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轮或车轮中心盘的铸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483254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25 1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轮或车轮中心盘的铸造方法,利用低压铸造方法实现液态金属自下而上平稳充填铸件的模具型腔,在充填完毕后,对轮芯中心加工孔部进行自上而下的局部挤压成形,实现凝固过程的强制补缩。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现有低压铸造基础上,通过对轮芯中心加工孔部进行自上而下的局部挤压成形,实现凝固过程的强制补缩,从而提高了车轮或车轮中心盘的致密性和力学性能、生产效率和材料利用率,减少车轮中心孔的机加工量,易于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车辆中的铝、镁合金车轮或车轮中心盘充型、凝固与成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低压铸造方法实现液态金属自下而上平稳充填铸件的模具型腔,在充填完毕后,对轮芯中心加工孔部进行自上而下的局部挤压成形,实现凝固过程的强制补缩。本专利技术在现有低压铸造基础上,通过对轮芯中心加工孔部进行自上而下的局部挤压成形,实现凝固过程的强制补缩,从而提高了车轮或车轮中心盘的致密性和力学性能、生产效率和材料利用率,减少车轮中心孔的机加工量,易于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本专利技术适用于车辆中的铝、镁合金车轮或车轮中心盘充型、凝固与成形。【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的加工方法,特别是。
技术介绍
低压铸造是液态金属在压力作用下由下而上地充填铸件型腔,以形成铸件的一种方法。其使用的压力较低,一般为0.02、.09MPa,其优点是:自下而上反重力充填模具型腔,充型速度平稳可控,可有效控制卷气和夹渣;铸件在压力下凝固,辅以合理的冷却系统,有利于补缩,可减少铸件内部的缺陷;成品率高,有利于形成轮廓清晰、表面光洁好的铸件;设备和模具成本低。由于上述优点,低压铸造方法成为了车辆车轮或车轮中心盘的主要成形方法。车轮主要有轮芯、辐条和轮辋三部分组成,其低压铸造方法主要是依次填充上述的三部分,而其后需要实现轮辋、辐条和轮芯的先后顺序凝固与补缩;车轮中心盘则有轮芯和辐条组成,低压铸造时依次充型,其后凝固过程需要实现辐条和轮芯的顺序凝固与补缩。鉴于车轮和车轮中心盘的结构特点,低压铸造方法主要缺点是:整个流道较长,须进行顺序凝固,导致生产周期较长;轮芯作为液态金属补缩来源,必须保证其最后凝固,其铸造工艺壁厚大;辐条作为补缩通道,通常需要设计时增加其厚度或制造时增加其工艺厚度,致使轮芯和辐条凝固速度低、晶粒粗大、力学性能降低;且凝固后期补缩能力下降,轮辐易产生缩松,辐条和轮辋交接的热节部位易出现收缩孔洞。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提高产品性能、降低辐条壁厚和缩短生产周期的车轮或车轮中心盘的铸造方法。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利用低压铸造方法实现液态金属自下而上平稳充填铸件的模具型腔,在充填完毕后,对轮芯中心加工孔部进行自上而下的局部挤压成形,实现凝固过程的强制补缩。首先,上述的方法充分利用了低压铸造平稳充填模具型腔、控制卷气和夹渣的特点,同时,凝固过程局部挤压成形实现了压力下金属的结晶与凝固,完成了强制补缩,所得到的铸件具有组织细化、力学性能优良的优点。其次,低压铸造成形车轮为了保证液态金属自轮芯向辐条、辐条与轮辋连接处补缩,有时不得不加厚辐条,保证凝固过程补缩通道的存在,但生产中上述部位仍常出现收缩孔洞。而在轮芯实施局部挤压,对上述两部位实现了强制补缩,提高了铸件的致密性和质量,且在强制补缩的条件下,可对辐条进行适当减薄,实现了铸件的轻量化。再次,传统的低压铸造技术为了在车轮或车轮中心盘铸件上实现补缩功能,需要增加轮芯工艺厚度。本专利技术通过对轮芯加工孔部进行局部挤压,利用该部位的液态金属强制补缩辐条、辐条与轮辋连接处,可以降低轮芯的凝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而且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减少轮芯中心孔的机加工量。最后,本专利技术在低压铸造基础上,仅增加轮芯部位的局部挤压,即可实现液体金属在轮芯向辐条、辐条与轮辋连接处的强制流动与补缩,在保证生产质量的前提下,大大减低了生产的成本。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上模中心位置设置一可相对上模作上下运动的挤压杆,利用挤压杆进入轮芯中心加工孔部的向下运动实现局部挤压成型。通过外力作用挤压杆后使得挤压杆对液态金属局部挤压,可以有效的增大对液体金属的挤压力,以达到更强的补缩效果。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局部挤压成形过程中,利用伺服压力系统控制挤压杆的速度和位移,从而实现凝固补缩的定量控制。挤压杆与伺服压力系统的输出端连接,利用了伺服压力系统所具备的输出速度稳定准确、输出位移精确的特点,使得凝固补缩得到较为理想的控制效果,进一步提高了铸件的致密性和质量。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局部挤压成形中挤压杆位移速度的范围为0.0005、.0lm/s,可满足不同形状和壁厚辐条、轮辋凝固补缩的要求。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局部挤压成形中挤压比压的范围为l(Tl00MPa,避免比压过小,无法实现强制补缩;同时避免比压过大,导致铸件变形和模具受力太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挤压杆位于内浇口的正上方且挤压杆的直径大于内浇口的直径,在挤压杆局部挤压下行中,避免挤压力完全作用于内浇口部分,保证内烧口不与铸件分尚、堵塞升液通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液态金属充填模具型腔后,对内浇口强制冷却使内浇口处的液态金属凝固,切断了液态金属的回流通道,再进行局部挤压成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现有低压铸造基础上,通过对轮芯中心加工孔部进行自上而下的局部挤压成形,实现凝固过程的强制补缩,从而提高了车轮或车轮中心盘的致密性和力学性能、生产效率和材料利用率,减少车轮中心孔的机加工量,易于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局部挤压成形前模具型腔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局部挤压成形后模具型腔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中采用YZ02型立式铸造机,伺服压力系统使用伺服压力机,其型号为EXLAR-FT80。实现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挤压铸造的装置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上模2、侧模5和底模6围成模具型腔1,上模2和侧模5均为动模,底模6为定模。内浇口 4位于底模6中部,液体金属从内浇口 4由下至上的进入模具型腔I。上模2的中心位置安装有挤压杆3,该挤压杆3可相对于上模2做上下运动并能向下伸出上模2进入模具型腔1,从而对轮芯中心加工孔部进行局部挤压。挤压杆3上端连接伺服压力机的输出端,由伺服压力机控制。第一实施例 工艺流程包括如下步骤和工艺条件: 1)预热模具; 2)闭合模具,对模具施加锁模力,形成如图1所示; 3)使液态金属通过内浇口4由下至上填充整个模具型腔I ; 4)对内浇口4部位进行强冷,使内浇口 4凝固封死回流通道; 5)在铸件冷却至固液半固态时,启动伺服压力机,带动挤压杆3进行局部挤压过程,挤压速度为0.0005m/s,挤压比压为lOMPa,形成如图2所示; 6)保压至铸件凝固后,伺服压力机带动挤压冲头上行; 7)解除锁模力,打开模具; 8)打落铸件; 9)从第二步开始重复上述步骤,进行下一个工作循环。第二实施例 工艺流程包括如下步骤和工艺条件: 1)预热模具; 2)闭合模具,对模具施加锁模力,形成如图1所示; 3)使液态金属通过内浇口4由下至上填充整个模具型腔I ; 4)对内浇口4部位进行强冷,使内浇口 4凝固封死回流通道; 5)在铸件冷却至固液半固态时,启动伺服压力机,带动挤压杆3进行局部挤压过程,挤压速度为0.005m/s,挤压比压为40MPa,形成如图2所示; 6)保压至铸件凝固后,伺服压力机带动挤压冲头上行; 7)解除锁模力,打开模具; 8)打落铸件; 9)从第二步开始重复上述步骤,进行下一个工作循环。第三实施例 工艺流程包括如下步骤和工艺条件: 1)预热模具; 2)闭合模具,对模具施加锁模力,形成如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轮或车轮中心盘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低压铸造方法实现液态金属自下而上平稳充填铸件的模具型腔,在充填完毕后,对轮芯中心加工孔部进行自上而下的局部挤压成形,实现凝固过程的强制补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文赵海东李元元王留柱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驭风旭铝铸件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