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室外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05957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3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室外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机组,所述空调器室外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组、第二换热器组和第三换热器组,所述第一换热器组、所述第二换热器组和所述第三换热器组依次连接,且三者呈“U”型布置,所述第一换热器组、所述第二换热器组和所述第三换热器组均包括翅片和穿插在该翅片中的换热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空调器室外换热器,由于由三片“U”型布置的换热器组组成,相较于平板式换热器,具有结构紧凑、占用体积小的优点,从而可以减少运输成本和机组安装使用所需的占地面积。(*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室外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机组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外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机组。
技术介绍
目前,风冷式空调分体机外机冷凝器中,为了防止积雪堵塞风口,通常采用的防积雪结构是平板式冷凝器水平放置,室外风机置于冷凝器上部,风道采用下进风上出风方式。由于冷凝器面积比较大,水平放置将占据很大的平面空间,由此给空调器的运输带来成本上的增加,而且空调器安装时室外机占地面积也比较大。在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时代,加上寸土寸金的土地环境,当制造成本基本一致、换热和防积雪功能不变的情况下,客户需要的是结构紧凑、运输成本低、安装所需地面尺寸小的室外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运输成本低、安装所需地面尺寸小的空调器室外换热器。本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该空调器室外换热器的空调机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外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组、第二换热器组和第三换热器组,所述第一换热器组、所述第二换热器组和所述第三换热器组依次连接,且三者呈“U”形布置,所述第一换热器组、所述第二换热器组和所述第三换热器组均包括翅片和穿插 在该翅片中的换热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换热器组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组的夹角α?为90°~150°,所述第二换热器组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组的夹角ci2为90°~15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角α I为120°~150°,所述夹角α 2为120°~15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换热器组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组通过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组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组通过第二连接板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第一主体部、第一限位边和第二限位边,所述第一主体部插入所述第二换热器组和所述第一换热器组之间的空隙内,所述第一限位边包覆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组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组连接,所述第二限位边包覆在所述第二换热器组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组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包括第二主体部、第三限位边和第四限位边,所述第二主体部插入所述第二换热器组和所述第三换热器组之间的空隙内,所述第三限位边包覆在所述第三换热器组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组连接,所述第四限位边包覆在所述第二换热器组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组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边、所述第二限位边、所述第三限位边和所述第四限位边的宽度为20mm~30m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边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组之间、所述第二限位边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组之间、所述第三限位边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组之间以及所述第四限位边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组之间均采用1_~5_距离的间隙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器组、所述第二换热器组和所述第三换热器组均还包括集液管和分气管,所述第一换热器组、所述第二换热器组和所述第三换热器组的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其分气管的出口和集液管的进口连接,所有所述分气管的进口并联连接,所有所述集液管的出口并联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换热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组、所述第二换热器组和所述第三换热器组的两端的端板,所述第一换热器组、所述第二换热器组和所述第三换热器组所围成的“U”形凹槽的两个侧开口经所述端板密封。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空调机组,包括室外机,该室外机包括室外换热器和室外风机,所述室外换热器为上述的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组水平设置,所述室外风机设置于由所述第一换热器组、所述第二换热器组和所述第三换热器组所围成的“U”形凹槽的顶部开口处。本技术所提供的空调器室外换热器,由于由三片“U”形布置的换热器组组成,相较于平板式换热器,具有结构紧凑、占用体积小的优点,从而可以减少运输成本和机组安装使用所需的占地面积。【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空调器室外换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空调器室外换热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所示空调器室外换热器的第一换热器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以上各图中,10、第一换热器组;11、翅片;12、换热管;13、集液管;14、分气管;20、第二换热器组;30、第三换热器组;40、第一连接板;41、第一主体部;42、第一限位边;43、第二限位边;50、第二连接板;51、第二主体部;52、第三限位边;53、第四限位边;60、室外风机;70、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空调器室外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组10、第二换热器组20和第三换热器组30,所述第一换热器组10、所述第二换热器组20和所述第三换热器组30依次连接,且三者呈“U”形布置,所述第一换热器组10、所述第二换热器组20和所述第三换热器组30均包括翅片11和穿插在该翅片11中的换热管12。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室外换热器由于为U型,具有结构紧凑、占用体积小的优点,从而可以减少运输成本和机组安装使用所需的占地面积。为了在减小占用体积的同时兼顾换热效率,所述第二换热器组20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组30的夹角α 2优选为90°~150°,所述第二换热器组20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组10的夹角α I优选为90°~150°。进一步地,所述夹角α I优选为120°~150°,所述夹角α 2优选为120°?150°。为了方便安装,较优地,所述第二换热器组20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组10通过第一连接板40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组20和所述第三换热器组30通过第二连接板50连接。较优地,所述第一连接板40包括第一主体部41、第一限位边42和第二限位边43,所述第一主体部41插入所述第二换热器组20和所述第一换热器组10之间的空隙内,所述第一限位边42包覆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组10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组10连接,所述第二限位边43包覆在所述第二换热器组20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组20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50包括第二主体部51、第三限位边52和第四限位边53,所述第二主体部51插入所述第二换热器组20和所述第三换热器组30之间的空隙内,所述第三限位边52包覆在所述第三换热器组30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组30连接,所述第四限位边53包覆在所述第二换热器组20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组20连接。较优地,所述第一限位边42、所述第二限位边43、所述第三限位边52和所述第四限位边53的宽度为20mm?30mm。较优地,所述第一限位边42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组10之间、所述第二限位边43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组20之间、所述第三限位边52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组30之间以及所述第四限位边53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组20之间均采用Imm?5mm距离的间隙配合。采用间隙配合,空气可通过间隙流通,可使间隙配合处的换热部位充分换热;而且,间隙配合可以保护换热翅片,防止产品运输途中或者搬运过程中,间隙配合处的换热翅片损坏;另外,间隙配合便于安装,有利于提高换热器的组装效率。较优地,所述第一换热器组10、所述第二换热器组20和所述第三换热器组30均还包括集液管13和分气管14,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室外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换热器组、第二换热器组和第三换热器组,所述第一换热器组、所述第二换热器组和所述第三换热器组依次连接,且三者呈“U”形布置,所述第一换热器组、所述第二换热器组和所述第三换热器组均包括翅片和穿插在该翅片中的换热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室外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换热器组、第二换热器组和第三换热器组,所述第一换热器组、所述第二换热器组和所述第三换热器组依次连接,且三者呈“U”形布置,所述第一换热器组、所述第二换热器组和所述第三换热器组均包括翅片和穿插在该翅片中的换热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组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组的夹角α?为90°~150°,所述第二换热器组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组的夹角α 2 为 90° ~15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α?为120°~150°,所述夹角α2为120°~150°。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组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组通过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组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组通过第二连接板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第一主体部、第一限位边和第二限位边,所述第一主体部插入所述第二换热器组和所述第一换热器组之间的空隙内,所述第一限位边包覆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组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组连接,所述第二限位边包覆在所述第二换热器组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组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包括第二主体部、第三限位边和第四限位边,所述第二主体部插入所述第二换热器组和所述第三换热 器组之间的空隙内,所述第三限位边包覆在所述第三换热器组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组连接,所述第四限位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油文栋吴少波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