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璧光专利>正文

一种大镜头相机的多功能镜头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09062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12:12
一种大镜头相机的多功能镜头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同类技术存在操作麻烦、遮光效果不佳的缺陷。技术方案要点:由主环和铰接在主环上的盖体构成,主环设有铰接座,盖体的上侧铰接在主环铰上、盖体或主环设有锁释开关,盖体封盖在主环的镜头视窗上,特征是盖体由顶板、底板、一对遮光板、控制板、压簧构成,二个遮光板分别由其上部铰接在底板顶侧、且二个遮光板能绕铰接点转动叠合在底板上或转动伸出底板两侧,控制板装在遮光板顶侧、控制板与盖体的铰接轴作拉动连接、控制板设有推拉沟槽与二个遮光板上的推拉钉配合,顶板装在控制板顶侧并与底板相固定,顶板底面设有导向柱与控制板的移动导向槽配合,压簧顶在控制板与顶板底面之间。(*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镜头相机的多功能镜头盖
本技术涉及摄影设备的配件,具体是一种用于单反相机、长焦相机、单电相机等大镜头相机的多功能镜头盖。
技术介绍
目前普遍使用的如单反相机、长焦相机、单电相机等的大镜头相机,一般都配有在没有拍摄时用于遮盖保护摄影镜头的镜头盖,最通用的镜头盖是一个卡配在镜头前方的可分离盖子。为了防止分离式镜头盖丢失,于是出现了翻盖式的镜头盖;由于翻盖式的镜头盖往往具有或设计有遮挡一些杂光进入镜头的遮光功能,于是便有了具备遮光效果的多功能镜头盖。中国专利第201120299364.6号公开的一种具备遮光效果的镜头盖,结构包括主环、连接环、遮光板、扭簧、锁释开关,连接环固定在主环后侧,主环前侧的上下侧各设有固定的遮光凸沿,一对遮光板分别铰接在主环前侧的左右侧铰接座上,扭簧套设在遮光板的铰接轴上、其一脚顶着遮光板一脚顶着铰接座,锁释开关设于主环上部、与遮光板作锁紧或释放的配合。这种镜头盖的缺点是:一是镜头盖闭合时需要摄影者用手来合拢左右二片遮光板,进而使遮光板被锁释开关锁紧,操作上比较麻烦;二是遮光凸沿和遮光板的遮光前伸度较小,特别是上遮光凸沿的两侧端部存在遮光漏区,所以其遮光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具备遮光效果的镜头盖存在操作麻烦、遮光效果不佳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大镜头相机的多功能镜头盖,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镜头相机的多功能镜头盖,由用于连接在相机镜头外侧的主环和铰接在主环上的盖体构成,主环顶部设有铰接座,盖体由其上侧铰接在主环铰接座上、盖体下侧或主环下部设有相互配合的锁释开关,盖体闭合时封盖在主环的镜头视窗上,其特征是:盖体由顶板、底板、一对遮光板、控制板、压簧构成,其中二个遮光板分别由其上部铰接在底板顶侧、且二个遮光板能绕铰接点转动叠合在底板顶侧上或转动伸出底板两侧,控制板装在遮光板顶侧、控制板与盖体的铰接轴作拉动连接、控制板底面设有推拉沟槽与二个遮光板上的推拉钉配合,顶板装在控制板顶侧并与底板相固定,顶板底面设有导向柱与控制板上的移动导向槽配合,压簧一端顶在控制板上其另一端顶在顶板底面上。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控制板与盖体的铰接轴作拉动连接,可以是通过一根软带作拉动连接。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压簧可以是安装在控制板上的弹簧槽内,顶板底面上可以设有配合进弹簧槽内的凸脚,压簧是一端顶在控制板上其另一端顶在顶板底面的凸脚上。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盖体铰接轴上,可以设有与控制板上的钩孔配合的扣钩。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盖体铰接轴上可以设有齿轮,顶板底面上可以设有与齿轮的齿部作阻尼配合的阻尼块。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主环后侧可以设有一个可分离的连接环,连接环上设有与相机镜头外侧连接的螺纹,主环与连接环之间可以采用插配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一是当盖体打开时,二个遮光板可以分别自动从盖体两侧伸出,当盖体合上时,二个遮光板可以分别自动收缩进盖体内,使用上具有明显的方便性;二是盖体和遮光板的遮光前伸度较大,特别是其遮光宽度也较大,可使得盖体的两侧不存在镜头的遮光漏区,所以其遮光效果比较好;三是结构比较完善,为使用质量提供了保障;四是构思巧妙而实用,与同类技术相比,具有新奇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前侧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打开盖体的后侧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2拆出顶盖并将顶盖翻过来的立体局部示意图。图4是图3拆出控制板并将控制板翻过来的立体局部示意图。图中:1、主环;2、盖体;3、绞接座;4、锁释开关;5、镜头视窗;6、顶板;7、底板;8和9、遮光板;10、控制板;11、压簧;12和13、遮光板的上部;14和15、铰接点;16、盖体的铰接轴;17、推拉沟槽;18和19、推拉钉;20、导向柱;21、移动导向槽;22、软带;23、弹簧槽;24、凸脚;25、钩孔;26、扣钩;27、齿轮;28、阻尼块;29、连接环;30、螺纹。【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4,本大镜头相机的多功能镜头盖,由用于连接在相机镜头外侧的主环I和铰接在主环I上的盖体2构成,主环I顶部设有铰接座3,盖体2由其上侧铰接在主环I的铰接座3上、盖体2的下侧设有与主环I下部配合的锁释开关4,如图1所示,盖体2闭合时封盖在主环I的镜头视窗5上,其特征是:盖体2由顶板6、底板7、一对遮光板8和9、控制板10、压簧11等构成,其中二个遮光板8和9分别由其上部12和13铰接在底板7顶侧、且二个遮光板8和9能绕铰接点14和15转动叠合在底板7顶侧上或转动伸出底板7两侧,控制板10装在遮光板8和9顶侧、控制板10与盖体I的铰接轴16作拉动连接、如图4所示,控制板10底面设有推拉沟槽17与二个遮光板8和9上的推拉钉18和19配合,顶板6装在控制板10顶侧并与底板7相固定,如图3所示,顶板6底面设有导向柱20等与控制板10上的移动导向槽21等配合,压簧11等一端顶在控制板10上其另一端顶在顶板6底面上。另外,如图3所示,所述控制板10与盖体2的铰接轴16作拉动连接,是由一根软带22作拉动连接;压簧11等是安装在控制板10上的弹簧槽23等内,顶板6底面上设有用于配合进弹簧槽23内的凸脚24等,压簧11是一端顶在弹簧槽23等内的控制板10上其另一端顶在顶板6底面的凸脚24等上;如图3和图4所示,盖体2的铰接轴16上设有用与控制板10上的钩孔25等配合的扣钩26等;如图3所示,盖体2的铰接轴16上设有齿轮27等,顶板6底面上设有与齿轮27等的齿部作阻尼配合的阻尼块28等(图中阻尼块28等放在齿轮27等上,以示其配合状态);如图2所示,主环I后侧设有一个可分离的连接环29,连接环29上设有与相机镜头外侧连接的螺纹30,主环I与连接环29之间采用插配连接。使用上,当多功能镜头盖处于图1的合盖状态情况下而需要打开盖体2时,用手往上推动锁释开关4,并用手往上将盖体2翻开,在齿轮27等与阻尼块28等的配合作用下,盖体2可以在任何一个角度位置上固定;当盖体2往上翻开时,扣钩26等便脱离钩孔25等,在压簧11等的作用下,控制板10前行,通过推拉沟槽17推动推拉钉18和19,驱动二个遮光板8和9分别绕铰接点14和15转动,分别从盖体2两侧伸出,即成图2状态;当需要合上盖体2时,用手往下扳动盖体2封盖在主环I的镜头视窗5上,这时盖体2的铰接轴16通过软带22拉动控制板10后行,通过推拉沟槽17推动推拉钉18和19,驱动二个遮光板8和9分别绕铰接点14和15转动,分别从盖体2两侧收缩进盖体2内,同时扣钩26等扣进钩孔25等以固定控制板10,锁释开关4锁紧盖体2下侧,即成图1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镜头相机的多功能镜头盖,由用于连接在相机镜头外侧的主环和铰接在主环上的盖体构成,主环顶部设有铰接座,盖体由其上侧铰接在主环铰接座上、盖体下侧或主环下部设有相互配合的锁释开关,盖体闭合时封盖在主环的镜头视窗上,其特征是:盖体由顶板、底板、一对遮光板、控制板、压簧构成,其中二个遮光板分别由其上部铰接在底板顶侧、且二个遮光板能绕铰接点转动叠合在底板顶侧上或转动伸出底板两侧,控制板装在遮光板顶侧、控制板与盖体的铰接轴作拉动连接、控制板底面设有推拉沟槽与二个遮光板上的推拉钉配合,顶板装在控制板顶侧并与底板相固定,顶板底面设有导向柱与控制板上的移动导向槽配合,压簧一端顶在控制板上其另一端顶在顶板底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镜头相机的多功能镜头盖,由用于连接在相机镜头外侧的主环和铰接在主环上的盖体构成,主环顶部设有铰接座,盖体由其上侧铰接在主环铰接座上、盖体下侧或主环下部设有相互配合的锁释开关,盖体闭合时封盖在主环的镜头视窗上,其特征是:盖体由顶板、底板、一对遮光板、控制板、压簧构成,其中二个遮光板分别由其上部铰接在底板顶侧、且二个遮光板能绕铰接点转动叠合在底板顶侧上或转动伸出底板两侧,控制板装在遮光板顶侧、控制板与盖体的铰接轴作拉动连接、控制板底面设有推拉沟槽与二个遮光板上的推拉钉配合,顶板装在控制板顶侧并与底板相固定,顶板底面设有导向柱与控制板上的移动导向槽配合,压簧一端顶在控制板上其另一端顶在顶板底面上。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镜头相机的多功能镜头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璧光
申请(专利权)人:林璧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