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从勤专利>正文

挤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2396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含水物料的脱水装置。物料由料斗进入由机壳、转子、端盖和叶片形成的空间中,随着转子的转动,空间越来越小,物料受到挤压,物料中的水分受到压力,经机壳壁上的孔流出。物料脱水后,从机壳的出料口经出料斗挤出,挤出的物料还可以进烘干设备进行烘干。(*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含水物料的脱水装置。含水物料的脱水方法很多,可以用离心机脱水,板框过滤,这些方法都是周期性工作。苏联有一种用两辊挤压的方法脱水的设备,这种设备可以连续作业,但是在这种设备中,物料是在两辊之间不封闭的空间中受到挤压,压力不高,挤出的水分不易收集。研制本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目前淀粉生产中,粗渣的脱水干燥问题,为薯类加工淀粉厂的粗渣利用提供一种连续作业的脱水设备,并可以作为分离豆浆和其它汁液的设备。本技术的详细结构如图所示。机架(1)的上面固定着机壳(2),机壳(2)的上面设置进料斗(6),两端有左右端盖(5)和(7)。机壳(2)的壁上有很多出水孔,壁的内表面设置了一层筛网(3),机壳(2)上还开有出料口,并设置了出料斗(12)。机壳的中间是园柱形的转子(11),转子(11)装在轴(4)上,轴(4)通过联轴器与减速机(9)联接。转子(11)和轴(4)的轴心线偏离机壳(2)的轴心线一个距离,恰好使转子(11)的一条母线与机壳(2)内壁的一条母线重合。转子(11)的园周上有6条与轴心线平行的槽,槽内嵌着能滑动的叶片(10),叶片(10)的两端有叶柄(8),叶柄(8)插入端盖(5)和(7)的园形槽内,园形槽的中心与机壳(2)的中心重合。这样园形槽使叶片(10)的外缘在转子(11)转动时始终与机壳(2)的内壁接触,从而使机壳(2)、转子(11)、端盖(5)和(7)能与叶片(10)形成封闭的逐渐缩小的压缩腔。含水物料由料斗进入由机壳(2)、转子(11)、端盖(5)和(7)与叶片(10)形成的封闭的不断缩小的空腔中,受到挤压,水分就从机壳(2)上的小孔流出,脱水后的物料就从出料口经出料斗(12)挤出。经出水孔流出的水中还带有少量的固体物质,带有少量固体物质的水流入机架(1)下部的集水盘(13),集水盘(13)的底部设置了比机壳(2)上的筛网孔数更多的筛网(14),使集水盘(13)中带有少量固体物质的水得到进一步的过滤,清水从筛网(14)的下面排走,固体物料可以返回进料斗(6),再次进行挤压。本技术的主要优点是采用了封闭的不断缩小的压缩腔原理,使含水物料在腔中受挤压,挤出其中的水份。生产效率高,分离的渣、水容易收集,并能实现连续作业。实施本技术,能为食品加工工业、甜菜制糖工业、淀粉生产工业、饲料加工工业等提供一种粗渣脱水设备,解决目前这类行业生产中粗渣的分离和综合利用问题,对促进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权利要求1.一种挤干机,其特征是由带有很多小孔的机壳、左右端盖构成的定子和带有叶片的转子组成的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干机,其特征是一种两端带有叶柄的叶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干机,其特征是一种左右端盖上开出与机壳轴心线同轴的环形槽,叶片的叶柄插入环形槽内。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含水物料的脱水装置。物料由料斗进入由机壳、转子、端盖和叶片形成的空间中,随着转子的转动,空间越来越小,物料受到挤压,物料中的水分受到压力,经机壳壁上的孔流出。物料脱水后,从机壳的出料口经出料斗挤出,挤出的物料还可以进烘干设备进行烘干。文档编号A23L1/214GK2067899SQ89213430公开日1990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1989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1989年12月29日专利技术者王从勤 申请人:王从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挤干机,其特征是由带有很多小孔的机壳、左右端盖构成的定子和带有叶片的转子组成的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从勤
申请(专利权)人:王从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