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健专利>正文

自检式双阀头调节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74775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0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阀门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自检式双阀头调节阀,包括阀座、阀头和壳体,在壳体内,阀头的外侧设置调节套,阀头设置在调节套内,阀头内部设置阀芯,阀杆在阀头上部的阀杆上设置圆盘形密封块,在壳固定连接在阀芯上部,体的上部外侧、阀杆伸出口处设置有环形密封件。在阀座的上部、与阀头接触的密封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在阀座侧部开有注料孔,注料孔与环形凹槽相连通;在阀头的底部设置有通孔,该通孔一端与阀座上的环形凹槽相通,另一端位于阀头与阀芯底部的接触面上,并与阀头上的环形槽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初始开启容易,开启省力,使用寿命长,密封效果好的特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门的
,具体地说是一种自检式双阀头调节阀
技术介绍
调节阀是用于调节介质的流量、压力和液位的阀门,是一种可调节的机械节流装置,通过控制阀门的开度,从而达到介质流量、压力和液位的调节的目的。当调节阀两侧的压差过大时,调节阀初始开启的输出力就需要很大,不易开启或耗费能量大,阀门零部件容易受损,减少阀门的使用寿命。另外,阀门使用一段时间后,阀头与阀座之间的密封面磨损会造成泄露,检修维护时,设备必须停机,影响用户使用,设备再次运行时耗费能源较大,提高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初始开启容易,开启省力,使用寿命长的自检式双阀头调节阀。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检式双阀头调节阀,包括阀座、阀头和壳体,壳体设置在阀座上部,阀头设置在阀座上方、壳体的内部,阀头上部的阀杆伸出壳体,阀杆上部与传动装置连接,其特征是:在壳体内,阀头的外侧设置调节套,调节套为圆管形,调节套上竖向设置条形的通 孔;阀头设置在调节套内,阀头外圆与调节套内孔相应,阀头为圆柱形的腔体,在腔壁上竖向设置长条形通孔,在阀头底板上开有圆形通流孔,阀头内部设置阀芯,阀杆固定连接在阀芯上部,沿阀芯圆周分布有齿,阀头内壁的相应位置分布有与齿匹配的凹槽,阀芯上的齿伸入阀头的凹槽内;在阀头上部的阀杆上设置圆盘形密封块,阀芯位于阀头内顶部时,密封块紧靠于壳体顶板下部,在壳体的上部外侧、阀杆伸出口处设置有环形密封件。由于本技术在阀头内部设置了阀芯,形成二级阀头的结构,传动装置通过阀杆先带动阀芯在阀头内移动,再由阀芯带动阀头上下移动,由于阀芯面积小,其受压面较小,只需较小的输出力便可开启阀芯,当阀芯移动至阀头的顶部时,流通介质即流体使阀头压差减小再带动阀头移动,初始力小,操作省力,阀门开启容易;在阀头外侧设计带通孔的调节套以及在阀头腔壁上设置通孔,均可以调节阀门开启后流体的流量,实现初始开启时流量小,流量随着阀芯及阀头的逐步开启而逐渐增大,避免了传统阀门初始开启时流量过大,造成阀门内部零部件易受损及流量不稳的现象,从而提高阀门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还设计了:在阀座的上部、与阀头接触的密封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在阀座侧部开有注料孔,该注料孔的端部设置有丝堵,注料孔的另一端与环形凹槽相连通;在阀头内侧底部、与阀芯的密封面上也设置有环形凹槽,在阀头的底部设置有通孔,该通孔一端位于阀头与阀座接触的密封面上,并且与阀座上的环形凹槽相通,另一端与阀头和阀芯密封面上的环形凹槽相通。本技术中,阀杆上的密封块,其上表面为锥形或圆弧形,壳体的顶部、阀杆伸出口处内侧设置有与密封块上表面相应的凹面;阀杆伸出口外侧的密封件为密封盘根。本技术中,在阀座的环形凹槽内部设置环形的替换块,替换块尺寸与环形凹槽尺寸相应,在替换块的上部也设置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下部设置有通孔,该通孔与阀座上的注料孔相连通。本技术中,在阀芯的底部设置有环形凸块,在阀头的底板上、沿通流孔上部设置环形凸台,在阀头底板的下部、通流孔的外侧设置导流网,导流网呈圆管状,在导流网的管壁上分布设置有通孔。由于本技术在阀座上部的密封面上设计了环形凹槽,在阀座的侧部设置有注料孔与凹槽连通,当阀门泄漏时,可通过注料孔注入研磨料至环形凹槽内并到达密封面处,转动阀头进行研磨,便可修复密封面,当关闭阀门后泄漏时,可以通过注料孔注入密封胶进行堵漏;在阀头的底部设置有通孔,通孔与阀座上的环形凹槽相通,这样研磨料或密封胶还可进入阀头与阀芯底部之间,也可以实现对二者的注胶堵漏;本技术在阀座的环形凹槽内设置替换块可方便替换磨损严重的环形凹槽部分,无需更换整个阀座,节省材料;本技术在阀杆上的密封块,在阀杆伸出口外侧设置密封件,有效提高阀杆与壳体之间的密封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包括阀座1、阀头2和壳体3,壳体3设置在阀座I上部,阀头2设置在阀座I上方、壳体3的内部,阀头2上部的阀杆4伸出壳体3,阀杆4上部与传动装置连接,在壳体3内,阀头2的外侧设置调节套5,调节套5为圆管形,调节套5上竖向设置条形的通孔,调节套5高度与壳内腔高度一致。阀头2设置在调节套5内,阀头2外圆与调节套5内孔相应,阀头2可沿调节套5内壁上下移动形成活塞式结构。阀头2为圆柱形的腔体,在腔壁上竖向设置长条形通孔,在阀头2底板上开有圆形通流孔13,阀头2内部设置阀芯6,阀杆4固定连接在阀芯6上部,沿阀芯6圆周分布有齿,阀头2内壁的相应位置分布有与齿匹配的凹槽,阀芯6上的齿伸入阀头2的凹槽内,阀芯6可沿阀头2内壁上下移动,也形成活塞式结构。在阀头2上部的阀杆4上设置圆盘形密封块7,阀盘位于阀头2内顶部时,密封块7紧靠于壳体3顶板下部,在壳体3的上部外侧、阀杆4伸出口处设置有环形密封件8。本实施例中的密封件8为密封盘根,在阀杆4上的密封块7其上表面为圆弧形,壳体3的顶部、阀杆4伸出口处内侧设置有与密封块7上表面相应的圆弧形凹面。以本技术的调节阀安装在设备压力水管与排水管之间为例说明工作过程。需要开启阀门时,由传动装置通过阀杆4先带动阀芯6向上移动,压力水管内的水经阀头壁上的长条形通孔和阀 头2底部的通流孔13流向排水管,此时由于阀芯6面积较小,阀芯6受压面积小,提升容易,所需要的初始力小,开启容易,并适当缓解了压力水管内的压力。当阀芯6移动到阀头2顶部时,由阀芯6带动阀头2 —起向上移动,压力水管内的水经调节套5上的条形孔流向排水管。阀头2初开启时流量较小,随着阀头2的向上移动流量逐渐增大,避免了传统阀门初始开启时流量过大,造成阀门内部零部件易受损及调节不稳的现象,从而提高阀门的使用寿命。当阀门完全打开时,阀杆4上的密封块7紧靠于壳体3顶部,通常阀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阀杆4上下移动时与壳体3之间的磨损,壳体3上阀杆4的伸出开口处容易泄漏,利用密封块7对开口上部进行密封,利用密封块7对下部进行密封,有效提高密封效果。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除了包括实施例1中全部的技术方案外,还包括以下技术方案:在阀座I的上部、与阀头2接触的密封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在阀座I侧部开有注料孔10,该注料孔10的端部设置有丝堵,注料孔10的另一端与环形凹槽相连通,设置丝堵可以防止介质泄漏,当需要向注料孔10内注入研磨料或密封胶时,再把丝堵拆下。在阀头2内侧底部、与阀芯6的密封面上也设置有环形凹槽,即在阀座I上设置一个环形凹槽,在阀头2内也设置有一个环形凹槽。在阀头2的底部设置有通孔,该通孔一端位于阀头2与阀座I接触的密封面上,并且与阀座I上的环形凹槽相通,另一端与阀头2和阀芯6密封面上的环形凹槽相通。本实施例中,在阀座I的环形凹槽内部设置环形的替换块11,替换块11尺寸与环形凹槽尺寸相应,在替换块11的上部也设置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下部设置有通孔,该通孔与阀座I上的注料孔10相连通。本实施例中,在阀芯6的底部设置有环形凸块,在阀头2的底板上、沿通流孔13上部设置环形凸台,,所述的阀头2上的环形凹槽设置在凸台上,阀芯6关闭时,所述的凸块与凸台的接触面为密封面。设计凸块和凸台为了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检式双阀头调节阀,包括阀座、阀头和壳体,壳体设置在阀座上部,阀头设置在阀座上方、壳体的内部,阀头上部的阀杆伸出壳体,阀杆上部与传动装置连接,其特征是:在壳体内,阀头的外侧设置调节套,调节套为圆管形,调节套上竖向设置条形的通孔;阀头设置在调节套内,阀头外圆与调节套内孔相应,阀头为圆柱形的腔体,在腔壁上竖向设置长条形通孔,在阀头底板上开有圆形通流孔,阀头内部设置阀芯,阀杆固定连接在阀芯上部,沿阀芯圆周分布有齿,阀头内壁的相应位置分布有与齿匹配的凹槽,阀芯上的齿伸入阀头的凹槽内;在阀头上部的阀杆上设置圆盘形密封块,阀芯位于阀头内顶部时,密封块紧靠于壳体顶板下部,在壳体的上部外侧、阀杆伸出口处设置有环形密封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健
申请(专利权)人:潘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