而与所述的主动齿轮(4)相啮合或脱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光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北仑新港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