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品荷专利>正文

加热或冷却两用换热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08271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10:28
一种加热或冷却两用换热锅,内锅体的底部设有物料排放口,内锅体与外锅体之间设有通道,外锅体上端设有截面形状为圆形或者方形的环形管,内锅体下部设有单通道螺旋板式换热构件,单通道螺旋板式换热构件在内锅体中心处设有蒸汽/循环水进口,其下部设有换热构件废水排放口,上端与外锅体上端的环形管连接,蒸汽/循环水通过环形管的汽/液排放孔或者汽/液排放缝隙自上而下冲刷内锅体外壁后到达外锅体下方的换热锅废水或循环水排放口排出。与现有的换热锅相比,具有换热均匀、排放流畅、承压能力强的高效节能安全等有益效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热或冷却两用换热锅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热或冷却两用的换热锅。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换热锅,大多为加热单一功能,加工过程中始终处于由外而内进行换热,换热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热或冷却两用的换热锅,以克服现有换热锅存在的上述缺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热或冷却两用换热锅,包括内锅体和外锅体,所述内锅体的底部设有物料排放口,内锅体与外锅体之间设有通道,外锅体上端设有截面形状为圆形或者方形的环形管,对于截面形状为圆形的环形管,所述环形管的下部管壁分布若干向内锅体倾斜一定角度的汽/液排放孔,对于截面形状为方形的环形管,所述环形管的下部与内锅体外壁贴合处设有若干汽/液排放缝隙,所述内锅体下部设有单通道螺旋板式换热构件,所述单通道螺旋板式换热构件在内锅体中心处设有蒸汽/循环水进口,其下部设有换热构件废水排放口,上端与外锅体上端的环形管连接,蒸汽/循环水通过环形管的汽/液排放孔或者汽/液排放缝隙自上而下冲刷内锅体外壁后到达外锅体下方的换热锅废水或循环水排放口排出。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进一步提高单通道螺旋板式换热构件以及内锅体的承压能力,所述单通道螺旋板式换热构件设有与其成一体的第一加强筋。所述内锅体内壁设有若干圈与其成一体的第二加强筋。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蒸汽或者循环水从单通道螺旋板式换热构件中心进入螺旋通道,使锅内待加热或者待冷却物料开始受热或冷却,再通过环形管的排放孔自上而下冲刷内锅体外壁后到达外锅体下方的换热锅废水或循环水排放口排出的流程。从而使得加热或者冷却的物料处于由内而外、从上到下全方位循环升温或降温的换热状态,与现有的换热锅相比,具有换热均匀、排放流畅、承压能力强的高效节能安全等有益效果。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单通道螺旋板式换热构件立体图。图面说明:1.内锅体,2.环形管,3.外锅体,4.换热构件汽/液通道,5.单通道螺旋板式换热构件,6.吊撑网板围,7.换热构件废水排放口,8.换热锅废水或循环水排放口,9.物料排放口,10.第一加强筋,11.蒸汽或循环水进口,12.第二加强筋,13.通道(内外锅体通道),14.汽/液排放孔,15.蒸汽或循环水出口。【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的实施例,一种加热或冷却两用换热锅,包括内锅体I和外锅体3,所述内锅体I的底部设有物料排放口 9,内锅体I与外锅体3之间设有通道13,外锅体3上端设有环形管2,本实施例中,环形管2为截面形状为圆形的环形管,所述环形管的下部管壁均匀分布若干向内锅体倾斜一定角度(本实施例为45度)的汽/液排放孔14,内锅体下部设有单通道螺旋板式换热构件5,所述单通道螺旋板式换热构件5在内锅体中心处设有蒸汽/循环水进口 11,其下部设有换热构件废水排放口 7,上端与外锅体上端的环形管2连接,蒸汽或者循环水通过环形管2的排放孔14自上而下冲刷内锅体外壁后到达外锅体下方的换热锅废水或循环水排放口 8排出。为使换热锅废水或循环水排放流畅,外锅体3的换热锅废水或循环水排放口 8处与物料排放口 9处呈往上倾斜状。为加强内锅体底部承压能力,内外锅底之间设有吊撑网板围6。本实施例所述单通道螺旋板式换热构件5设有与其成一体的第一加强筋10,所述内锅体内壁设有若干圈与其成一体的第二加强筋12,以提高换热锅整体强度和承压能力。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可以与单通道螺旋板式换热构件的金属板材以及内锅体内壁一体压制成型,也可以采用焊接方法。对于采用截面形状为方形的环形管的加热或冷却两用换热锅,同上述实施例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环形管的下部与内锅体外壁贴合处设有若干汽/液排放缝隙,蒸汽/循环水通过环形管的汽/液排放缝隙自上而下冲刷内锅体外壁后到达外锅体下方的换热锅废水或循环水排放口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热或冷却两用换热锅,包括内锅体(1)和外锅体(3),其特征是:所述内锅体(1)的底部设有物料排放口(9),内锅体(1)与外锅体(3)之间设有通道(13),外锅体(3)上端设有截面形状为圆形或者方形的环形管(2),对于截面形状为圆形的环形管,所述环形管的下部管壁分布若干向内锅体倾斜一定角度的汽/液排放孔(14),对于截面形状为方形的环形管,所述环形管的下部与内锅体外壁贴合处设有若干汽/液排放缝隙,所述内锅体下部设有单通道螺旋板式换热构件(5),所述单通道螺旋板式换热构件(5)在内锅体中心处设有蒸汽/循环水进口(11),其下部设有换热构件废水排放口(7),上端与外锅体上端的环形管(2)连接,蒸汽/循环水通过环形管(2)的汽/液排放孔(14)或者汽/液排放缝隙自上而下冲刷内锅体外壁后到达外锅体下方的换热锅废水或循环水排放口(8)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或冷却两用换热锅,包括内锅体(I)和外锅体(3),其特征是:所述内锅体(I)的底部设有物料排放口(9),内锅体(I)与外锅体(3)之间设有通道(13),外锅体(3)上端设有截面形状为圆形或者方形的环形管(2),对于截面形状为圆形的环形管,所述环形管的下部管壁分布若干向内锅体倾斜一定角度的汽/液排放孔(14),对于截面形状为方形的环形管,所述环形管的下部与内锅体外壁贴合处设有若干汽/液排放缝隙,所述内锅体下部设有单通道螺旋板式换热构件(5),所述单通道螺旋板式换热构件(5)在内锅体中心处设有蒸汽/循环水进口( 11 ),其下部设有换热构件废水排放口( 7),上端与外锅体上端的环形管(2)连接,蒸汽/循环水通过环形管(2)的汽/液排放孔(14)或者汽/液排放缝隙自上而下冲刷内锅体外壁后到达外锅体下方的换热锅废水或循环水排放口(8)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或冷却两用换热锅,其特征是:所述单通道螺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品荷
申请(专利权)人:夏品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