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膜片的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32254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4 2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光学膜片的固定结构。第一光学膜片具有第一热膨胀系数并配置有第一耳部(121),此第一耳部接合于边框(111)的第一固定部(150)并形成第一间隙;第二光学膜片具有第二热膨胀系数并配置有第二耳部(131),此第二耳部接合于边框的第二固定部(160)并形成第二间隙;第三光学膜片具有第三热膨胀系数并配置有第三耳部(141),此第三耳部接合于边框的第三固定部(170)并形成第三间隙。第一间隙、第二间隙与第三间隙分别是根据第一热膨胀系数、第二热膨胀系数与第三热膨胀系数所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膜片的固定结构,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适用于背光模块的光学膜片的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时至今日,液晶显示器已替代传统的阴极射线显像管显示器,成为市场主流。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方式属于非主动式发光,因此液晶显示器需在显示面板背面装设可提供光源的主动式发光组件,即为背光模块。背光模块具有发光源,此发光源一般采用冷阴极荧光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 CCFL)或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为了使显示面板所呈现的影像均匀且清晰,发光源产生的光线进入显示面板时能否平均分布具有关键的影响,因此背光模块需将发光源的光线通过反射与折射等方式进行混合扩散,使光线能平均分布于显示面板。为此,背光模块一般会采用反射片、导光板与光学膜片的组合来达到上述目的。其中较佳的实施方式会采用各具有不同功效的复数个光学膜片,使光线的混合扩散能更为均匀,这些光学膜片比如为棱镜片、扩散膜片、增光片、偏光片以及反射式增亮膜。这些光学膜片的侧边配置有耳部,其位置相应于背光模块的边框的固定部,这些耳部迭合后形成卡合口,此卡合口与固定部接合,使得这些光学膜片接合于边框。并且,考虑到光学膜片会热胀冷缩,因此卡合口与固定部之间会留有间隙。问题在于,不同的光学膜片具有不同的热膨胀系数(th 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当温度产生变化,其热胀冷缩的程度也各有不同,可能导致翅曲(waving)或云纹(mura)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学膜片的固定结构,其针对具有不同热膨胀系数的光学膜片,配置有相应的耳部与固定部,以适应各光学膜片因为温度变化而产生的热胀冷缩。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光学膜片的固定结构,其适用于一背光模块,光学膜片的固定结构包括一第一耳部、一第二耳部与一背板。第一耳部延伸设置于一第一光学膜片的侧边,第一光学膜片具有一第一热膨胀系数;第二耳部延伸设置于一第二光学膜片的侧边,第二光学膜片具有一第二热膨胀系数。背板具有一底板与一边框,边框分别配置有相应于第一耳部与第二耳部的一第一固定部与一第二固定部,边框与底板共同形成有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用以容置第一光学膜片与第二光学膜片。第一光学膜片放置于底板上且第一耳部接合于第一固定部,第一耳部与第一固定部之间形成有一第一间隙,第一间隙相应于第一热膨胀系数。第二光学膜片放置于第一光学膜片上且第二耳部接合于第二固定部,第二耳部与第二固定部之间形成有一第二间隙,第二间隙相应于第二热膨胀系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膜片的固定结构还包括一第三耳部,第三耳部延伸设置于一第三光学膜片的侧边,第三光学膜片具有一第三热膨胀系数。边框配置有相应于第三耳部的一第三固定部。第三光学膜片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且第三耳部接合于第三固定部,第三耳部与第三固定部之间形成有一第三间隙,第三间隙相应于第三热膨胀系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耳部、第二耳部与第三耳部为凸伸于所述侧边的凹字型结构,且分别具有一第一卡合口、一第二卡合口与一第三卡合口。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与第三固定部分别具有一第一卡合片、一第二卡合片与一第三卡合片。第一卡合片、第二卡合片与第三卡合片分别接合于第一卡合口、第二卡合口与第三卡合口。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耳部、第二耳部与第三耳部为凸伸于所述侧边的回字型结构,且分别具有一第一卡合口、一第二卡合口与一第三卡合口。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与第三固定部分别具有一第一卡合片、一第二卡合片与一第三卡合片。第一卡合片、第二卡合片与第三卡合片分别接合于第一卡合口、第二卡合口与第三卡合口。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学膜片、第二光学膜片与第三光学膜片之间配置有双面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学膜片为棱镜片、扩散膜片、增光片、偏光片及反射式增亮膜之中的任一或任意组合;所述第二光学膜片为棱镜片、扩散膜片、增光片、偏光片及反射式增亮膜之中的任一或任意组合;所述第三光学膜片为棱镜片、扩散膜片、增光片、偏光片及反射式增亮膜之中的任一或任意组合。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耳部、第二耳部与第三耳部分别位于第一光学膜片、第二光学膜片与第三光学膜片的左、右侧边。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耳部、第二耳部与第三耳部分别位于第一光学膜片、第二光学膜片与第三光学膜片的上、下侧边;或是,第一耳部、第二耳部与第三耳部分别位于第一光学膜片、第二光学膜片与第三光学膜片的上、下、左与右侧边。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中 ,所述背光模块还包括反射片、导光板与光源模块,反射片配置于底板上,导光板配置于反射片与第一光学膜片之间,光源模块配置于导光板的侧边。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一种光学膜片的固定结构,使具有不同热膨胀系数的光学膜片分别接合于相应的固定部,以避免因为热胀冷缩而导致翘曲与云纹现象。为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易理解,下文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光学膜片的固定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光学膜片的耳部与固定部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二光学膜片的耳部与固定部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三光学膜片的耳部与固定部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光学膜片的固定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光学膜片的耳部与固定部的局部放大图。标识说明 100:背光模块110:背板 111、211:边框 112:底板 120.220:第一光学膜片 121.221:第一耳部 122.222:第一^^合口 130:第二光学膜片 131:第二耳部 132:第二卡合口 140:第三光学膜片 141:第三耳部 142:第三卡合口 150、250■ 第一固定部 151、251■ 第 ^合片 160:第二固定部 161:第二卡合片 170:第三固定部 171:第三卡合片 180:前框 191:导光板 192:反射片。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同时参阅图1、图2、图3与图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光学膜片的固定结构的示意图;图2、图3及图4分别为图1所示光学膜片的固定结构的a部位、b部位及c部位的局部放大图。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光学膜片的固定结构,适用于背光模块100,所述光学膜片的固定结构包括第一耳部121、第二耳部131、第三耳部141与背板110。第一耳部121延伸设置于第一光学膜片120的侧边,第一光学膜片120具有第一热膨胀系数,第二耳部131延伸设置于第二光学膜片130的侧边,第二光学膜片130具有第二热膨胀系数,第三耳部141延伸设置于第三光学膜片140的侧边,第三光学膜片140具有第三热膨胀系数。所述第一热膨胀系数、第二热膨胀系数与第三热膨胀系数三者皆不相同,因此当温度产生变化时,第一光学膜片120、第二光学膜片130与第三光学膜片140所产生热胀冷缩的程度也不相同,因此分别配置有相应的耳部与固定部。背板110具有底板112与边框111,边框111分别配置有相应于第一耳部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膜片的固定结构,适用于一背光模块(100),其中,该光学膜片的固定结构包括: 一第一耳部(121、221),该第一耳部延伸设置于一第一光学膜片(120、220)的侧边,该第一光学膜片具有一第一热膨胀系数; 一第二耳部(131),该第二耳部延伸设置于一第二光学膜片(130)的侧边,该第二光学膜片具有一第二热膨胀系数; 一背板(110),该背板具有一底板(112)与一边框(111、211),该边框分别配置有相应于该第一耳部与该第二耳部的一第一固定部(150、250)与一第二固定部(160),该边框与该底板共同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用以容置该第一光学膜片与该第二光学膜片,该第一光学膜片放置于该底板上且该第一耳部接合于该第一固定部,该第一耳部与该第一固定部之间形成有一第一间隙,该第一间隙相应于该第一热膨胀系数;该第二光学膜片放置于该第一光学膜片上且该第二耳部接合于该第二固定部,该第二耳部与该第二固定部之间形成有一第二间隙,该第二间隙相应于该第二热膨胀系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湶林心薇
申请(专利权)人:冠捷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