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立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32944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1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拆卸立式换热器,它包括支架、导流桶、换热管、外壳、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导流桶立置在支架上,配套的外壳从上往下罩套导流桶,两者结合处用螺栓连接成可拆卸的密封结构。所述导流桶为有底的敞口容器,桶壁上外缠绕的螺旋肋片与外壳配合构成内置螺旋水道,换热管顺螺旋水道置放,换热管的进口端接管和出口端回流管均从桶底引出。导流桶上的螺旋水道高端设有贯穿桶壁的溢流孔,最低端设有贯穿桶壁之外桶底的通孔,该通孔用于连接排水管,进水管与导流桶的桶底通孔连接构成进水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外壳可拆卸,做到无障碍除水垢,易达到应有换热效率的预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拆卸立式换热器,它包括支架、导流桶、换热管、外壳、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导流桶立置在支架上,配套的外壳从上往下罩套导流桶,两者结合处用螺栓连接成可拆卸的密封结构。所述导流桶为有底的敞口容器,桶壁上外缠绕的螺旋肋片与外壳配合构成内置螺旋水道,换热管顺螺旋水道置放,换热管的进口端接管和出口端回流管均从桶底引出。导流桶上的螺旋水道高端设有贯穿桶壁的溢流孔,最低端设有贯穿桶壁之外桶底的通孔,该通孔用于连接排水管,进水管与导流桶的桶底通孔连接构成进水通道。本专利技术中的外壳可拆卸,做到无障碍除水垢,易达到应有换热效率的预期。【专利说明】可拆卸立式换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装置,具体地讲,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易拆开便于作内部清垢处理的换热器。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采暖、空调、生活热水的应用需求越来越大,满足这些需求需要配套相应的能源转换装置。当今,该领域最经济、最环保的能源转换装置都采用了地源热泵技术。换热器是这些装置中实现能源转换的关键部件,其性能决定产品质量。市场上商品换热器品牌繁多,结构不同,都能够达到预期换热效果,通常换热效率在80%?85%。但是,现有技术的换热器换热效率随着应用时间累积而逐渐下降,特别是整体结构类的换热器换热效率下降最明显。究其原因,是过流水在封闭的换热器中积垢,水垢附着在换热元件表面影响热交换。尽管整体结构的换热器密封好,但不易拆卸作清垢处理,所以换热效率下降后很难得到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现有技术产品内部积垢后不能有效清除的问题,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密封可靠、拆卸容易,清垢无死角的可拆卸立式换热器。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可拆卸立式换热器,它包括支架、导流桶、换热管、外壳、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支架为框架构件,在支架朝上端面上安放立置的圆柱形导流桶,配套的外壳从上往下罩套导流桶,两者端面结合处用螺栓连接成可拆卸的密封结构。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导流桶为有底的敞口容器,贯穿桶底的通孔与依托支架的进水管密封连接构成进水通道,处在桶壁之外的桶底设有通孔与依托支架的排水管密封连接构成排水通道。在导流桶壁上外缠绕螺旋式肋片,肋片外轮廓与外壳内孔间隙配合构成内置螺旋水道,螺旋水道最高端设有贯穿桶壁的溢流孔,螺旋水道最低端始于桶底上的通孔处。所述换热管顺导流桶外壁上的肋条从下往上缠绕,其进口接管从导流桶的桶底引出,换热管末端处在导流桶顶端,经管接头和向内折弯的回流管从桶底引出。上述结构中,导流桶壁上外缠绕的螺旋式肋片向外展开,形成的螺旋水道轴向截面呈矩形开口槽。换热管由2?6根等长管组成管束,管束进口端接管为独管,其直径比出口端回流管直径小30%?50%。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可拆卸结构简单,制造容易,装卸方便; 2、卸掉外壳,换热管全外露,清垢彻底,无死角; 3、立式换热结构紧凑,热交换充分,换热效率高达95%以上。【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去掉外壳后,展示内部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2左视示意图。图4是导流桶置放在支架上的结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所示的可拆卸立式换热器,它包括支架1、导流桶2、换热管3、外壳4、进水管5和排水管6。所述支架I为金属框架构件,朝上一面为设有与外壳4底边止口配合的圆板,圆板由矩形支架I支承。在支架I朝上端面上安放立置的圆柱形导流桶2,配套的外壳4从上往下罩套导流桶2,两者端面止口配合处用螺栓连接,该连接结构为可拆卸的密封结构。导流桶2是本专利技术中的主体构件,其结构直接影响换热效率。为了改善热交换条件,导流桶2为有底的敞口容器,贯穿桶底的通孔与依托支架I的进水管5密封连接构成进水通道。处在导流桶2外壁之外的桶底设有通孔2.2与依托支架I的排水管6密封连接构成排水通道。如图1所示导流桶2壁上外缠绕向外展开的螺旋式肋片,肋片外轮廓与外壳4内孔间隙配合构成内置螺旋水道。导流桶2外壁上的螺旋水道轴向截面呈矩形开口槽,图2所示螺旋水道最高端设有贯穿桶壁的溢流孔2.1,螺旋水道最低端始于桶底上的通孔2.2处。所述换热管3如图2和图3所示顺导流桶2外壁上的肋条从下往上缠绕,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换热面积,换热管3由6根等长管组成管束,管束进口端由独管结构的接管3.1从桶底引出,管束出口端经管接头3.2汇集成一体,再由向内折弯的回流管3.3从桶底引出。本实施例中的接管3.1直径16mm,独管结构的回流管3.3直径19mm,两者口径尺寸差3mm,管径差有利于冷媒扩散而提高换热效率。图2所示制冷剂从接管3.1注入,经热交换后的制冷剂再从回流管3.3排出。另一方面是待加热的水从进水管5注入到导流桶2内腔中得到预加热,随着液位升高,预加热的水经溢流孔2.1流到导流桶2与外壳4之间的螺旋水道中,在重力作用下,水流从上往下顺序与换热管3直接作热交换,已加热的水流经导流桶2桶底上的通孔2.2从排水管6排出。本专利技术采用立式环道换热结构,占地省,热交换充分,换热效率高达95%以上,比现有技术广品的换热效率闻10%左在。另一方面,外壳4与导流桶2的结合面为可拆卸的密封结构,当应用一段时间后,换热元件表面必然附着水垢,随着水垢增多,换热效率必然相应下降。届时,用户通过拆卸外壳4将换热管3及螺旋水道全部外露,可做到无障碍除水垢,清垢彻底,易达到应有换热效率的预期。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下面通过不同实施例性能测试结果来说明技术效果。实施例性能测试表【权利要求】1.一种可拆卸立式换热器,它包括支架(I)、导流桶(2)、换热管(3)、外壳(4)、进水管(5)和排水管(6);所述支架(I)为框架构件,在支架(I)朝上端面上安放立置的圆柱形导流桶(2),配套的外壳(4)从上往下罩套导流桶(2),两者端面结合处用螺栓连接成可拆卸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桶(2)为有底的敞口容器,贯穿桶底的通孔与依托支架(O的进水管(5)密封连接构成进水通道,处在桶壁之外的桶底设有通孔(2.2)与依托支架(I)的排水管(6)密封连接构成排水通道;在导流桶(2)壁上外缠绕螺旋式肋片,肋片外轮廓与外壳(4)内孔间隙配合构成内置螺旋水道,螺旋水道最高端设有贯穿桶壁的溢流孔(2.1),螺旋水道最低端始于桶底上的通孔(2.2)处;所述换热管(3)顺导流桶(2)外壁上的肋条从下往上缠绕,其进口接管(3.1)从导流桶(2)的桶底引出,换热管(3)末端处在导流桶(2)顶端,经管接头(3.2)和向内折弯的回流管(3.3)从桶底引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立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导流桶(2)壁上外缠绕的螺旋式肋片向外展开,形成的螺旋水道轴向截面呈矩形开口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立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3)由2?20根等长管组成管束状,管束进口端接管(3.1)为独管,其口径为9.52?28mm,出口端回流管(3.3) 口径为 12.7 ?32mm。【文档编号】F25B39/00GK103438617SQ201310378378【公开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拆卸立式换热器,它包括支架(1)、导流桶(2)、换热管(3)、外壳(4)、进水管(5)和排水管(6);所述支架(1)为框架构件,在支架(1)朝上端面上安放立置的圆柱形导流桶(2),配套的外壳(4)从上往下罩套导流桶(2),两者端面结合处用螺栓连接成可拆卸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桶(2)为有底的敞口容器,贯穿桶底的通孔与依托支架(1)的进水管(5)密封连接构成进水通道,处在桶壁之外的桶底设有通孔(2.2)与依托支架(1)的排水管(6)密封连接构成排水通道;在导流桶(2)壁上外缠绕螺旋式肋片,肋片外轮廓与外壳(4)内孔间隙配合构成内置螺旋水道,螺旋水道最高端设有贯穿桶壁的溢流孔(2.1),螺旋水道最低端始于桶底上的通孔(2.2)处;所述换热管(3)顺导流桶(2)外壁上的肋条从下往上缠绕,其进口接管(3.1)从导流桶(2)的桶底引出,换热管(3)末端处在导流桶(2)顶端,经管接头(3.2)和向内折弯的回流管(3.3)从桶底引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姜堰市泰怡金属网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