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结构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3615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预应力结构框架,包括上横梁(1)、立柱(2)和下横梁(3),还设置有两端加工有螺纹的拉杆(5)和预紧螺母(4),拉杆(5)穿过上横梁(1)、立柱(2)和下横梁(3),拉杆(5)的两端分别以预紧螺母(4)将上横梁(1)、立柱(2)和下横梁(3)联结固定为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预应力结构框架为分体式结构,相对于整体结构框架,其各部件加工制造容易,装配简单,便于更换,工作中立柱(2)始终处于受压状态,拉杆(5)始终处于受拉状态,受力状态好,提高了框架的刚度,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重型金属加工机械的结构框架,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液压机的预应力结构框架
技术介绍
目前,液压机使用的框架有两种形式整体框架和局部预应力框架。整体框架为整体铸造而成,多用在小型液压机上,机加工困难,一旦局部出现缺陷,整个框架就不能使用,不经济;局部预应力框架为分体式结构,上横梁、下横梁和立柱单独铸造和机加工,立柱为柱状结构,两端为圆柱形并加工有螺纹,装配时,将两根立柱的端部分别插入上、下横梁两端的安装空间内,通过螺母拧紧,只在立柱的两端通过加热产生局部预应力,使得框架刚度提高,但安装操作过程比较繁琐。鉴于上述两种框架结构形式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框架,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整体框架和局部预应力框架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刚度大、受力状态好的预应力结构框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非整体结构框架的各部分均处于预紧力作用下,提高框架刚度,并使框架各部分受力状态良好,从而更加适于实用。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应力结构框架,包括上横梁(1)、立柱(2)和下横梁(3),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结构框架中还设置有两端加工有螺纹的拉杆(5)和预紧螺母(4),所述拉杆(5)穿过所述上横梁(1)、立柱(2)和下横梁(3),所述拉杆(5)的两端分别以预紧螺母(4)将所述上横梁(1)、立柱(2)和下横梁(3)联结固定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怀峰王燕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