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童刚专利>正文

防泄漏防臭地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32693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0 1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泄漏防臭地漏,其特征是:包括内腔体,内腔体内有下水口,其特征是:在内腔体外设置有外腔体,外腔体和内腔体之间的环形空间下有封闭用的底板;外腔体的上平面高度要低于内腔体的上平面高度;外腔体和内腔体之间有连接加强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使用后,能将防水卷材涂料完全覆盖于预埋件与地面的接缝,从根本上杜绝了接缝漏水的现象。而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操作上尤其简便,对生产误差和操作人员的精细程度都没有要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泄漏防臭地漏,其特征是:包括内腔体,内腔体内有下水口,其特征是:在内腔体外设置有外腔体,外腔体和内腔体之间的环形空间下有封闭用的底板;外腔体的上平面高度要低于内腔体的上平面高度;外腔体和内腔体之间有连接加强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使用后,能将防水卷材涂料完全覆盖于预埋件与地面的接缝,从根本上杜绝了接缝漏水的现象。而且,本技术在操作上尤其简便,对生产误差和操作人员的精细程度都没有要求。【专利说明】防泄漏防臭地漏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漏,尤其适用于建筑业。
技术介绍
在房屋修建过程中,下水管路要预留接口,常用的接口预埋件是地漏,地漏上部可收集水,下部接管路便于统一排放。为了防止有味气体逸出,现阶段都是使用的防臭地漏,及在地漏内设置有水封容器,防止气体逸出。现阶段使用的地漏,由于设计不合理,存在着一个最大的缺点在于漏水,其根本原因是:在地漏的和水泥的接触面,其上端有接缝,无论如何使用防水卷材,都无法做到完全密封。实际使用过程中,上表面的水往往会从接缝处渗漏到下层房屋中,导致很多不必要的纠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设计合理,能完全杜绝接缝漏水的防泄漏防臭地漏以弥补现有技术之不足。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泄漏防臭地漏,其特征是:包括内腔体,内腔体内有下水孔,其特征是:在内腔体外设置有外腔体,外腔体和内腔体之间的环形空间下有封闭用的底板。进一步的优化:外腔体的上平面高度要低于内腔体的上平面高度。进一步的优化:外腔体和内腔体之间有连接加强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使用后,能将防水卷材涂料完全覆盖于预埋件与地面的接缝,从根本上杜绝了接缝漏水的现象,使整体工程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避免了传统产品的大量后续补救工作。而且,本技术在操作上尤其简便,对生产误差和操作人员的精细程度都没有要求,防水铺设速度也有很大的提高。【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以往地漏广品的不意图。图2是以往产品的使用方式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使用方式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以往的防臭地漏放在地面上,上端面与地面平齐,再在接缝处将防水材料7剪与接缝I配合的圆口,但是,防水材料7无论如何做铺设,都不能做到完全“收口”,即接缝I始终不能完全密封,地面上的水就会从接缝I漏下。我们的改进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在内腔体2的外围设置有外腔体3,外腔体3和混凝土面接触,之间有接缝6,实际上,就是将接缝I外移,从而内腔体2外没有接缝6。在外腔体3和内腔体2之间形成有环形空腔4,环形空腔4下有底板5,底板5是夕卜腔体3和内腔体2的连接件,同时也起到封闭水的作用。外腔体3的高度要低于内腔体2的高度,高度差为1.45mm-1.55mm。在使用时,如图4所示,本技术安装到位以后,外腔体3和内腔体2之间有一高度差(1.45mm-l.55mm),这个高度差就是用于铺设防水材料7及灰浆的空间:铺设好了以后,防水材料7就全部塞进环形空间4内,这样,就可以实现防水材料7的“收口”。安装完成后,内腔体2上端仍然和地面平齐,由于内腔体2外围的是防水材料7,所以有很好的防水泄漏效果。即使是有很少一部分水漏下,也只会漏入到环形空间4内,且由于环形空间4下底板5的封闭作用,这部分水没有继续漏下的途径。这时,实质意义上的接缝6,完全在防水材料7形成的层面之下,不会有任何和水接触的机会。为了增加整体强度和防损坏,在外腔体3和内腔体2之间设置有连接加强筋8,这个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个数。9为下水孔。【权利要求】1.防泄漏防臭地漏,包括内腔体,内腔体内有下水孔,其特征是:在内腔体外设置有外腔体,外腔体和内腔体之间的环形空间下有封闭用的底板;外腔体的上平面高度要低于内腔体的上平面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泄漏防臭地漏,其特征是:外腔体和内腔体之间有连接加强筋。【文档编号】E03C1/28GK203583606SQ201320405344【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9日 【专利技术者】童刚 申请人:童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刚
申请(专利权)人:童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