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在蓄电池电路中的二极管装置及蓄电池应用电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38867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1 0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在蓄电池电路中的二极管装置及蓄电池应用电路,用在蓄电池电路中的二极管装置包括至少一二极管单元、至少一对电连接条和两平行且沿第一方向间隔放置的电接触端,该二极管单元具有两电极,该二极管单元的两电极分别电接该对电连接条的两电连接条,该对电连接条的两电连接条分别电连接两电接触端,该两电接触端电连接于蓄电池电路中。它具有如下优点:蓄电池核容放电及蓄电池更换时,电路回路不断电,保证蓄电池能时刻给负载提供备用电。(*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在蓄电池电路中的二极管装置及应用电路。
技术介绍
传统蓄电池核容放电时,需要先将蓄电池熔丝拔掉,才能保证蓄电池在没有充电机继续充电的情况下放电核容。但拔掉蓄电池熔丝后,由蓄电池供给负载用电的线路即断开,若在蓄电池放电过程中,市电故障,充电机不能给负载供电,蓄电池由于拔掉熔丝也不能给负载供电,使线路处于停电状态。变电站或通讯基站在更换蓄电池过程中,需要断开蓄电池螺丝,直接将要更换的蓄电池从蓄电池组中取出,然而,断开任一节蓄电池都会造成蓄电池的供电回路中断,则蓄电池在更换时,不能保证给负载提供备用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在蓄电池电路中的二极管装置及应用电路,其克服了
技术介绍
中蓄电池核容放电及蓄电池更换时,蓄电池不能给负载提供备用电的缺点。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是:一种用在蓄电池电路中的二极管装置,它包括至少一二极管单元、至少一对电连接条和两平行且沿第一方向间隔放置的电接触端,该二极管单元具有两电极,该二极管单元的两电极分别电接该对电连接条的两电连接条,该对电连接条的两电连接条分别电连接两电接触端,该两电接触端电连接于蓄电池电路中。一实施例之中:该二极管单元个数为两个,该电连接条对数为两对,该一二极管单元的两电极分别通过该一对电连接条的两电连接条电连接至该二电接触端,该另一二极管单元的两电极分别通过该另一对电连接条的两电连接条电连接至该两电接触端。一实施例之中:还包括两散热片,该散热片具有一第一片和一第二片,且该散热片的第一片和第二片固接形成L型,该两散热片相互背向置于该两电接触端之间,且该两散热片的第一片沿第一方向平行间隔,该一散热片的第一片固接并电连接一电接触端,另一散热片的第一片固接并电连接另一电接触端,该两二极管单元分别固接于该两散热片的第二片之相背向面,该二极管单元的两电极分别通过该一对电连接条电连接该电接触端和该散热片的第一片,该散热片的第二片末端和电接触端间隔。一实施例之中:该对电连接条的两电连接条分别为长电连接条和短电连接条,该二极管单元通过该短电连接条电连接该散热片的第一片,通过该两长电连接条电连接该电接触端。一实施例之中:该两二极管单元、两对电连接条、两散热片和两电接触端呈关于一个中心点的中心对称布置结构。一实施例之中:还包括一绝缘板,该绝缘板位于该两散热片的第二片之间。一实施例之中:该二极管单元为由两二极管并联方式的组合。一实施例之中:该电连接条具有固接并电连接该二极管单元的一连接片和二连接腿,该二连接腿的一端部分相向弯折形成固接并电连接该电接触端的二连接脚,该二连接腿的另一端分别固接该连接片的两端并形成U形件,该二极管单元设在U形件内。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二是:应用上述二极管装置的蓄电池应用电路,它包括蓄电池组和充电机,该蓄电池组和该充电机分别都具有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该二极管装置电接在该蓄电池组的正极输出端和该充电机的正极输出端之间;还设一熔丝,该熔丝电接在该蓄电池组的负极输出端和该充电机的负极输出端之间。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三是:应用上述二极管装置的蓄电池应用电路,它包括若干工作中蓄电池和待更换蓄电池,该二极管装置并联连接蓄电池,该并联连接蓄电池至少包括该待更换蓄电池。本技术方案与
技术介绍
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1.用在蓄电池电路中的二极管装置,该二极管单元的两电极分别电接该对电连接条的两电连接条,该对电连接条的两电连接条分别电连接两电接触端,该两电接触端电连接于蓄电池电路中;该二极管装置应用于蓄电池核容放电和蓄电池更换电路中保证蓄电池能够时刻给负载提供备用电,该电连接条将该二极管单元的两极分别引至该两电接触端面上,则能克服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不足。2.该二极管单元个数为两个,该电连接条对数为两对,该两二极管单元的两电极分别通过该两对电连接条电连接至该二电接触端;使回路电流从更多的二极管单元中流过,分流以及均分电流热量,保证二极管使用中的安全可靠。3.还包括两散热片,该一散热片的第一片固接并电连接一电接触端,另一散热片的第一片固接并电连接另一电接触端;把热量均匀传到该两电接触端上,给二极管单元提供安装支撑面。4.还包括一绝缘板,该绝缘板位于该两散热片的第二片之间;绝缘该两片散热片,保证不短路。5.该两二极管单元、两对电连接条、两散热片和两电接触端呈关于一个中心点的中心对称布置结构,结构设计巧妙、紧凑,有效利用空间。6.应用上述二极管装置的蓄电池应用电路,其为放电电路,包括蓄电池组和充电机,该二极管装置电接在该蓄电池组的正极输出端和该充电机的正极输出端之间;保证蓄电池核容放电过程中,时刻给负载提供备用电。7.应用上述二极管装置的蓄电池应用电路,其为更换电路,包括若干工作中蓄电池和待更换蓄电池,该二极管装置并联连接蓄电池,该并联连接蓄电池至少包括该待更换蓄电池;保证在蓄电池更换过程中,时刻给负载提供备用电。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绘示了该二极管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绘示了该二极管装置的正面视图。图3绘示了该二极管装置的侧面视图。图4绘示了该电连接条的主视图。图5绘示了该电连接条的侧视图。图6绘示了该电连接条的底视图。图7绘示了该散热片的主视图。图8绘示了该散热片的侧视图。图9绘示了该散热片的底视图。图10绘示了该绝缘板的主视图。图11绘示了该绝缘板的侧视图。图12绘示了该二极管装置使用前的蓄电池工作电路图。图13绘示了该二极管装置替换熔丝后的工作电路图。图14绘示了该二极管装置在蓄电池放电回路中的应用电路图。图15绘示了该二极管装置在蓄电池组中间蓄电池更换中的应用电路图。图16绘示了该二极管装置在蓄电池组最靠近蓄电池组正极输出端的蓄电池更换中的应用电路图。图17绘示了该二极管装置在蓄电池组最靠近蓄电池组负极输出端的蓄电池更换中的应用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请查阅图1至图17,一种用在蓄电池电路中的二极管装置,它包括至少一二极管单元10、至少一对电连接条20和两平行且沿第一方向间隔放置的电接触端30,该二极管单元10具有两电极,该二极管单元10的两电极分别电接该对电连接条20的两电连接条,该对电连接条20的两电连接条分别电连接两电接触端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用在蓄电池电路中的二极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二极管单元、至少一对电连接条和两平行且沿第一方向间隔放置的电接触端,该二极管单元具有两电极,该二极管单元的两电极分别电接该对电连接条的两电连接条,该对电连接条的两电连接条分别电连接两电接触端,该两电接触端电连接于蓄电池电路中。

【技术特征摘要】
1.用在蓄电池电路中的二极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二极管单元、至少一对电连接条和两平行且沿第一方向间隔放置的电接触端,该二极管单元具有两电极,该二极管单元的两电极分别电接该对电连接条的两电连接条,该对电连接条的两电连接条分别电连接两电接触端,该两电接触端电连接于蓄电池电路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在蓄电池电路中的二极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极管单元个数为两个,该电连接条对数为两对,该一二极管单元的两电极分别通过该一对电连接条的两电连接条电连接至该二电接触端,该另一二极管单元的两电极分别通过该另一对电连接条的两电连接条电连接至该两电接触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在蓄电池电路中的二极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散热片,该散热片具有一第一片和一第二片,且该散热片的第一片和第二片固接形成L型,该两散热片相互背向置于该两电接触端之间,且该两散热片的第一片沿第一方向平行间隔,该一散热片的第一片固接并电连接一电接触端,另一散热片的第一片固接并电连接另一电接触端,该两二极管单元分别固接于该两散热片的第二片之相背向面,该二极管单元的两电极分别通过该一对电连接条电连接该电接触端和该散热片的第一片,该散热片的第二片末端和电接触端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在蓄电池电路中的二极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对电连接条的两电连接条分别为长电连接条和短电连接条,该二极管单元通过该短电连接条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艺强汤镇妹陈杰贤叶明向关莉莉曾立敏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南靖县供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