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99178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2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缆结构,尤指一种应用于差动讯号(DS,Differentialsignaling)介面的线缆,其包括有复数芯线,包覆于复数芯线外部的至少一金属层及包覆于金属层外部的一绝缘层,其中金属层是以自动化加工方式包覆于复数芯线外部,使金属层可依所需的厚度均匀将复数芯线包覆;藉此达到可精准控制并稳定线缆的特性阻抗,以及稳定线缆屏蔽电磁干扰(EMI)效果,同时避免使用传统导电布对复数芯线进行包覆,所面临导电布其成本较高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缆结构
技术介绍
—般电讯线缆于传输电讯电流时,由于信号发射端与接收端不会拥有相同的电位,使两端的设备存在一电位差而形成杂讯电压,该杂讯电压会朝向信号线绝缘层之外排挤,即直接穿透绝缘层外侧,与周遭电路的讯号产生电磁互感的干扰作用,如此将会影响整体线路的传输信号品质,即所谓的电磁干扰(EMI),因此如何排除电磁干扰乃成为现今电讯线缆传输品质所必需要面临的课题。目前降低设备电磁干扰(EMI)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是使用差动传输方式,其中低电压差动信号(LVDS, 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的传输方式,由于具有低电源电压需求的优势,因此产生相对更快速、稳定的信号,然而依据ANS1-YUA-EIA-644-1995定义的LVDS介面标准,是针对应用LVDS讯号传输系统所使用的讯号传输线,必须使用特性阻抗(ZO)为100Ω ±5%的讯号传输线,才能与液晶显示介面和系统主机板介面的电路阻抗(Z)相匹配,以降低电磁干扰(EMI)和减少杂讯(noise)干扰;否则,液晶显示器介面和系统主机板介面的间的讯号传输,将会产生信号反射和杂讯(noise)干扰,以及造成信号损失,变形和失真。而常用的线缆 A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是有复数芯线Al及导电布A2所组成,其是以人工方式先将复数芯线Al依序排列于导电布A2,再以导电布A2将排列好的复数芯线Al进行包覆,以借由导电布A2屏蔽芯线Al所产生的电磁干扰(EMI),同时可利用导电布A2厚度多寡来调整缆线A的特性阻抗(ZO);惟,以人工方式对缆线A进行加工,不仅会降低生产效益,更会增加人力所需的成本,同时人工包覆过程,会因导电布A2包覆复数芯线Al松紧度不同,以及导电布A2缠绕复数芯线Al的厚度不同,皆会影响每一缆线A的屏蔽电磁干扰(EMI)及特性阻抗(ZO)无法相同(稳定),造成线缆A的良率降低;此外,又加上导电布A2所需的成本往往较高,致使增加线缆A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结构,主要可精准控制并稳定线缆的特性阻抗,以及稳定线缆屏蔽电磁干扰(EMI)效果,同时避免使用传统导电布对复数芯线进行包覆,所面临导电布其成本较高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缆结构,包括复数芯线;至少一金属层是以自动化加工方式包覆于复数芯线外部;一绝缘层,是包覆于金属层外部。所述的金属层的材料可为铝。所述的金属层的材料可为铜。所述的金属层的材料可为导电物质铝。所述的芯线可为复数对绞线。所述的芯线可为单条电子线。所述的对绞线可为无遮蔽对绞线。所述的对绞线可加上地线再依序包覆金属层及绝缘层所组成。所述的对绞线可依序包覆金属层及绝缘层所组成。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采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该线缆结构包括有复数芯线,包覆于复数芯线外部的至少一金属层及包覆于金属层外部的一绝缘层,其中金属层是以自动化加工方式包覆于复数芯线外部,使金属层可依所需的厚度均匀将复数芯线包覆;借此达到可精准控制并稳定线缆的特性阻抗,以及稳定线缆屏蔽电磁干扰(EMI)效果,达到线缆应用于显示板时,能与显示面板的电路阻抗(Z)相匹配。附图说明图1常用的线缆结构;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3所示,本技术提出一种线缆结构,尤指一种应用于差动讯号(DS, Differential Signaling)介面的线缆I,而线缆I包括有复数芯线11,至少一金属层12以及一绝缘层13,其中,复数芯线11用于传送正极讯号及负极讯号,而芯线11是可包括复数对绞线或是单条电子线,另外复数对绞线是可为无遮蔽对绞线、由对绞线加上地线再依序包覆金属层以绝缘层所组成、由对绞线依序包覆金属层及绝缘层所组成。金属层12是以自动化加工方式包覆于复数芯线11外部,使金属层12可依所需的预设厚度(即依所需要的特性阻抗),透过由电脑控制的自动化加工设备,将金属层12均匀、精准包覆于复数芯线11外部。绝缘层13是包覆于金属层12外部。如此,透过由电脑控制的自动化加工设备将金属层12对整体复数芯线11进行缠绕包覆,藉以达到提升线缆I的生产效益并可节省人力成本,同时可将金属层12均匀包覆于复数芯线11外部,使金属层12包覆复数芯线11的松紧度均可相同,以及可将金属层12依所需的预设厚度(即缠绕圈数)对复数芯线11进行缠绕包覆,而可精准控制并稳定每一线缆I的屏蔽电磁干扰(EMI)效果及特性阻抗(ZO)达到线缆I应用于显示面板是,能与显示面板的电路阻抗(Z)相匹配。再者,金属层12的材质可为铝、铜或其他导电物质,以利用金属层12达到降低线缆I所产生的电磁干扰(EMI),以避免使用传统导电布所面临其成本较高的问题;此外,差动讯号界面的规格可为USB、IEEE1394、RS486、RS422等其它形式。故,本技术的技术特征是利用由电脑控制的自动化加工设备将金属层12对整体复数芯线11进行缠绕包覆,使金属层12可依所需的厚度均匀将复数芯线11包覆,藉此达到可精准控制并稳定线缆I的特性阻抗,以及稳定线缆I屏蔽电磁干扰(EMI)效果。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的内。`权利要求1.一种线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复数芯线;至少一金属层是以自动化加工方式包覆于复数芯线外部;一绝缘层,是包覆于金属层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层的材料可为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层的材料可为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层的材料可为导电物质招。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线可为复数对绞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线可为单条电子线。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线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绞线可为无遮蔽对绞线。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线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绞线可加上地线再依序包覆金属层及绝缘层所组成。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线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绞线可依序包覆金属层及 绝缘层所组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线缆结构,尤指一种应用于差动讯号(DS,Differentialsignaling)介面的线缆,其包括有复数芯线,包覆于复数芯线外部的至少一金属层及包覆于金属层外部的一绝缘层,其中金属层是以自动化加工方式包覆于复数芯线外部,使金属层可依所需的厚度均匀将复数芯线包覆;藉此达到可精准控制并稳定线缆的特性阻抗,以及稳定线缆屏蔽电磁干扰(EMI)效果,同时避免使用传统导电布对复数芯线进行包覆,所面临导电布其成本较高的问题。文档编号H01B13/26GK203102933SQ201220634759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7日专利技术者柳玉军 申请人:鸿琦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复数芯线;至少一金属层是以自动化加工方式包覆于复数芯线外部;一绝缘层,是包覆于金属层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玉军
申请(专利权)人:鸿琦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