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驱动装置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翻盖的驱动装置,该翻盖以双推运动可活动地安装于介于关闭位置与开启位置之间的组件上,尤其涉及汽车内或汽车上的用于可枢转地安装于舱室之上的翻盖的驱动装置。已知通过所谓的双推装置驱动的例如汽车的加油孔翻盖。对应的驱动装置例如从DE102008057933A1可知。将驱动装置紧固于加油孔舱室之上,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具有驱动端,其在安装状态下突出于舱室。已知的驱动装置具有轴向可移动安装的挺杆,其在外圆周上具有控制曲线。驱动装置而且具有外壳以及轴向固定且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外壳中的环,该环具有至少一个位于其内圆周上的突出。在操作过程中,加油孔翻盖与驱动装置的突出于舱室的驱动端相互作用。尤其,在关闭状态下,加油孔翻盖以其内侧倚靠于驱动端上。由于双推运动,借助于沿汽车车身的方向按压加油孔翻盖,驱动装置可以移动至解锁位置,在该解锁位置,驱动端进一步突出于加油孔舱室,并且加油孔翻盖从车身表面略微升高。加油孔翻盖随后可以手动夹紧,并且完全地枢转开启。在翻盖的后续关闭过程中,并且当将力施加于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之上时,所述驱动装置再次处于锁止位置中。为了在锁止位置上加油孔翻盖不能意外地枢转开启,需通过弹簧将其预加载于关闭位置。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而且早在装配过程中,力就作用于加油孔翻盖上。此处的例子是车辆在枢转或头顶位置装配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重力沿翻盖的开启方向作用于加油孔翻盖。另一个例子是洗车中心,沿翻盖的开启方向施加的力同样可以尤其在干燥过程中产生。必须可靠地防止加油孔翻盖在这些情况下的意外开启。将加油孔翻盖预加载至关闭位置的弹簧因此必须施加相对较高的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以双推运动可活动地安装于关闭位置与开启位置之间的组件上的翻盖,尤其用于可枢转地安装于汽车内或汽车上的舱室上的翻盖的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零部件(10)与第二驱动零部件(40、40’),其中,当所述翻盖(28)在所述关闭位置与所述开启位置之间运动时,所述第一驱动零部件(10)紧固于所述翻盖(28)上,并且沿轴向运动,其中,所述第二驱动零部件(40、40’)紧固于所述组件(56)之上,?其中,当所述翻盖(28)从其开启位置运动至其关闭位置中时,所述第一驱动零部件(10)接合所述第二驱动零部件(40、40’),以使得在所述第一驱动零部件(10)沿所述第二驱动零部件(40、40’)的方向经过预定的第一行程,并且所述第一驱动零部件(10)经过随后的回程之后,将所述驱动零部件(10、10’、40、40’)在止动位置中固定于彼此之上,并且?其中,通过所述第一驱动零部件(10)沿所述第二驱动零部件(40、40’)的方向经过预定的第二行程而松开所述止动位置,以使得所述翻盖(28)可以移动至其开启位置中,其中,所述第一驱动零部件(10)与所述第二驱动零部件(40、40’)脱离。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5.17 DE 102011101838.01.一种用于以双推运动可活动地安装于关闭位置与开启位置之间的组件上的翻盖,尤其用于可枢转地安装于汽车内或汽车上的舱室上的翻盖的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零部件(10)与第二驱动零部件(40、40’),其中,当所述翻盖(28)在所述关闭位置与所述开启位置之间运动时,所述第一驱动零部件(10)紧固于所述翻盖(28)上,并且沿轴向运动,其中,所述第二驱动零部件(40、40 ’)紧固于所述组件(56 )之上,-其中,当所述翻盖(28)从其开启位置运动至其关闭位置中时,所述第一驱动零部件(10)接合所述第二驱动零部件(40、40’),以使得在所述第一驱动零部件(10)沿所述第二驱动零部件(40、40’)的方向经过预定的第一行程,并且所述第一驱动零部件(10)经过随后的回程之后,将所述驱动零部件(10、10’、40、40’)在止动位置中固定于彼此之上,并且-其中,通过所述第一驱动零部件(10)沿所述第二驱动零部件(40、40’)的方向经过预定的第二行程而松开所述止动位置,以使得所述翻盖(28)可以移动至其开启位置中,其中,所述第一驱动零部件(10)与所述第二驱动零部件(40、40’)脱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弹簧装置(46),一旦经历所述第一预定行程,所述弹簧装置通过所述第一驱动零部件(10)预加载,其中,所述弹簧装置(46)自动地作用于所述第一驱动零部件(10)随后的的回程。3.根据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零部件(10、40、40’)之一包括在其外圆周上具有控制曲线(20)的挺杆(12),并且其中,所述其他驱动零部件(10、40、40’)包括外壳(42、42’、44)与轴向固定,并且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外壳(42、42’、44)中的控制环(52),其中,所述控制环包括至少一个在其内圆周上的控制突出(54),其中,当所述翻盖(28)从其开启位置移动至其关闭位置时,所述挺杆(12)进入所述控制环(52),其中,所述控制环(52)的所述至少一个控制突出(54)接合所述挺杆(12)的所述控制曲线(20),以使得在预定的第一行程与随后的回程之后,将所述挺杆(12)固定在所述控制环(52)之上的所述止动位置中,并且其中,通过所述第二预定的行程,将所述挺杆(12)从所述控制环(52)之上的所述止动位置松开,以使得所述翻盖(28)可以移动至其开启位置,其中,所述挺杆(12)退出所述控制环(52),以使得所述控制环(52)的至少一个所述控制突出(54 )与所述挺杆(12)的所述控制曲线(20 )脱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零部件(10)包括所述挺杆(12),并且所述第二驱动零部件(40、40’)包括所述外壳(42、42’、44)与轴向固定,且可旋转的安装于所述外壳(42、42’、44)中的所述控制环(52)。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零部件(10)包括所述外壳(42、42’、44)与轴向固定,且可旋转的安装于所述外壳(42、42’、44)中的所述控制环(52),并且所述第二驱动零部件(40、40’)包括所述挺杆(12)。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杆(12)的所述控制曲线(20)包括:-所述挺杆(12)的外侧上的至少一个轴向平行凹槽(66),其中,所述控制环(52)的所述控制突出(54)在所述挺杆(12)的较大轴向可调节范围内接合所述凹槽(66),借此,当所述挺杆(12)轴向运动时,所述控制环(52)将其旋转位置保持在所述凹槽(66)的区域中,-所述凹槽(66 )与所述挺杆(12)的近端之间的第一偏斜表面(68 ),在进入所述控制环(52),且倾斜于所述挺杆(12)的轴之前,其背向所述控制环(52),其中,当所述挺杆(12)以所述预定的第一行程移动至所述控制环(52),所述偏斜表面(68)接合所述控制环(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克里斯蒂安·贝克,
申请(专利权)人: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