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尔式蜂窝斜管填料澄清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68040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30 0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道尔式蜂窝斜管填料澄清桶,包括立式桶体、裙座、中央内筒、填料区四个部分组成,立式桶体由顶部盖板、外筒壁、下锥形底组成,在顶部盖板上设置四个均布的清泥口和一个检修口,盖板下方紧贴桶壁设置一个环形溢流槽,环形溢流槽底部设置溢流口,中央内筒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圆形直筒体,下部为喇叭扩口,顶部设置进料口,下锥形底底部设置冲洗口和排泥口;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增大了设备的澄清面积和处理能力,提高了非均相物系的分离效率,节约占地面积,降低物耗、能耗和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化工沉降分离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非均相物系分离的道尔式蜂窝斜管填料澄清桶
技术介绍
目前,在化工生产中,非均相物系的分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其分离可获得我们所需的工业产品。分离设备也就自然成为分离生产中的关键设备,在化工分离操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一种新型分离设备,澄清桶具有效率高、占地少、周期短等特点,在化工行业及其工业部门已开始广泛应用。现有澄清桶结构为:设备主体主要由上桶体、下裙座、中央内筒、搅拌刮泥装置、减速传动装置和传动轴六个部分组成,其中,上桶体由顶部盖板、外筒壁、下锥形底三个部分组成,在顶部盖板上设置四个均布的清泥口,盖板下方紧贴桶壁设置一个环形清水溢流槽;中央内筒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下部分为圆筒形结构,中间部分采用锥体结构;设备顶部设置进料口,环形溢流槽位置设置清水溢流口,下锥形底的底部设置冲洗口和排泥口 ;下锥形底内设置一个机械传动四叶片旋转刮泥装置,并与下锥形底侧面保持一定间隙,该装置与传动轴连接,用蜗轮蜗杆减速机控制速度;按功能区域设备依次分为清水区、布水区、积泥区三个部分。该澄清桶的使用原理如下:料液自内筒上方液位下0.3米处按一定弧度进入,经离心沉降至内筒增稠区流向外筒作重力沉降,颗粒继续下沉而清液上升。在内、外筒之间的上部0.6m处(清液区)设有集液收集装置供清液溢流。外筒供料液重力沉降用,其上部为圆筒,下部为锥体。内筒是分隔进料和清液,供料液在筒内进行离心沉降。上部搅拌桨将上方进来的料液产生离心运动,其桨叶上、下互成90度布置并沿运动方向倾斜30度角,下部搅耙将内、外筒分离的沉渣集拢到底部中央的卸渣口。该澄清桶存在以下缺陷:澄清面积小,沉降分离时间长、效果差,进料流量和温差较大情况下容易发生返浑;电机功率大,设备运行能耗高,且电机运行过程中噪音大,设备的制造成本和维修费用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非均相物系分离效果的道尔式蜂窝斜管填料澄清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道尔式蜂窝斜管填料澄清桶,其主体包括立式桶体、裙座、中央内筒,中央内筒置于立式桶体中央,立式桶体放置在裙座上;所述立式桶体依次由顶部盖板、外筒壁、下锥形底组成,在顶部盖板上设置四个均布的清泥口和一个检修口,盖板下方的筒壁上端设置一个环形溢流槽,槽底设有溢流口,下锥形底底部设置冲洗口和排泥口 ;其特征是:在清水区与布水区交汇处、中央内筒与桶体之间的环形区间设有一个蜂窝斜管填料区,蜂窝斜管填料为单层环式装填,与水平面夹角为60度,填料区上面设有压条、下面设有支撑条;下锥形底的锥角为60度。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更好的有助于泥、水两相的分离,澄清桶的进料流量大大增加,减少了返混的次数;泥水通过填料层进行分离,澄清面积大大增加,清水上浮通过清液区,泥在蜂窝斜管管壁上沉积,受重力作用自动下降,穿过布水区到积泥区,泥、水两相分离更彻底,增强了分离效果,缩短了分离时间;下锥形底采用重力自动排泥方式(锥角由15度增大至60度),摒弃了搅拌刮泥装置、减速传动装置和传动轴,大大降低能耗和操作维修费用。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中央内筒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圆形直筒体,下部为喇叭扩口,内筒顶部设置进料管与中央内筒连接,且二者成60度交角,物料在液下0.5米处沿中央内筒以一弧度螺旋进入方式。这样,可以不断增大分离沉降截面使料液始终保持在滞流状态下进行分离,以避免形成旋流影响分离效果;避免破坏泥封层,防止澄清桶返浑,进一步增强泥、水两相的预分离,使泥水从桶底上升到顶部的距离和停留时间比较均衡,减少由于重度差引起的对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立式桶体采用碳钢材料,桶体内壁做有玻璃钢防腐层,其他内构件 涂环氧漆,蜂窝斜管填料采用高分子聚合材料。这样,立式桶体的耐腐蚀性能提高,填料能够有效抑制苯系物的侵蚀,单台设备产量增大,效率提高。综上所述,采用本技术的方案,通过对主要部件进行的改进性设计,实现了理想的分离效果,保证了生产过程的优质、高效、低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图4是图1的B-B剖视图;图5是图1的C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本澄清桶包括立式桶体5、裙座1、中央内筒15、蜂窝斜管填料9,中央内筒15置于立式桶体5中央,立式桶体5放置在裙座I上,在清水区、布水区、中央内筒15之间的环形空间内填装蜂窝斜管填料9。如图1所示,所述立式桶体5依次由顶部盖板12、外筒壁16、下锥形底4组成,在顶部盖板12上设置四个均布的清泥口 19和一个检修口 21,盖板上分布有加强筋20进行加固,盖板12下方的外筒壁16上端设置一个环形溢流槽11,槽底部设有溢流口 14,如图2所示,溢流口 14与人孔17成45度位置;下锥形底4上部筒壁设置有人孔17,如图2所示,与人孔17相同高度且成135度位置设置一个排净口 6 ;下锥形底4角度增大到60度,下锥形底4底部侧面设置冲洗口 3和排泥口 18,底部为卸渣口 2 ;裙座I与下锥形底4焊接组合,设备整体立于地面。如图1、图2所示,中央内筒15上部为圆筒形结构,下部采用喇叭扩口结构,通过焊接在上筒体16上的四根均布的斜撑7固定,中央内筒15上端超出顶部盖板12并与其焊接;顶部设置进料口 13,进料口 13与中央内筒15以60度交角焊接,且口部深入液面以下0.5 米。如图1、图5所示,蜂窝斜管填料9为组件焊接,宽度根据设备形状和尺寸自由组合,倾斜角度60度,垂直高度866毫米;蜂窝斜管填料9在支撑条8上进行拼装,结束以后使用压条10固定;如图3、图4所示,支撑条8用十二根均布的角钢在中央内筒15和外筒壁16之间焊接而成,压条10用八根均布扁钢用螺栓固定在中央内筒15和外筒壁16之间。所述立式桶体5和下锥形底4采用碳钢材料(如16MnR),内壁做厚度为1000微米的防腐层(如玻璃钢防腐层);环形清水溢流槽、中央内筒15、斜撑7、填料支撑条8、填料压条10采用碳钢材料(如16MnR),且涂漆(如环氧漆)四道;蜂窝斜管填料9采用高分子聚合材料(如PP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显而易见的若干变换或替代以及改型,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道尔式蜂窝斜管填料澄清桶,包括立式桶体、裙座、中央内筒,中央内筒置于立式桶体中央,立式桶体放置在裙座上;所述立式桶体依次由顶部盖板、外筒壁、下锥形底组成,在顶部盖板上设置四个均布的清泥口和一个检修口,盖板下方的筒壁上端设置一个环形溢流槽,槽底设有溢流口,下锥形底底部设置冲洗口和排泥口;其特征是:在清水区与布水区交汇处、中央内筒与桶体之间的环形区间设有一个蜂窝斜管填料区,蜂窝斜管填料为单层环式装填,与水平面夹角为60度,填料区上面设有压条、下面设有支撑条;下锥形底的锥角为60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尔式蜂窝斜管填料澄清桶,包括立式桶体、裙座、中央内筒,中央内筒置于立式桶体中央,立式桶体放置在裙座上;所述立式桶体依次由顶部盖板、外筒壁、下锥形底组成,在顶部盖板上设置四个均布的清泥口和一个检修口,盖板下方的筒壁上端设置一个环形溢流槽,槽底设有溢流口,下锥形底底部设置冲洗口和排泥口 ;其特征是:在清水区与布水区交汇处、中央内筒与桶体之间的环形区间设有一个蜂窝斜管填料区,蜂窝斜管填料为单层环式装填,与水平面夹角为60度,填料区上面设有压条、下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昌祁方朱林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八一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