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饮水机智能记忆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07834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05 06: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饮水机智能记忆插座。现有的饮水机的千“滚”水和循环加热保温模式的能耗严重。本发明专利技术插座外壳和电路板,电路板包括电源模块、单片机模块、光感模块、红外感应模块、电流检测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按键模块。插座外壳正上方开有多个通孔,用于电路板上PIR红外探头、光敏电阻和指示灯从通孔穿出,同时插座外壳正上方设置有按键开关。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学习掌握用户用水习惯(时间段),从而控制饮水机日常工作状态,彻底消除无效循环加热。同时附加光控模块,避免黑夜长时间循环加热;附加红外感应模块,弥补未能正确预测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饮水机智能记忆插座。现有的饮水机的千“滚”水和循环加热保温模式的能耗严重。本专利技术插座外壳和电路板,电路板包括电源模块、单片机模块、光感模块、红外感应模块、电流检测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按键模块。插座外壳正上方开有多个通孔,用于电路板上PIR红外探头、光敏电阻和指示灯从通孔穿出,同时插座外壳正上方设置有按键开关。本专利技术能学习掌握用户用水习惯(时间段),从而控制饮水机日常工作状态,彻底消除无效循环加热。同时附加光控模块,避免黑夜长时间循环加热;附加红外感应模块,弥补未能正确预测的情况。【专利说明】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饮水机智能记忆插座
本专利技术属于单片机控制
,涉及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饮水机智能记忆插座。
技术介绍
饮水机已成为办公室与家庭的必不可少的电器,但其在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的同时,也同样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最为常见的是饮水机的千“滚”水和循环加热保温模式的能耗问题。而在饮水机产品领域,其功能相对已经固定并且结构相对较为复杂,若在这类产品上进行高端技术的改进,其开发前景相对狭隘。因此我们把眼光转向插座,考虑是否可以对插座进行处理,解决饮水机这些弊端。在现有的插座产品中,仅仅通过红外感应或者光感从而在无人使用的情况下切断饮水机电源。而我们除了原有的光感和红外感应模块外,还通过单片机学习使用者的用水习惯,从而控制饮水机的加热时段,更加节能,并且彻底解决千“滚”水问题。且该插座本身低能,可实现节能目标。另外为应对临时情况,设计有智能和普通两种模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饮水机智能记忆插座,该插座能学习掌握用户用水习惯(时间段),从而控制饮水机日常工作状态,彻底消除无效循环加热。同时附加光控模块,避免黑夜长时间循环加热;附加红外感应模块,弥补未能正确预测的情况。本专利技术插座外壳和电路板,电路板包括电源模块、单片机模块、光感模块、红外感应模块、电流检测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按键模块。插座外壳正上方开有多个通孔,用于电路板上PIR红外探头、光敏电阻和指示灯从通孔穿出,同时插座外壳正上方设置有按键开关。电源模块包括全铜足功率变压器E1、第一普通二极管D1、第二普通二极管D2、第三普通二极管D3、第四普通二极管D4、三端稳压管、第一电解电容Cl、第二电容C2、第三电解电容C3、第四电容C4、火线接口 L以及零线接口 N。全铜足功率变压器EI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火线接口 L、零线接口 N相连接;第一普通二极管Dl和第三普通二极管D3的正极均接地;第一普通二极管Dl负极与第二普通二极管D2的正极、全铜足功率变压器EI的一个输出端相连接;第三普通二极管D3的负极与第四普通二极管D4的正极、全铜足功率变压器EI的另一个输出端相连接;第二普通二极管D2的负极与第四普通二极管D4的负极、第一电解电容Cl的正极、第二电容C2的一端、三端稳压管的输入端IN端相连接;第一电解电容Cl的负极、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三端稳压管的接地端GND端接地;三端稳压管的输出端OUT端与第三电解电容C3的正极、第四电容C4的一端相连接,第三电解电容C3的负极、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第二电容C2与三端稳压管的输入端IN端相连接的同时输出12V电压,三端稳压管的输出端OUT端同时输出稳压电源VDD。单片机模块包括单片机、发光二极管D5、第五电容C5、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排针。单片机的第一引脚与电流检测模块的第二十三电阻R23的一端相连接;第二引脚与继电器控制模块的第二十四电阻R24的一端相连接;第三引脚接地,第四引脚与5V电源VDD、第一电阻Rl的一端、第五电容C5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电阻Rl的另一端与排针的第二引脚相连接,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单片机的第五引脚、第六引脚分别与排针的第三引脚、第五引脚相连接;单片机的第七引脚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按键模块中按键开关S2的第一引脚、排针的第四引脚相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5V电源VDD相连接;单片机的第八引脚与红外感应模块中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相连接;单片机的第九引脚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相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5的负极相连接,发光二极管D5的正极与5V电源VDD相连接;第十引脚与光感模块中第五电阻R5的一端相连接;排针的第一引脚接地。光感模块包括第四光敏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第四光敏电阻R4的一端接5V电源VDD,另一端输出光感信号LIGHT SENSE的同时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相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红外感应模块包括PIR红外探头、红外热释电处理芯片、第六电解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三电容C13、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i^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PIR红外探头的D脚与5V电源VDD、红外热释电处理芯片的第十一引脚、第十一电阻Rll的一端、红外热释电处理芯片的第八引脚、红外热释电处理芯片的第一引脚、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相连接,第十一电阻Rll的另一端与红外热释电处理芯片的第九引脚相连接;PIR红外探头的S脚与红外热释电处理芯片的第十四引脚、第九电容C9的一端、第九电阻R9的一端相连接;PIR红外探头的G脚与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第十电容ClO的一端、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第^ 电容Cll的一端、第十二电容C12的一端、红外热释电处理芯片的第七引脚、第十三电容C13.的另一端相连接,同时接地;红外热释电处理芯片的第二引脚与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相连接;红外热释电处理芯片的第三引脚与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相连接,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与第十一电容Cll的另一端、红外热释电处理芯片的第四引脚相连接;红外热释电处理芯片的第六引脚与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相连接,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第十二电容C12的另一端、红外热释电处理芯片的第五引脚相连接;红外热释电处理芯片的第十引脚与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相连接;红外热释电处理芯片的第十二引脚与第七电阻R7的一端、第七电容C7的一端相连接,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同时与第六电阻R6的一端、红外热释电处理芯片的第十三引脚相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第六电解电容C6的正极相连接,第六电解电容C6的负极与第八电阻R8的一端、第八电容CS的一端、红外热释电处理芯片的第十六引脚相连接;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第八电容CS的另一端同时与第十电阻RlO的一端、红外热释电处理芯片的第十五引脚相连接,第十电阻RlO的另一端与第十电容ClO的另一端相连接。电流检测模块包含电流互感器transformer、运算放大器、第六稳压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电阻R20、第二i^一电阻R21、第二十二电阻R22、第二十三电阻R23、第十四电容C14、第十五电解电容C15、第十六电容C16。电流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饮水机智能记忆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座外壳和电路板,电路板包括电源模块、单片机模块、光感模块、红外感应模块、电流检测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按键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东孙晓奇俞蒙蒙余先波张赛赛毛珏魏来恩王程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