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更换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97156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9 00:52
可更换镜头包括:镜头侧固定架部,用于安装相机机身并具有固定架中心点,相机机身具有设于相机机身的机身侧固定架部附近的12个机身侧连接端子;保持部,相对于固定架中心点圆弧状地配置有分别与12个机身侧连接端子连接并具有与机身侧连接端子接触的接触部的12个镜头侧连接端子、以及具有接触部的至少1个镜头侧预备端子;光学系统,包含能够驱动的被驱动部件;和驱动部,驱动被驱动部件。镜头侧预备端子的相应接触部和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相对于固定架中心点所成的内角,比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和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相对于固定架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更换镜头
技术介绍
已知有在相机机身和可更换镜头之间进行电气通信的相机系统。例如在日本国特开平7-234432号公报中记载了具有用于与相机机身及适配器(例如中间环、后焦点转换器)进行通信的端子组的可更换镜头。该端子组圆弧状地排列配置,在其一端相邻地配置有用于从相机机身向可更换镜头及适配器供给电源的端子组。
技术实现思路
上述公报所述的可更换镜头存在无法顺畅地进行可更换镜头的安装的问题。本技术的第I方式的可更换镜头包括:镜头侧固定架部,用于安装相机机身并具有固定架中心点,所述相机机身具有设于相机机身的机身侧固定架部附近的12个机身侧连接端子;保持部,相对于上述固定架中心点圆弧状地配置有分别与上述12个机身侧连接端子连接并分别具有与上述机身侧连接端子接触的接触部的12个镜头侧连接端子、以及具有接触部的至少I个镜头侧预备端子;光学系统,包含能够驱动的被驱动部件;和驱动部,驱动上述被驱动部件,上述12个镜头侧连接端子由第I至第12镜头侧连接端子构成,其中,第I镜头侧连接端子被从上述相机机身提供用于使上述驱动部动作的驱动电压;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成为与上述驱动电压对应的接地端子;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被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第I时钟信号;第4镜头侧连接端子与上述第I时钟信号同步地被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第I数据信号;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与上述第I时钟信号同步地向上述相机机身输出第2数据信号;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被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第2时钟信号;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与上述第2时钟信号同步地向上述相机机身输出第3数据信号;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向上述相机机身输出与上述第I时钟信号及上述第2时钟信号不同步的第I非同步信号;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被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与上述第I时钟信号及上述第2时钟信号不同步的第2非同步信号;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向上述相机机身输出与上述第I时钟信号及上述第2时钟信号不同步的第3非同步信号;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被从上述相机机身提供动作电压,该动作电压用于:根据从上述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输出的上述第I非同步信号及在上述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输入的上述第I时钟信号,使用上述第4镜头侧连接端子从上述相机机身接收上述第I数据信号,并使用上述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向上述相机机身发送上述第2数据信号,并且,根据在上述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输入的上述第2非同步信号、从上述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输出的上述第3非同步信号及在上述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输入的上述第2时钟信号,使用上述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向上述相机机身发送上述第3数据信号;第12镜头侧连接端子成为与上述动作电压对应的接地端子,在从上述12个镜头侧连接端子和上述镜头侧预备端子任意选择的两个端子的相应接触部相对于上述固定架中心点所成的内角中,上述第I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相对于上述固定架中心点所成的内角最大,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2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相对于上述固定架中心点所成的内角,比上述第I镜头侧连接端子至上述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中的任一个的相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相对于上述固定架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上述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相对于上述固定架中心点所成的内角,比上述第I镜头侧连接端子、上述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上述第4镜头侧连接端子至上述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中的任一个的相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相对于上述固定架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上述第4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相对于上述固定架中心点所成的内角,比上述第I镜头侧连接端子、上述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上述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至上述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中的任一个的相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相对于上述固定架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上述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相对于上述固定架中心点所成的内角,比上述第I镜头侧连接端子、上述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上述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至上述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中的任一个的相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相对于上述固定架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上述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相对于上述固定架中心点所成的内角,比上述第I镜头侧连接端子、上述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上述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上述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上述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上述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中的任一个的相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相对于上述固定架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上述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相对于上述固定架中心点所成的内角,比上述第I镜头侧连接端子、上述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上述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上述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上述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中的任一个的相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相对于上述固定架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上述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相对于上述固定架中心点所成的内角,比上述第I镜头侧连接端子、上述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上述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上述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中的任一个的相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相对于上述固定架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上述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相对于上述固定架中心点所成的内角,比上述第I镜头侧连接端子、上述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上述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中的任一个的相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相对于上述固定架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上述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相对于上述固定架中心点所成的内角,比上述第I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上述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中的任一个的相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相对于上述固定架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上述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相对于上述固定架中心点所成的内角,比上述第I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相对于上述固定架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上述镜头侧预备端子的相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相对于上述固定架中心点所成的内角,比上述第I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相对于上述固定架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本技术的第2方式优选,在第I方式的可更换镜头中,上述镜头侧预备端子是与上述12个机身侧连接端子均不连接的端子。本技术的第3方式优选,在第I或第2方式的可更换镜头中,上述镜头侧预备端子是维护用的端子。本技术的第4方式优选,在第I或第2方式的可更换镜头中,在上述镜头侧固定架部能够择一地安装:具有上述12个机身侧连接端子的第I相机机身;以及在上述机身侧固定架部的附近还具有与上述12个机身侧连接端子不同的第2机身侧端子的第2相机机身,在将上述第2相机机身安装到上述镜头侧固定架部时,上述镜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更换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镜头侧固定架部,用于安装相机机身并具有固定架中心点,所述相机机身具有设于相机机身的机身侧固定架部附近的12个机身侧连接端子;?保持部,相对于上述固定架中心点圆弧状地配置有分别与上述12个机身侧连接端子连接并分别具有与上述机身侧连接端子接触的接触部的12个镜头侧连接端子、以及具有接触部的至少1个镜头侧预备端子;?光学系统,包含能够驱动的被驱动部件;和?驱动部,驱动上述被驱动部件,?上述12个镜头侧连接端子由第1至第12镜头侧连接端子构成,?其中,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被从上述相机机身提供用于使上述驱动部动作的驱动电压;?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成为与上述驱动电压对应的接地端子;?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被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第1时钟信号;?第4镜头侧连接端子与上述第1时钟信号同步地被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第1数据信号;?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与上述第1时钟信号同步地向上述相机机身输出第2数据信号;?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被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第2时钟信号;?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与上述第2时钟信号同步地向上述相机机身输出第3数据信号;?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向上述相机机身输出与上述第1时钟信号及上述第2时钟信号不同步的第1非同步信号;?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被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与上述第1时钟信号及上述第2时钟信号不同步的第2非同步信号;?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向上述相机机身输出与上述第1时钟信号及上述第2时钟信号不同步的第3非同步信号;?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被从上述相机机身提供动作电压,该动作电压用于:根据从上述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输出的上述第1非同步信号及在上述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输入的上述第1时钟信号,使用上述第4镜头侧连接端子从上述相机机身接收上述第1数据信号,并使用上述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向上述相机机身发送上述第2数据信号,并且,根据在上述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输入的上述第2非同步信号、从上述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输出的上述第3非同步信号及在上述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输入的上述第2时钟信号,使用上述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向上述相机机身发送上述第3数据信号;?第12镜头侧连接端子成为与上述动作电压对应的接地端子,?在从上述12个镜头侧连接端子和上述镜头侧预备端子任意选择的两个端子的相应接触部相对于上述固定架中心点所成的内角中,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相对于上述固定架中心点所成的内角最大,?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2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相对于上述固定架中心点所成的内角,比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至上述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中的任一个的相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相对于上述固定架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上述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相对于上述固定架中心点所成的内角,比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上述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上述第4镜头侧连接端子至上述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中的任一个的相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相对于上述固定架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上述第4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相对于上述固定架中心点所成的内角,比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上述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上述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至上述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中的任一个的相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相对于上述固定架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上述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相对于上述固定架中心点所成的内角,比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上述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上述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至上述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中的任一个的相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相对于上述固定架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上述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相对于上述固定架中心点所成的内角,比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上述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上述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上述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上述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上述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中的任一个的相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相对于上述固定架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上述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相应接触部相对于上述固定架中心点所成的内角,比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上述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上述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上述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上述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中的任一个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今藤和晴及川雅史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尼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