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激光熔覆同步送粉器自动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01642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3 1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激光熔覆同步送粉器自动转换装置,包括粉末存储容器,设于所述粉末存储容器顶部的弧面分度凸轮送粉机构,设于所述粉末存储容器底部的螺旋送粉机构,与所述螺旋送粉机构连通的混合器,以及设于所述弧面分度凸轮送粉机构上方的多个用于输送不同粉末的送粉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弧面分度凸轮送粉机构顶部的电磁铁接口机构,所述电磁铁接口机构包括中空壳体,以及内置于所述中空壳体的通粉管、弹簧、动铁心和吸引线圈,其优点在于,既能自动转换金属粉末,又能将金属粉末充分混合,得到致密均匀的涂层组织,实现了激光熔覆制备梯度复合材料的自动化,解决了现有技术粉末利用率低、结构复杂的问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激光熔覆同步送粉器自动转换装置,包括粉末存储容器,设于所述粉末存储容器顶部的弧面分度凸轮送粉机构,设于所述粉末存储容器底部的螺旋送粉机构,与所述螺旋送粉机构连通的混合器,以及设于所述弧面分度凸轮送粉机构上方的多个用于输送不同粉末的送粉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弧面分度凸轮送粉机构顶部的电磁铁接口机构,所述电磁铁接口机构包括中空壳体,以及内置于所述中空壳体的通粉管、弹簧、动铁心和吸引线圈,其优点在于,既能自动转换金属粉末,又能将金属粉末充分混合,得到致密均匀的涂层组织,实现了激光熔覆制备梯度复合材料的自动化,解决了现有技术粉末利用率低、结构复杂的问题。【专利说明】一种激光熔覆同步送粉器自动转换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送粉器自动转换装置,尤其是一种激光熔覆同步送粉器自动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梯度功能复合材料(FGM)是为了满足服役极限条件,具有合理化的成分分布和组织结构,性能和功能呈梯度变化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制备梯度功能材料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有一种是激光熔覆法。激光熔覆法(LSC)是使基材与金属粉末在高能密度的激光束辐照下熔凝,形成冶金结合的一种新型加工制造技术。在成形过程中,通过精确地控制由送粉器喷嘴喷出的粉末的数量与成分比例,获得所需要的成分和结构极为重要。目前,现有的激光熔覆同步送粉器自动转换装置效果差,生产效率低,所需占空间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结构简单、体积小、效率高,而且既能自动转换金属粉末,又能将金属粉末充分混合的激光熔覆同步送粉器自动转换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激光熔覆同步送粉器自动转换装置,包括粉末存储容器,设于所述粉末存储容器顶部的弧面分度凸轮送粉机构,设于所述粉末存储容器底部的螺旋送粉机构,与所述螺旋送粉机构连通的混合器,以及设于所述弧面分度凸轮送粉机构上方的多个用于输送不同粉末的送粉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弧面分度凸轮送粉机构顶部的电磁铁接口机构,所述电磁铁接口机构包括中空壳体,以及内置于所述中空壳体的通粉管、弹簧、动铁心和吸引线圈,所述弹簧底部固定与所述弧面分度凸轮送粉机构上,所述弹簧顶部与所述动铁心连接,且该动铁心固定于所述通粉管上,同时所述吸引线圈设于所述动铁心上方。进一步地,所述弧面分度凸轮送粉机构包括蜗盘,与所述蜗盘配合的蜗轮杆,以及与所述蜗轮杆相连的蜗轮杆驱动电机,在所述蜗盘上设有与所述通粉管连通的送粉管口。进一步地,所述螺旋送粉机构包括与粉末存储容器底部连通的送粉仓,设于所述送粉仓内的螺旋送粉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螺旋送粉轴连接以驱动其旋转的送粉轴驱动电机,以及固定在所述送粉仓底部的振动器,所述送粉仓一端与所述混合器连通。进一步地,所述通粉管顶部设有锥形送粉接口,所述通粉管底部向下延伸到所述弧面分度凸轮送粉机构内部。进一步地,所述送粉管的个数为6个,6个送粉管中只能有一个与通粉管顶部的锥形送粉接口相对应,蜗轮杆驱动电机驱动蜗轮杆带动蜗盘旋转,改变锥形送粉接口的位置,使之与所需的送粉管相对应,从而完成所需金属粉末的转换。进一步地,所述蜗轮杆驱动电机为步进电机。进一步地,所述送粉轴驱动电机为步进电机。本技术的激光熔覆同步送粉器自动转换装置,当吸引线圈通电时,所述动铁心上升并带动通粉管上升,直到通粉管的锥形送粉接口至所述送粉管出口处,此时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当吸引线圈断电时,在弹簧作用下,所述动铁心回位并带动通粉管下降,所述锥形送粉接口离开送粉管出口处。本技术的优点是:1.本技术克服了人工预置粉末法效率低的缺点,既能自动转换金属粉末,又能将金属粉末充分混合,得到致密均匀的涂层组织,实现了激光熔覆制备梯度复合材料的自动化,解决了现有技术粉末利用率低、结构复杂的问题;2.本技术相比现有的转换设备,结构简单、体积小、易于机械加工,制造成本低;且由于采用机械式构架,响应速度快,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并节省设备的占地空间。【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弧面分度凸轮送粉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磁铁接口机构剖视图;其中:1粉末存储容器,2混合器,3送粉管,4中空壳体,5通粉管,6弹簧,7动铁心,8吸引线圈,9蜗盘,10蜗轮杆,11送粉管口,12送粉仓,13螺旋送粉轴,14送粉轴驱动电机,15振动器,16锥形送粉接口。【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照图1、2、3所示,一种激光熔覆同步送粉器自动转换装置,包括粉末存储容器1,设于粉末存储容器I顶部的弧面分度凸轮送粉机构,设于粉末存储容器底部的螺旋送粉机构,与螺旋送粉机构连通的混合器2,设于弧面分度凸轮送粉机构上方的6个用于输送不同粉末的送粉管3,以及设于弧面分度凸轮送粉机构顶部的电磁铁接口机构,电磁铁接口机构包括中空壳体4,以及内置于中空壳体4的通粉管5、弹簧6、动铁心7和吸引线圈8,弹簧6底部固定与弧面分度凸轮送粉机构上,弹簧6顶部与动铁心7连接,且该动铁心7固定于通粉管5上,同时吸引线圈8设于动铁心7上方,通粉管5顶部设有锥形送粉接口16,通粉管5底部向下延伸到弧面分度凸轮送粉机构内部;当吸引线圈8通电时,动铁心7上升并带动通粉管5上升,直到通粉管5的锥形送粉接口 16至送粉管3出口处,此时弹簧6处于拉伸状态;当吸引线圈8断电时,在弹簧6作用下,动铁心7回位并带动通粉管5下降,锥形送粉接口 16离开送粉管3出口处。参照图1、2所示,弧面分度凸轮送粉机构包括蜗盘9,与蜗盘9配合的蜗轮杆10,以及与蜗轮杆10相连的蜗轮杆驱动电机,该蜗轮杆驱动电机为步进电机,同时在蜗盘9上设有与通粉管5连通的送粉管口 11。参照图1所示,螺旋送粉机构包括与粉末存储容器I底部连通的送粉仓12,设于送粉仓12内的螺旋送粉轴13,通过联轴器与螺旋送粉轴13连接以驱动其旋转的送粉轴驱动电机14,以及固定在送粉仓12底部的振动器15,该送粉轴驱动电机14为步进电机,同时送粉仓12 —端与混合器2连通。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激光熔覆同步送粉器自动转换装置,包括粉末存储容器(1),设于所述粉末存储容器(I)顶部的弧面分度凸轮送粉机构,设于所述粉末存储容器(I)底部的螺旋送粉机构,与所述螺旋送粉机构连通的混合器(2),以及设于所述弧面分度凸轮送粉机构上方的多个用于输送不同粉末的送粉管(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弧面分度凸轮送粉机构顶部的电磁铁接口机构,所述电磁铁接口机构包括中空壳体(4),以及内置于所述中空壳体(4)的通粉管(5)、弹簧(6)、动铁心(7)和吸引线圈(8),所述弹簧(6)底部固定于所述弧面分度凸轮送粉机构上,所述弹簧(6)顶部与所述动铁心(7)连接,且该动铁心(7)固定于所述通粉管(5)上,同时所述吸引线圈(8)设于所述动铁心(7)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熔覆同步送粉器自动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分度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杭小琳王明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