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归杏花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生产轧制过程中的切头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14307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9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轧制过程中的切头剪,包括上剪臂、下剪臂,所述上剪臂内孔通过至少两组涨紧套固定在上机轴上;所述下剪臂内孔通过键固定在下机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变了上下剪臂与机轴之间的连接方式,下剪臂内孔与下机轴采用键连接,消除了下剪臂与机轴之间产生角度位移的可能性;上剪臂内孔与上机轴之间安装2个涨紧套使涨紧力增大了1倍,其远大于剪切力矩,解决了因剪切力矩过大而造成上剪臂与上机轴之间出现角度位移的问题,保证了飞剪的长周期稳定运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冶金、轧钢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轧制过程中的切头剪
技术介绍
轧机是实现金属轧制过程的设备,现代化棒线材生产线在每个轧机机组后设有飞剪,由启停式切头剪、碎断剪组成,用于切头、切尾和事故碎断等,切头剪上下剪臂内孔与上下机轴均由一个涨紧套固定,运行一段时间后,剪臂内孔中的涨紧套与机轴之间产生磨损而导致涨紧力不够,上下剪臂在剪切力矩作用下产生角度位移,致使剪刃顶隙和侧隙增大,切头时剪切不断,因此,发生剪臂缠钢事故或精轧机进口堆钢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避免因剪臂角度时常出现位移而产生堆钢的用于生产轧制过程中的切头剪。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生产轧制过程中的切头剪,包括上剪臂、下剪臂,所述上剪臂内孔通过至少两组涨紧套固定在上机轴上;所述下剪臂内孔通过键固定在下机轴上。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用于生产轧制过程中的切头剪,改变了上下剪臂与机轴之间的连接方式,下剪臂内孔与下机轴采用键连接,消除了下剪臂与机轴之间产生角度位移的可能性;上剪臂内孔与 上机轴之间安装2个涨紧套使涨紧力增大了 I倍,其远大于剪切力矩,解决了因剪切力矩过大而造成上剪臂与上机轴之间出现角度位移的问题,保证了飞剪的长周期稳定运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生产轧制过程中的切头剪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上剪臂;2、下剪臂;3、涨紧套;4、上机轴;5、键;6、下机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轧制过程中的切头剪,包括上剪臂、下剪臂,所述上剪臂内孔通过至少两组涨紧套固定在上机轴上;所述下剪臂内孔通过键固定在下机轴上。以上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权利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生产轧制过程中的切头剪,包括上剪臂、下剪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剪臂内孔通过至少两组涨紧套固 定在上机轴上;所述下剪臂内孔通过键固定在下机轴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轧制过程中的切头剪,包括上剪臂、下剪臂,所述上剪臂内孔通过至少两组涨紧套固定在上机轴上;所述下剪臂内孔通过键固定在下机轴上。本技术改变了上下剪臂与机轴之间的连接方式,下剪臂内孔与下机轴采用键连接,消除了下剪臂与机轴之间产生角度位移的可能性;上剪臂内孔与上机轴之间安装2个涨紧套使涨紧力增大了1倍,其远大于剪切力矩,解决了因剪切力矩过大而造成上剪臂与上机轴之间出现角度位移的问题,保证了飞剪的长周期稳定运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文档编号B21B15/00GK203108933SQ20122069868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8日专利技术者归杏花 申请人:归杏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生产轧制过程中的切头剪,包括上剪臂、下剪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剪臂内孔通过至少两组涨紧套固定在上机轴上;所述下剪臂内孔通过键固定在下机轴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归杏花
申请(专利权)人:归杏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