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带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06085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4 0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肩带改良结构,包括一主杆件、一抵靠部、二挠性杆件、以及一挂绳。其中,主杆件包括一上部及一下部;抵靠部设置于下部;二挠性杆件分别枢接于上部,且二挠性杆件分别包括彼此组设的一杆件本体及一垫片;挂绳其中一端连接于上部,另一端设置有一挂勾。藉此,可达到均匀分散重量至人们双肩并由人们腹部做整体压力的支撑点以避免产生不适感或伤害的问题的目的。(*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肩带改良结构,包括一主杆件、一抵靠部、二挠性杆件、以及一挂绳。其中,主杆件包括一上部及一下部;抵靠部设置于下部;二挠性杆件分别枢接于上部,且二挠性杆件分别包括彼此组设的一杆件本体及一垫片;挂绳其中一端连接于上部,另一端设置有一挂勾。藉此,可达到均匀分散重量至人们双肩并由人们腹部做整体压力的支撑点以避免产生不适感或伤害的问题的目的。【专利说明】肩带改良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肩带改良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可均匀分散重量至人们双肩并由人们腹部做整体压力的支撑点以避免产生不适感或伤害的问题的肩带。
技术介绍
对于传统的肩带,例如用于吊挂如萨克斯风等较重乐器于身上以方便演奏的肩带,传统上以挂绳的形式为之。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2,其中图1为现有肩带的立体图,图2为现有肩带的使用示意图。于图式中,显示有一为挂绳形式的传统的肩带91,其用于吊挂萨克斯风92于演奏者93身上,亦即于使用时,肩带91环套于演奏者93的颈部931,肩带91的卡勾911卡住萨克斯风92,如此即可将萨克斯风92吊挂于演奏者93身上以方便演奏。然而,如上所述,传统吊挂方式会造成将萨克斯风92的重量全部压在演奏者93的颈部931的问题,而且于一段时间使用(演奏)之后,极容易造成演奏者93的颈部931酸痛而造成不适感,甚至造成颈椎的伤害,尤其对于演奏者93为儿童时,此将更会变成一个急需思考解决的问题。技术内 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肩带改良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肩带改良结构包括一主杆件、一抵靠部、二挠性杆件、以及一挂绳。其中,该主杆件包括一上部及一下部;该抵靠部设置于该下部;该二挠性杆件分别枢接于该上部,且该二挠性杆件分别包括彼此组设的一杆件本体及一垫片;该挂绳的其中一端连接于该上部,该挂绳的另一端设置有一挂勾。通过此结构设计,可达到均匀分散重量至人们双肩并由人们腹部做整体压力的支撑点以避免产生不适感或伤害的问题的目的。上述的该主杆件包括彼此滑移插接的一外杆件及一内杆件。上述的该外杆件包括彼此间隔排列的至少两个开孔,该内杆件包括一凸点,且该凸点嵌入于该至少两个开孔之其中一者。上述上部包括二卡合勾,该二挠性杆件分别包括一^^合槽,且该二卡合勾分别对应卡合于二挠性杆件的卡合槽。上述抵靠部枢接设置于该下部。上述抵靠部包括彼此迭设的一底部及一软垫部。上述软垫部凸设有至少两个缓冲凸肋。上述二挠性杆件的杆件本体与垫片彼此滑移组设。上述二挠性杆件的垫片分别呈叶片状并形成有彼此间隔排列的至少两个鳍片。上述挂绳包括一调整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肩带的立体图。图2为现有肩带的使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较佳具体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挠性杆件弯折示意图之一。图6为本技术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挠性杆件弯折示意图之二。图7为本技术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挠性杆件弯折示意图之三。图8为本技术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挠性杆件弯折示意图之四。图9为本技术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收纳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较佳具体实施例的主杆件伸缩变化状态示意图之一。图11为本技术较佳具体实施例的主杆件伸缩变化状态示意图之二。图12为本技术较佳具体实施例的主杆件与挠性杆件的卡合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抵靠部的变化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抵靠部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杆件本体与垫片的伸缩变化状态示意图。【符号说明】I肩带改良结构101外杆件102内杆件 103开孔 104凸点11主杆件111上部 112下部 113卡合勾 12抵靠部121底部122软垫部123缓冲凸肋13挠性杆件130卡合槽131杆件本体 132垫片 133鳍片14挂绳 141挂勾142调整片 21演奏者 211肩部 212腹部 22萨克斯风91肩带911卡勾 92萨克斯风 93演奏者 931颈部【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其为本技术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于图3中,显示有一种肩带改良结构1,且此肩带改良结构I包括一主杆件11、一抵靠部12、二挠性杆件13、以及一挂绳14。如图3所示,主杆件11包括一上部111及一下部112 ;抵靠部12设置于主杆件11的下部112 ;二挠性杆件13分别枢接于主杆件11的上部111,且此二挠性杆件13分别包括彼此组设的一杆件本体131及一垫片132 ;挂绳14之其中一端连接于主杆件11的上部111,挂绳14的另一端设置有一挂勾141。请参阅图4,其为本技术较佳具体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并请同时一并参照图3。于使用时,如图4所示,一演奏者21要将萨克斯风22吊挂于身上以方便演奏时,即可利用图3所示 的肩带改良结构I。请同时参照图5至图8,其中的图5为本技术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挠性杆件弯折示意图之一,图6为本技术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挠性杆件弯折示意图之二,图7为本技术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挠性杆件弯折示意图之三,图8为本技术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挠性杆件弯折示意图之四,并请同时一并参照图3及图4。详言之,因二挠性杆件13分别枢接于主杆件11的上部111,故可先将二挠性杆件13相对于主杆件11分别朝外转动展开,且通过挠性的设计,二挠性杆件13可配合演奏者21的肩部211形状弯折成适当形状(如图5所示),之后,二挠性杆件13即可跨架于演奏者21的肩部211,此时,演奏者21亦可视个人颈部、肩胛骨、锁骨等体型而将二挠性杆件13弯折成适当形状(如图6至图8的依颈部体型弯折、依肩胛骨体型弯折及依锁骨体型弯折所示)。上述各弯折状况可视需要而弯折杆件本体131及/或垫片132。再由图3及图4可知,设置于主杆件11下部112的抵靠部12抵靠于演奏者21的腹部212。最后,挂绳14的挂勾141可吊挂于萨克斯风22,如此即可将萨克斯风22吊挂于演奏者21身上。如上所述,肩带改良结构I可形成所谓的三点支撑结构,亦即演奏者21的肩部211 (双肩)及演奏者21的腹部212,换言之,萨克斯风22的重量可均匀地分散至演奏者21的肩部211 (双肩),且演奏者21的腹部212可形成整体压力的支撑点。请参阅图9,其为本技术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收纳示意图。于图9中显示当肩带改良结构I不使用时,可将二挠性杆件13相对于主杆件11分别朝内转动收合,如此即可完成收纳。因此,通过上述的结构设计,可达到均匀分散重量至人们双肩并由人们腹部做整体压力的支撑点以避免产生不适感或伤害的问题的目的。再者,上述的肩带改良结构I (请参照图3)可迅速地以单手收纳,且上述的肩带改良结构I在操作上极为容易且快速,且符合人体工学,不论人们是坐着或站着皆可稳固地吊挂萨克斯风22 (请参照图4)而不会使其滑落,同时,上述的肩带改良结构I (请参照图3)在外型上亦极为美观。请同时参阅图10及图11,其中的图10为本技术较佳具体实施例的主杆件伸缩变化状态示意图之一,图11为本技术较佳具体实施例的主杆件伸缩变化状态示意图之二。如图所示,主杆件11包括彼此滑移插接的一外杆件101及一内杆件102,换言之,通过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明满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贝斯特乐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