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00509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3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装盒,其包括包装盒主体以及内置隔板。该包装盒主体包括底盒、与底盒相对两侧连接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与底盒另外两侧连接的第三侧板与第四侧板、以及与该第一侧板相连接的盒盖。该内置隔板包括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该第一隔板与该第二隔板分别与该包装盒主体的第三侧板以及第四侧板相连接。该包装盒折叠后,该第一隔板与该第二隔板配合形成收容部用以容置附件。(*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包装盒,其包括包装盒主体以及内置隔板。该包装盒主体包括底盒、与底盒相对两侧连接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与底盒另外两侧连接的第三侧板与第四侧板、以及与该第一侧板相连接的盒盖。该内置隔板包括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该第一隔板与该第二隔板分别与该包装盒主体的第三侧板以及第四侧板相连接。该包装盒折叠后,该第一隔板与该第二隔板配合形成收容部用以容置附件。【专利说明】包装盒
本专利技术涉一种包装盒。
技术介绍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品的种类不断出新,人们对其包装功能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有些商品容易碰撞变形或者破碎,因此,包装盒需要内置隔板对商品进行固定保护,以满足其运输要求。然而,现有的内置隔板的包装盒,其隔板与包装盒都是分开制作的,其制作麻烦,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制作方便的包装盒。一种包装盒,其包括包装盒主体以及内置隔板。该包装盒主体包括底盒、与底盒相对两侧连接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与底盒另外两侧连接的第三侧板与第四侧板、以及与该第一侧板相连接的盒盖。该内置隔板包括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该第一隔板与该第二隔板分别与该包装盒主体的第三侧板以及第四侧板相连接。该包装盒折叠后,该第一隔板与该第二隔板配合形成收容部用以容置附件。该包装盒包括的内置隔板与该包装盒主体连为一体,结构简单。并且,在制作时该包装盒时,可以通过机器对该包装盒主体以及该内置隔板进行自动糊盒,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提供的包装盒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图1的包装盒折叠后的立体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权利要求】1.一种包装盒,其包括: 包装盒主体,其包括底盒、与底盒相对两侧连接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与底盒另外两侧连接的第三侧板与第四侧板、以及与该第一侧板相连接的盒盖;以及 内置隔板,其包括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该第一隔板与该第二隔板分别与该包装盒主体的第三侧板以及第四侧板相连接; 该包装盒折叠后,该第一隔板与该第二隔板配合形成收容部用以容置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隔板包括与该第三侧板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一连接部相连接的第一固定部、以及与该第一固定部相连接的第一支撑部,该包装盒折叠后,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三侧板重合,该第一支撑部用于支撑该第一固定部,以使该第一固定部位于该底盒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撑部为两个,其分别位于该第一固定部的相对两侧。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隔板包括与该第四侧板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相连接的第二固定部、以及与该第二固定部相连接的第二支撑部,该包装盒折叠后,该第二连接部与该第四侧板重合,该第二支撑部用于支撑该第二固定部,以使该第二固定部位于该底盒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撑部为两个,其分别位于该第一固定部的相对两侧。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该包装盒折叠后,该第一固定部与该第二固定部相配合形成该收容部用以容置附件。【文档编号】B65D5/50GK203568056SQ201320616271【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8日 【专利技术者】于艳丽 申请人: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艳丽
申请(专利权)人: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