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焱华专利>正文

治疗头疖(暑疖)的中草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46418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4 2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治疗头疖的中草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克药物制成:银花20-30份;连翘20-30份;天花粉20-30份;赤芍15-25份;滑石15-20份;车前子15-25份;泽泻15-20份;淡竹叶15-20份;半支莲25-35份;大青叶15-25份;蒲公英15-25份。加水1500份,文火煎煮20-30分钟,收取上清液装瓶,灭菌,备用。以银花为君;以连翘、天花粉为臣;以赤药、滑石为佐;以车前子、泽泻、淡竹叶、枝莲、大青叶、蒲公英为使。本发明专利技术效果好,安全,具有标本兼治的功效。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制作使用方便,无副作用,以健脾养阴、祛风、清热、除湿的治疗原则治疗暑疖,具有明显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来源于植物的配制品,更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头疖的中草药。
技术介绍
疖是一种生于皮肤浅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特征是好发于须后之处,背部和臀部,结肿为色红,灼热,痉痛,突起在皮肤表面根浅,肿势局限,范围一般在3厘米左右,黄白色的叫头疖,结肿无头的叫无头疖。祖国医学中的有头疖即现代医学的疖,无头疖是化脓性汗腺炎,暑疖是红色粟粒疹,继发所致的疖,或夏秋之季发生的多个疖,蝼蛄疖为头皮毛囊周围炎、多发性疖等类型。本病发生是恣食膏梁厚味,火热内生,气血壅滞而成,而暑疖多因夏秋季节感受暑湿热毒而成。蝼蛄疖多因暑疖治疗不当,脓流不畅,引起脓毒潴留所致,多发性疖多由内郁湿火,外感风邪,两相博结,蕴于皮肤内部日久而成。中医方药多是以解毒化湿,常以黄连、青蒿等治疗为主。该类药物治疗虽有效果,但不全面,无明显效果,为此有待挖掘、总结、提升民间验方,为治疗疖病提供一种经过实践检验效果好的治疗各类疖的中草药组合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治疗暑疖的中草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治疗暑疖的中草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银花20-30份;连翘20-30份;天花粉20-30份;赤芍15-25份;滑石15-20份 ;车前子15-25份;泽泻15-20份; 淡竹叶15-20份;半支莲25-35份;大青叶15-25份;蒲公英15-25份。加水1500份,烧开后,文火煎煮20 -30分钟,如前加水熬煮3次,过滤后将3次熬取上清液混合均匀后,装瓶高温灭菌,待用。优用的所属治疗暑疖的中草药的最佳配方是由以下重量配比药物制成:银花30份;连翘30份;天花粉30份;赤芍30份;滑石20份;车前子20份;泽泻20份;淡竹叶20份;半枝莲30份;大青叶20份;蒲公英20份。加水1500份,烧开后,文火煎煮20-30分钟,如前加水熬煮3次,过滤后将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匀后,装瓶高温灭菌,备用。本专利技术的配伍思想:以银花为君;以连翘、天花粉为臣;以赤药、滑石为佐;以车前子、泽泻、淡竹叶、枝莲、大青叶、蒲公英为使。配方中各原料的作用:银花:为忍冬科多年生植物;性味与归经:寒,甘、微苦。归心、肺经;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用于温病发热,疮痈肿毒,热毒血痢,风湿热痹。连翘:为木犀科连翘属植物的干燥果实;性味与归经:味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天花粉:为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根;性味与归经:甘、苦,微寒。归肺、胃经;功能与主治:清热生津,消肿排脓。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赤芍:为双子叶植物药毛茛科植物芍药(野生种)、草芍药、川赤芍等的根;性味与归经:酸、苦,凉。入肝、脾经;功能主治:行瘀,止痛,凉血,消肿。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滑石:为晶体结构属单斜晶系;性味与归经:寒;甘、淡;归胃、膀胱经;功能与主治: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祛湿敛疮。用于热淋,石淋,尿热涩痛,暑湿烦渴,湿热水泻;外治湿疹,湿疮,痱子。车前子:为车前科;性味与归经:归肺;肝;肾;膀胱经;功能与主治:清热利尿;渗湿止泻;明目;祛痰,小便不利;淋浊带下;水肿胀满;暑湿泻痢;目赤障翳;痰热咳喘。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块茎。性味与归经:味甘;淡;性寒,归肾;膀胱经。功能与主治:利水渗湿;泄热通淋。主小便不利;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泄泻;痰饮眩晕;遗精。淡竹叶:为禾本科;性味与归经: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功能与主治:烦热口渴;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小儿惊啼;小便赤涩;淋浊,除烦。半支莲:为唇形科;性味与归经:归肺;肝;肾经;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尿消肿,热毒痈肿;咽喉疼痛;肺痈;肠痈;瘰疬;毒蛇咬伤;跌打损伤;吐血;衄血;血淋;水肿;腹水及癌症。大青叶:为马鞭草科植物路边青、蓼科植物蓼蓝、十字花科植物菘蓝、草大青或爵床科植物马蓝等的叶或枝叶;性味与归经:味苦,寒。入肝、心、胃经;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治温病热盛烦渴,病毒性感冒,急性传染性肝炎,菌痢,急性胃肠炎,急性肺炎,丹毒,吐血,衄血,黄疸,痢疾,喉痹,口疮,痈疽肿毒。蒲公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入药;性味与归经:甘、苦,寒。归肝、胃经;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用于热毒证,尤善清肝热,治疗肝热目赤肿痛,以及多种感染、化脓性疾病,治疗热毒壅结于肌肉所致的痈肿疮毒,高热不退。对乳痈有良效,能解毒散结通乳。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治疗暑疖的中草药具有制作使用方便安全、无副作用,是以健脾养阴、祛风、清热、除湿的治疗原则治署疖,具有显著效果。在临床中经过实践证明治疗效果明显。具体实践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一种治疗暑疖的中草药由以下重量配比药物制成:银花25g;连翘25g;天花粉25 g;赤芍25 g;滑石15 g;车前子15 g;蒲公英15 g。加水1500 g,烧开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如此熬煮3次,将3次获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匀后装瓶高温灭菌,待用。该中药服用时,取250-300ml放入容器中,微热后服用,每日3次。实施例2一种治疗暑疖的中草药,由以下重量配比药物制成:银花20 g;连翘20 g;天花粉30 g;赤芍20 g;滑石20 g;车前子20 g;泽泻20 g;淡竹叶20 g;半枝莲30 g;大青叶20 g;蒲公英20 g。加水1500 g,烧开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如此熬煮3次,将3次获取的上清液混含均匀后装瓶高温灭菌,待用。该中药服用时,取250-300ml放入容器中,微热后服用,每日3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头疖的中草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银花20?30份;连翘20?30份;天花粉20?30份;赤芍15?25份;滑石15?20份?;车前子15?25份;泽泻15?20份;?淡竹叶15?20份;半支莲25?35份;大青叶15?25份;蒲公英15?25份;加水1500份,烧开后,文火煎煮20??30分钟,加水熬煮3次,过滤后将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匀后,装瓶高温灭菌,待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头疖的中草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银花20-30份;连翘20-30份;天花粉20-30份;赤芍15-25份;滑石15-20份 ;车前子15-25份;泽泻15-20份; 淡竹叶15-20份;半支莲25-35份;大青叶15-25份;蒲公英15-25份;
加水1500份,烧开后,文火煎煮20 -30分钟,加水熬煮3次,过滤后将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匀后,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唐焱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