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座与汽车挂钩的手拉解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00033 阅读:4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3 0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底座与汽车挂钩的手拉解锁机构,包括底座上盖、底座下盖、底座固定支撑、手拉钩、联动机构和至少一个锁钩;对应每个锁钩,设有一个锁钩锁止复位机构,底座固定支撑的后端形成有第一槽口;初始位置,锁钩锁止复位机构能够驱动锁钩旋转设定角度,使锁钩与第一槽口围成一用于扣住挂钩的环扣;在外力作用下,手拉钩能够通过联动机构驱动锁钩锁止复位机构,使锁钩锁止复位机构带动锁钩反向旋转设定角度,环扣脱离挂钩;外力解除后,锁钩锁止复位机构能够驱动锁钩复位到初始位置,并通过联动机构驱动手拉钩复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便捷实现安装和解锁底座与汽车,且操作简单便捷,富有人性化设计,锁定可靠,安全性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底座与汽车挂钩的手拉解锁机构,包括底座上盖、底座下盖、底座固定支撑、手拉钩、联动机构和至少一个锁钩;对应每个锁钩,设有一个锁钩锁止复位机构,底座固定支撑的后端形成有第一槽口;初始位置,锁钩锁止复位机构能够驱动锁钩旋转设定角度,使锁钩与第一槽口围成一用于扣住挂钩的环扣;在外力作用下,手拉钩能够通过联动机构驱动锁钩锁止复位机构,使锁钩锁止复位机构带动锁钩反向旋转设定角度,环扣脱离挂钩;外力解除后,锁钩锁止复位机构能够驱动锁钩复位到初始位置,并通过联动机构驱动手拉钩复位。本技术能够便捷实现安装和解锁底座与汽车,且操作简单便捷,富有人性化设计,锁定可靠,安全性高。【专利说明】底座与汽车挂钩的手拉解锁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婴儿汽车安全座椅与汽车可拆卸连接机构,具体是涉及一种底座与汽车挂钩的手拉解锁机构。
技术介绍
婴儿汽车安全座椅是指一种固定在汽车上用于束缚保护婴儿的汽车副件设备,也可以称之为安全座椅、婴儿安全座椅、婴儿汽车保护座椅等,由于该婴儿汽车安全座椅不仅能够为婴儿乘坐汽车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还能够在意外车祸发生时有效保障婴儿的人身安全,因此,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各种样式的婴儿汽车安全座椅。通常,婴儿汽车安全座椅通过安装机构可拆卸连接在一个底座上,底座通过可拆卸机构固定在汽车上。根据婴儿汽车安全座椅的不同,底座与汽车的可拆卸机构也不仅相同,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可拆卸机构往往存在安装和解锁操作复杂,连接固定不牢靠,缺少人性化设计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设计一种具有人性化设计,锁定可靠,安全性高,安装和解锁便捷的底座与汽车的解锁机构。【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底座与汽车挂钩的手拉解锁机构,能够便捷实现安装和解锁底座与汽车,且操作简单便捷,富有人性化设计,锁定可靠,安全性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种底座与汽车挂钩的手拉解锁机构,用于婴儿汽车安全座椅底座与汽车上设置的挂钩的可拆卸连接,以使用方向为基准,包括底座上盖、底座下盖、底座固定支撑、手拉钩、联动机构和至少一个锁钩,所述底座上盖与所述底座下盖相互扣合形成一具有容置空间的底座壳体;对应每个锁钩,设有一个锁钩锁止复位机构,所述底座固定支撑前后方向滑动其他方向止动穿过所述底座壳体;所述手拉钩相对所述底座固定支撑前后方向滑动其他方向止动设于所述底座固定支撑的前端;所述联动机构活动穿设于所述底座固定支撑中部内;靠近所述底座固定支撑的后端,所述锁钩通过枢轴枢接于所述底座固定支撑内,所述底座固定支撑的后端形成有第一槽口 ;初始位置,所述锁钩锁止复位机构能够驱动所述锁钩旋转设定角度,使所述锁钩与所述第一槽口围成一用于扣住所述挂钩的环扣;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手拉钩能够通过所述联动机构驱动所述锁钩锁止复位机构,使所述锁钩锁止复位机构带动锁钩反向旋转设定角度,所述环扣脱离所述挂钩;外力解除后,所述锁钩锁止复位机构能够驱动所述锁钩复位到初始位置,并通过所述联动机构驱动所述手拉钩复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固定支撑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两个第三支撑杆,所述手拉钩相对所述第一支撑杆前后方向滑动其他方向止动定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杆另一端固接于所述第一第二支撑杆中部,两个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一端分别固接于所述第一第二支撑杆的两端,且两个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另一端背向所述第一支撑杆;对应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底座壳体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尺寸相匹配的第一滑槽,对应所述第三支撑杆,所述底座壳体内设有与所述第三支撑杆尺寸相匹配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支撑杆前后方向滑动其他方向止动设于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三支撑杆前后方向滑动其他方向止动设于所述第二滑槽内;对应每个第三支撑杆,设有一个所述锁钩,所述锁钩通过枢轴枢接于所述第三支撑杆背向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钩锁止复位机构包括第一复位弹簧、解锁扭簧和解锁滑块,所述解锁滑块朝向所述锁钩的一侧设有第一凸台,所述解锁滑块背向所述锁钩的一侧设有第二凸台,所述锁钩朝向所述解锁滑块的一侧设有卡口,所述锁钩背向所述解锁滑块的一侧设有第二槽口 ;初始位置,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一端止档于所述第三支撑杆内,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另一端止档于所述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卡入所述卡口内,所述解锁扭簧套设于所述枢轴上,所述解锁扭簧一端抵住所述卡口,所述解锁扭簧另一端抵住所述第三支撑杆上部内壁,且所述解锁扭簧处于储能状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支撑杆包括支撑本体和侧盖板,所述支撑本体背向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形成一本体弧形槽;所述侧盖板一端形成一盖板弧形槽,所述侧盖板另一端形成一止档板,所述止档板中部设有通孔,所述支撑本体与所述侧盖板相互扣合形成一收纳空间,所述本体弧形槽与所述盖板弧形槽形成所述第一槽口,所述锁钩、所述第一复位弹簧、所述解锁滑块和所述解锁扭簧均设于所述收纳空间内,且所述锁钩靠近所述第一槽口通过枢轴枢接于所述支撑本体和所述侧盖板上;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一端止档于所述止档板,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另一端止档于所述解锁滑块;所述解锁扭簧一端抵住所述卡口,所述解锁扭簧另一端抵住所述本体和所述侧盖板上部内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本体与所述侧盖板相互扣合形成一收纳空间的结构是:对应所述止档板,所述支撑本体设有定位孔,所述支撑本体朝向所述侧盖板的边壁上形成有若干个凸起,对应每个凸起,所述侧盖板上形成有凹槽,所述止档板卡入所述定位孔,所述凸起卡入所述凹槽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联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两个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活动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内,所述第二连杆活动套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内,两个所述第三连杆分别活动套设于两个所述第三支撑杆内,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所述手拉钩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可拆卸固接于所述第二连杆中部,两个所述第三连杆一端分别可拆卸固接于所述第二连杆两端,两个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通孔和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并分别固接于所述解锁滑块背向所述锁钩的一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杆两端分别设有螺纹,所述第一连杆一端穿过所述手拉钩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中部内嵌螺母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两端分别设有卡扣,两个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形成有拐角,所述拐角与所述卡扣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对应每个所述锁钩,设有一个锁钩护套,所述锁钩护套形状与对应的第三支撑杆背向所述第二支撑杆一端的形状一致,所述锁钩护套可拆卸套固于所述第三支撑杆背向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拉钩相对所述底座固定支撑前后方向滑动其他方向止动设于所述底座固定支撑的前端的结构是:所述手拉钩包括手拉钩本体,所述手拉钩本体两侧形成有两个拉块,所述拉块与所述手拉钩本体之间形成限位筋;对应所述手拉钩本体,所述底座固定支撑的前端中部形成有让位槽,所述底座固定支撑的前端两侧形成有第一限位槽,所述手拉钩本体容置于所述让位槽内,所述限位筋容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另设有盖板和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盖板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所述盖板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忠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贝尔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