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心脏除颤器中实现高压放电的扩展型H桥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67213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0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电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心脏除颤器中实现高压放电的扩展型H桥电路。该电路由至少一只储能电容器、一只电感线圈、一只电流传感器和多只控制开关构成,其中,多只控制开关互联构成带有三个竖臂桥路和两个横臂桥路的扩展型H桥电路开关,控制开关按照预定的时序形成高压放电电路,经由除颤电极向患者输出双相锯齿波的脉冲形式的双相脉冲除颤电流,达到终止体内心室纤维颤动,实施对患者及时抢救。本实用可降低对放电桥路的高压特性要求和节约器件成本;同时可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精确控制的除颤电能,有利于提高心脏电击除颤的成功率,降低高压除颤时的心肌损伤。(*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用于心脏除颤器中实现高压放电的扩展型H桥电路
本技术属于医疗电子
,具体涉及一种心脏除颤的高压放电电路,尤其涉及用于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中的实现高压放电的扩展型H桥电路。
技术介绍
心脏猝死(S⑶)是在临床症状出现I小时内迅即发生的非预期型循环虚脱及至心脏停搏,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美国健康统计中心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所有心血管病死亡中超过50%者为S⑶,每年我国的S⑶总数在54.4万例以上;同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S⑶的发生有上升趋势。其中,80%的S⑶归因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VF,简称室颤)。由于室颤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常无预兆,发作时心室的电活动失去同步性,心脏泵血功 能丧失,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转复心律,数分钟之内将导致猝死。而这其中超过90%的室颤患者的发病地点是在医院外,往往无法及时获得救治。所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终止室颤、恢复正常心脏节律、恢复血流动力学稳定,是避免和有效防止S⑶发生的首要任务。目前,临床上唯一一种可有效终止心肌纤颤的方法是电击除颤(ED,简称除颤),即对心脏进行高压强电击,使心肌细胞重新极化,回到各自的激动状态,重新开始正常跳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出现使医院外早期除颤成为可能,而且其“自动识别、自动分析、自动除颤”的智能特性让电击除颤操作变得简单易行,非专业民众亦可就地取用及时地对S⑶患者实施除颤抢救,缩短抢救时间,提高S⑶的抢救生存率。除颤器所释放的电流应是能够终止室颤的最低能量,一般成人的电击除颤的阈值电流为10 25安培,能量为50 300焦耳。能量过大或电流过高不但会导致心肌损伤和皮肤灼伤,而且会对缺血性心脏等器质性心脏损害更大。除颤器输出的电能最终是通过一定放电波形释放到患者身上。因此,为了减少心肌损伤和除颤过量的副作用,国内外学者对除颤放电方法及波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曾经和正在使用的一些放电波形包括:单相阻尼正弦波、单相指数截尾波、双相指数截尾波、窄脉冲阵列双相指数截尾波等等。实验研究证实,双相波除颤时心肌所需的电势梯度平均值仅为单相波的1/2,所需除颤能量相应的也由单相直流除颤时的360焦耳大幅度降低到200焦耳。由此可见,同等施加同等除颤能量时,双相波的成功率远高于单相波。目前,医学界对于除颤技术的电生理机制尚未有公认的结论,市场上的除颤器或AED多为指数衰减型的双相除颤波,力求在保证较高的心肌细胞同步除颤成功率的同时,尽可能以最小的放电能量实现对心脏最少的损伤。一般人体的胸阻抗在20 150欧姆左右,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现有的除颤器通常根据测量到的胸阻抗大小,改变双相除颤波的放电起始电压幅度或者放电波形宽度,达到放电能量自适应调节和控制。中国专利200510120801.2A “除颤双相波的波形产生方法”所述的除颤放电方法,其波形参数包括固定的脉冲周期和可调的放电起始电压。中国专利200580047116.A “具有在形成治疗双相波形中使用的离散感测脉冲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该感测脉冲用于在释放除颤波形之前确定患者的胸阻抗等特定参数,并基于此参数调整放电波形。中国专利200710046179.4A“用窄脉冲实现低能量除颤的方法及装置”是当除颤的放电波形为双相指数截尾指数波时,每次点击的脉宽在0.5ms 4ms之间可调。中国专利200910061191.1“智能中频双向方波除颤方法”用5KHz的中频恒定电流检测胸阻抗,并相应调节放电波形参数,对患者发出5KHz中频的双相除颤丛状脉冲方波。美国专利US6, 671,546和专利US6,493,580公开的一种类似的更高频率的多脉冲双相波技术,将第一相除颤脉冲和第二相除颤脉冲的周期固定,双相波形分割为多个窄脉冲波形构成。以上专利及虽然都采用了双相除颤波,但是正相和反相实质是只有一个波,呈高压指数衰减下降形式。其主要不足在于:(1)指数波的尖峰部分过道超过除颤阈值,既浪费能量又容易产生过强刺激对心肌产生损伤;(2)能量控制偏差较大,除颤器释放的能量根据胸阻抗调整,较难实现个体化精确控制,特别是阻抗特别高或者特别低的患者;(3)指数波的尖峰部分,要求更高起始电压的电容储能器和更高耐压要求的除颤输出级,增加了除颤器设备的设计复杂度和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一种能产生双相锯齿放电波形的扩展型H桥电路,用于心脏除颤器设备;该电路可针对不同的患者,提供更加个体化精确控制的除颤电能,同时获得比储能电容器源电压更高的放电输出电压,降低对放电桥路的高压特性要求和节约器件成本。本技术提供的产生双相锯齿放电波形的扩展型H桥电路,作为除颤器输出级,具体构成如下:由至少一只储能电容器、一只电感线圈、一只电流传感器和多只控制开关构成,其中,控制开关互联构成带有三个竖臂桥路和两个横臂桥路的扩展型H桥电路开关,控制开关按照预定的时序形成高压放电电路,经由除颤电极向患者输出双相脉冲的除颤电流;其中:所述的除颤器输出级中,通过控制扩展型H桥电路开关的组合方式,可构成至少一个包括储能电容器与电·感线圈的电感储能桥路回路;·所述的除颤器输出级中,通过控制扩展型H桥电路开关的组合方式,可构成至少一个包括储能电容器与患者相连的患者放电桥路回路;所述的除颤器输出级中,通过控制扩展型H桥电路开关的组合方式,可构成至少一个包括电感线圈、储能电容器和患者相连的患者放电桥路回路;所述的除颤器输出级中,所述电流传感器置于患者放电桥路回路或者电感储能桥路回路中,在放电过程中实时感测该回路电流的幅度。利用上述扩展型H桥路构成的除颤器输出级,可用于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中产生双相锯齿放电波形,即通过包含一个带电感线圈的扩展型H桥路除颤器输出级,以预先设定的一系列桥路开关组合及控制策略,可将储能电各器中的电能和电感线圈中感应电能以合并地(或者单独地)方式,经由除颤电极以锯齿细波叠加在双相矩形波上的脉冲形式在患者身上进行一次快速地高压电击放电,以此达到终止体内心室纤维颤动、降低高压除颤对心肌的损伤,实现对患者及时抢救的目的;其中,除颤放电电压可高于储能电容器的输出源电压,除颤电能的输出控制根据患者个体化差异获得更加精确控制。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出现可电击心律并建议除颤放电后,完成储能电容器的充电准备,并设定放电电流参数,包括放电电流幅度的参考区间值、正相锯齿波总数和反相锯齿波总数;第二步,控制H桥电路开关的组合方式,构成所述的正相电感桥路储能,由储能电容器向电感线圈进行放电储能,由此流经电感线圈的电流幅度亦逐步升高,并实时反馈到同一桥路的电流传感器上;第三步,当该电流传感器上的电流升高到预设参考区间的上限时,控制H桥电路开关组合方式(断开正相电感储能桥路,并连通正相患者放电桥路),由感应的电感线圈的电能和储能电容器合并同时对患者进行除颤放电,并实时反馈到该桥路的电流传感器上;第四步,当该电流传感器上的放电电流降低到预设参考区间的下限时,控制H桥电路开关的组合方式(断开正相患者放电桥路,并连通正相电感储能桥路),同时增加一个锯齿波计数,并与预设的正相锯齿波总数比较,如不足,则重复第二步 第四步;第五步,完成正相锯齿脉冲放电后,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心脏除颤器中实现高压放电的扩展型H桥电路,作为除颤器输出级,其特征在于:由至少一只储能电容器、至少一只电感线圈、至少一只电流传感器和多只控制开关构成,其中,控制开关互联构成带有三个竖臂桥路和两个横臂桥路的扩展型H桥电路开关,控制开关按照预定的时序形成高压放电电路,经由除颤电极向患者输出双相脉冲的除颤电流;其中:所述的除颤器输出级中,通过控制扩展型H桥电路开关的组合方式,可构成至少一个包括储能电容器与电感线圈的电感储能桥路回路;所述的除颤器输出级中,通过控制扩展型H桥电路开关的组合方式,可构成至少一个包括储能电容器与患者相连的患者放电桥路回路;所述的除颤器输出级中,通过控制扩展型H桥电路开关的组合方式,可构成至少一个包括电感线圈、储能电容器和患者相连的患者放电桥路回路;所述的除颤器输出级中,所述电流传感器置于患者放电桥路回路或者电感储能桥路回路中,在放电过程中实时感测该回路电流的幅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大坤王旭
申请(专利权)人:久心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