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机动车水箱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29367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6 2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机动车水箱组件,水箱本体(1)的宽度大于高度,在水箱本体(1)上设置有加水管(1a)、进水管(1b)和出水管(1c),水箱本体(1)的侧壁上箍套有至少两个左右间隔布置的水箱安装箍(2),水箱安装箍(2)包括平直的安装带(2a)、以及两端带有翻折边(B)的“U”形箍带(2b),“U”形箍带(2b)、安装带(2a)的两端分别对应设置有螺栓过孔(A),“U”形箍带(2b)的两端与安装带(2a)的两端各自对应地铆接在一起,进水管(1b)与水箱本体(1)相连一端的端头伸入水箱本体(1)内,且伸入部分的长度L大于5cm。增加进水压力,同时便于安装,降低制造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机动车水箱组件,水箱本体(1)的宽度大于高度,在水箱本体(1)上设置有加水管(1a)、进水管(1b)和出水管(1c),水箱本体(1)的侧壁上箍套有至少两个左右间隔布置的水箱安装箍(2),水箱安装箍(2)包括平直的安装带(2a)、以及两端带有翻折边(B)的“U”形箍带(2b),“U”形箍带(2b)、安装带(2a)的两端分别对应设置有螺栓过孔(A),“U”形箍带(2b)的两端与安装带(2a)的两端各自对应地铆接在一起,进水管(1b)与水箱本体(1)相连一端的端头伸入水箱本体(1)内,且伸入部分的长度L大于5cm。增加进水压力,同时便于安装,降低制造成本。【专利说明】卧式机动车水箱组件
本技术涉及机动车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上的立式水箱组件。
技术介绍
水箱是机动车,尤其是三轮摩托车、摩托车等上必不可少的配件。卧式机动车水箱组件上通常设置有加水管,当水箱内水量不足时,通过加水管向水箱内补水。同时,水箱上还设置有进水管、出水管,通过进、出水管实现水循环。水箱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水箱高度大于宽度的为立式水箱,水箱宽度大于高度的为卧式水箱。通常,水箱上的加水管、进水管、出水管的端头焊接在水箱上,并与水箱内腔相通,使用过程中,发现进水管进水压力不够,造成水循环不好。另外,水箱通过水箱上焊接的安装支耳安装到机动车上,在水箱上焊接安装支耳会降低水箱的防锈能力和强度,对焊接要求也很高;或者,另外设置水箱安装架,但水箱安装架成本高、重量大,增加了整个机动车的负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卧式机动车水箱组件,增加进水压力,同时便于安装,降低制造成本。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卧式机动车水箱组件,包括水箱本体(I ),所述水箱本体(I)的宽度大于高度,在水箱本体(I)上设置有与水箱本体(I)内腔相通的加水管(la)、进水管(Ib)和出水管(Ic),所述加水管(Ia)位于水箱本体(I)的上方,进水管(Ib)和出水管(Ic)位于水箱本体(I)的下方,关键在于:所述水箱本体(I)的侧壁上箍套有至少两个左右间隔布置的水箱安装箍(2),所述水箱安装箍(2)包括平直的安装带(2a)、以及两端带有翻折边(B)的“U”形箍带(2b),所述“U”形箍带(2b)、安装带(2a)的两端分别对应设置有螺栓过孔(A),“U”形箍带(2b)的两端与安装带(2a)的两端各自对应地铆接在一起,所述进水管(Ib)与水箱本体(I)相连一端的端头伸入水箱本体(I)内,且伸入部分的长度L大于5cm。优选为,所述“U”形箍带(2b)的螺栓过孔(A)位于同一端的铆接点的外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I)通过将进水管延长至水箱内,并限制了伸入部分的长度,增加进水压力,保证了水循环效果,提高了水箱对发动机的冷却效果,只有将进水管设置在水箱底部才有这种效果;( 2 )水箱安装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安装方便快捷,可重复使用,既不需要在水箱上焊接安装支耳,也不会明显增加整个机动车的负荷。【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水箱安装箍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卧式机动车水箱组件,由水箱本体I和水箱安装箍2两部分组成。水箱本体I的宽度大于高度,构成卧式水箱。在水箱本体I上设置有与水箱本体I内腔相通的加水管la、进水管Ib和出水管lc,加水管Ia设置在水箱本体I上方,进水管Ib和出水管Ic设置在水箱本体I下方。加水管la、出水管Ic与水箱本体I相连一端的端头与水箱本体I的内壁齐平,而进水管Ib与水箱本体I相连一端的端头伸入水箱本体I内,且伸入部分的长度L大于5cm。结合图1、图2所示,水箱本体I的侧壁上箍套有至少两个左右间隔布置的水箱安装箍2,也可以更多。水箱安装箍2由平直的安装带2a、以及两端带有翻折边B的“U”形箍带2b两部分构成,两者均由等厚度的钢带制成。为避免材料浪费,安装带2a与“U”形箍带2b等长。“U”形箍带2b、安装带2a的两端分别对应设置有螺栓过孔A,这样,水箱安装箍2的两端就可以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到机动车上。“U”形箍带2中部向下凹陷的尺寸,由水箱的厚度和长度决定,“U”形箍带2b的两端与安装带2a的两端各自对应地铆接在一起,即“U”形箍带2b的上端与安装带2a的上端铆接,“U”形箍带2b的下端与安装带2a的下端铆接。水箱安装箍2套紧在水箱本体I上,一个水箱本体I至少配备两个水箱安装箍2,也可以更多。安装前,安装带2a和“U”形箍带2b的一端铆接,一端先暂时不铆。安装时,先将水箱安装箍2箍套在水箱本体I上,再将安装带2a和“U”形箍带2b没有铆接的一端也铆接在一起,铆接时,要保证水箱安装箍将水箱本体I箍紧,最后,再通过两颗螺栓将水箱安装箍2安装到机动车上。安装带2a与“U”形箍带2b的一端铆接,另一端留待安装时铆接,便于安装,铆接连接相比焊接连接,更方便快捷,并可重复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卧式机动车水箱组件,包括水箱本体(1),所述水箱本体(I)的宽度大于高度,在水箱本体(I)上设置有与水箱本体(I)内腔相通的加水管(la)、进水管(Ib)和出水管(lc),所述加水管(Ia)位于水箱本体(I)的上方,进水管(Ib)和出水管(Ic)位于水箱本体(O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本体(I)的侧壁上箍套有至少两个左右间隔布置的水箱安装箍(2),所述水箱安装箍(2)包括平直的安装带(2a)、以及两端带有翻折边(B)的“U”形箍带(2b),所述“U”形箍带(2b)、安装带(2a)的两端分别对应设置有螺栓过孔(A),“U”形箍带(2b)的两端与安装带(2a)的两端各自对应地铆接在一起,所述进水管(Ib)与水箱本体(I)相连一端的端头伸入水箱本体(I)内,且伸入部分的长度L大于5cm。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机动车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箍带(2b)的螺栓过孔(A)位于同一端的铆接点的外侧。【文档编号】F01P11/00GK203547900SQ201320724793【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4日 【专利技术者】叶和全 申请人:璧山县和金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式机动车水箱组件,包括水箱本体(1),所述水箱本体(1)的宽度大于高度,在水箱本体(1)上设置有与水箱本体(1)内腔相通的加水管(1a)、进水管(1b)和出水管(1c),所述加水管(1a)位于水箱本体(1)的上方,进水管(1b)和出水管(1c)位于水箱本体(1)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本体(1)的侧壁上箍套有至少两个左右间隔布置的水箱安装箍(2),所述水箱安装箍(2)包括平直的安装带(2a)、以及两端带有翻折边(B)的“U”形箍带(2b),所述“U”形箍带(2b)、安装带(2a)的两端分别对应设置有螺栓过孔(A),“U”形箍带(2b)的两端与安装带(2a)的两端各自对应地铆接在一起,所述进水管(1b)与水箱本体(1)相连一端的端头伸入水箱本体(1)内,且伸入部分的长度L大于5c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和全
申请(专利权)人:璧山县和金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