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洪喜专利>正文

空气净化消毒灭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35497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0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消毒灭菌器,所述空气净化消毒灭菌器从右至左依次包括:第一过滤箱、第二过滤箱、第三过滤箱、第四过滤箱、第五过滤箱。第一过滤箱对空气进行了湿润且进行了除尘;第二过滤箱使空气中没有得到充分氧化、不具备化学反应条件的有害气体得到再氧化,以达到酸碱中和的条件,同时,该过程又起到杀菌的作用;第三过滤箱使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的化学成分起中和反应,以降低有害气体的化学残留含量;第四过滤箱中的活性炭颗粒吸附微量有机有害气体;第五过滤箱对空气进行了进一步湿润。这样,经过前述五个过程后,原始空气中的无机、有机、有毒、有菌的有害气体一网打尽,PM2.5颗粒降低到对人们毫无影响的境地。(*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消毒灭菌器,所述空气净化消毒灭菌器从右至左依次包括:第一过滤箱、第二过滤箱、第三过滤箱、第四过滤箱、第五过滤箱。第一过滤箱对空气进行了湿润且进行了除尘;第二过滤箱使空气中没有得到充分氧化、不具备化学反应条件的有害气体得到再氧化,以达到酸碱中和的条件,同时,该过程又起到杀菌的作用;第三过滤箱使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的化学成分起中和反应,以降低有害气体的化学残留含量;第四过滤箱中的活性炭颗粒吸附微量有机有害气体;第五过滤箱对空气进行了进一步湿润。这样,经过前述五个过程后,原始空气中的无机、有机、有毒、有菌的有害气体一网打尽,PM2.5颗粒降低到对人们毫无影响的境地。【专利说明】空气净化消毒灭菌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尤其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消毒灭菌器。
技术介绍
毋庸置疑,目前环境之恶化已是不争之事实。其中,PM2.5是目前最为关注的话题。据研究,PM2.5主要由硫和氮的氧化物转化而成,而这些气体污染物往往是人类对化石燃料(煤、石油等)和垃圾的燃烧造成的。在发展中国家,煤炭燃烧是家庭取暖和能源供应的主要方式。没有先进废气处理装置的柴油汽车也是颗粒物的来源。燃烧柴油的卡车,排放物中的杂质导致颗粒物较多。虽然细颗粒物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细颗粒物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研究表明,颗粒越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越大。即,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要更大,因为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10 μ m直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2 μ m以下的可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细颗粒物进入人体到肺泡后,直接影响肺的通气功能,使机体容易处在缺氧状态。为此,目前的不少场所均安装了空气净化消毒灭菌器。但是,多数空气净化消毒灭菌器结构复杂,且效果不能令人满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消毒灭菌器,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效果较好的特点。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空气净化消毒灭菌器,所述空气净化消毒灭菌器从右至左依次包括:-第一过滤箱,该第一过滤箱的右侧板上设有第一进气口、左侧板上设有第一出气口,该第一过滤箱的内部设有一底端伸至该第一过滤箱下部的抽水管,该抽水管上设有水泵,且该抽水管的上端设有第一喷水头,同时,该第一过滤箱内设有一上部向右倾斜的第一透气格栅,该第一透气格栅将该第一过滤箱的内部分割为第一左腔和第一右腔,且该第一进气口连通至该第一右腔,该第一出气口连通至该第一左腔,该第一喷水头位于该第一左腔内;-第二过滤箱,该第二过滤箱的右侧板上设有第二进气口、左侧板上设有第二出气口,且该第二进气口连通至该第一出气口,同时,该第二过滤箱内设有第一透气板,从前往后看,该第一透气板呈“L”字形,且该第一透气板和该第二过滤箱的右侧板、下侧板之间均具有第一空隙、该第一透气板和该第二过滤箱的左侧板之间形成有第一储物格,且该第二出气口位于该第一储物格上部、该第一储物格内填充有吸附着高锰酸钾颗粒的活性炭毡层;-第三过滤箱,该第三过滤箱的右侧板上设有第三进气口、左侧板上设有第三出气口,且该第三进气口连通至该第二出气口,同时,该第三过滤箱内设有第二透气板,从前往后看,该第二透气板呈“L”字形,且该第二透气板和该第三过滤箱的右侧板、下侧板之间均具有第二空隙、该第二透气板和该第三过滤箱的左侧板之间形成有第二储物格,且该第三出气口位于该第二储物格上部、该第二储物格内填充有吸附着氢氧化钠颗粒的活性炭毡层;-第四过滤箱,该第四过滤箱的右侧板上设有第四进气口、左侧板上设有第四出气口,且该第四进气口连通至该第三出气口,同时,该第四过滤箱内设有第三透气板,从前往后看,该第三透气板呈“L”字形,且该第三透气板和该第四过滤箱的右侧板、下侧板之间均具有第三空隙、该第三透气板和该第四过滤箱的左侧板之间形成有第三储物格,且该第四出气口位于该第三储物格上部、该第三储物格内填充有活性炭颗粒层;-第五过滤箱,该第五过滤箱的右侧板上设有第五进气口、左侧板上设有第五出气口,且该第五进气口连通至该第四出气口,该第五过滤箱的内部上侧设有一连通该第一喷水头的第二喷水头,同时,该第五过滤箱内设有一上部向右倾斜的第二透气格栅,该第二透气格栅将该第五过滤箱的内部分割为第二左腔和第二右腔,且该第五进气口连通至该第二右腔,该第五出气口连通至该第二左腔,该第二喷水头位于该第二左腔内;以及该第一过滤箱和该第五过滤箱的下部连通。所述水泵和该抽水管的底端之间设有过滤层。所述第五过滤箱的侧板上设有水位观察窗,且该第五过滤箱上设有进水口和排污□。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效果较好。本专利技术的空气净化消毒灭菌器采用较少的部件,且无需使用大量的电子部件,从而结构和操作均较为简单。同时,空气依次经过湿润、除尘、氧化、酸碱中和状态下的杀菌、降低有害气体的化学残留含量、活性炭颗粒吸附微量有机有害气体、颗粒的粗细捕捉等处理,将无机、有机、有毒、有菌的有害气体一网打尽,使PM2.5颗粒降低到对人们毫无影响的境地。即,具有极好的净化效果。【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主视剖视图;图2是图1的A— A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见图1和图2所示:空气净化消毒灭菌器,从右至左依次包括:第一过滤箱10、第二过滤箱20、第三过滤箱30、第四过滤箱40、第五过滤箱50。具体的讲:该第一过滤箱10的右侧板上设有第一进气口 11、左侧板上设有第一出气口 12。该第一过滤箱10的内部设有一底端伸至该第一过滤箱10下部的抽水管13,该抽水管13上设有水泵132,且该抽水管13的上端设有第一喷水头131。同时,该第一过滤箱10内设有一上部向右倾斜的第一透气格栅15,该第一透气格栅15将该第一过滤箱10的内部分割为第一左腔101和第一右腔102,且该第一进气口 11连通至该第一右腔102,第一出气口 12连通至该第一左腔101,该第一喷水头131位于该第一左腔101内。该第二过滤箱20的右侧板上设有第二进气口 21、左侧板上设有第二出气口 22,且该第二进气口 21连通至该第一出气口 12。同时,该第二过滤箱20内设有第一透气板23,从前往后看,该第一透气板23呈“L”字形。即,该第一透气板23可以是一整块板材90°弯折后形成从而其横截面为“L”字形(下述第二透气板、第三透气板相同),且该第一透气板23和该第二过滤箱20的右侧板、下侧板之间均具有第一空隙24、该第一透气板23和该第二过滤箱20的左侧板之间形成有第一储物格25,该第二出气口 22位于该第一储物格25上部、该第一储物格25内填充有吸附着高锰酸钾颗粒的活性炭毡层26。需要注意的是,该第一透气板23可以是仅下侧板为通透状,且其下部可以通过波浪板将其支撑起来以形成第一间隙24,从而使该第一储物格25内的填料的高度较为灵活,不必限制于必须高于该第二进气口 21 (以下第二透气板、第三透气板亦可如此)。该第三过滤箱30的右侧板上设有第三进气口 31、左侧板上设有第三出气口 32,且该第三进气口 31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喜
申请(专利权)人:刘洪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