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电部件及具有集电部件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62588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8 0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既能抑制成本增加又能抑制变形的集电部件及具有集电部件的电池。正极用集电部件(60)具有第一、第二电极部侧连接部(61、62)和本体部(63)。本体部(63)具有相对于电极部(30)的角部(38)而弯曲的角部(65)。本体部(63)包括:第一部分(66),将角部(65)置于中间而设置在一侧,且在一端按一列排列并电气连接有第一、第二电极部侧连接部(61、62);第二部分(67),将角部(65)置于中间而设置在另一侧,并电气连接有正极端子(40)。第一部分(66)沿第一、第二电极部侧连接部(61、62)的排列方向(A)的宽度,朝向角部(65)变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与电极和端子相电气连接而形成从电极到端子的电气通路的集电部件。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具有上述集电部件的电池。
技术介绍
已知电池包括:将薄板形状的正极、负极和隔膜(s印arator)层叠后进行卷绕而形成的电极;露于外部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将正极与正极端子相电气连接的正极集电部件;将负极与负极端子相电气连接的负极集电部件。集电部件以正极集电部件为例,包括:与正极相电气连接的棒形状的多个电极部侧连接部;连接有这些多个电极部侧连接部的同时,与正极端子相电气连接的本体部。电极部侧连接部沿着相对于电极的轴方向垂直的一方向排列。本体部具有可连接按一列排列的多个电极部侧连接部的宽度。即,本体部的形状为具有向多个电极部侧连接部的排列方向所延伸的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39926号公报。一方面,由于电池的电极是将如上所述薄板形状的正极和薄板形状的负极进行卷绕而具有多层层叠结构,因此具有用于抵抗来自外部的载荷充分的强度而难以变形。但是,对于电池而言,例如与呈角状的物体发生冲撞等,被施加有大载荷时,该载荷使电极发生变形的同时,会被传递到集电部件。如果传递到集电部件的载荷具有足够使集电部件发生变形的大小,则集电部件会产生变形。如上所述,集电部件具有向多个电极部侧连接部的排列方向所延伸的面。当集电部件发生变形时,所述面的边缘及其周边会变形为向电极侧凹陷。因此,为了使集电部件不发生如上所述的变形,有必要使集电部件具有足够的强度,或提高用于容置电极和集电部件的外壳的强度。但是,若采用这样的方法,则电池的成本将提闻。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抑制电池成本增加,又能抑制发生变形的集电部件。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抑制成本增加,又能抑制集电部件发生变形的电池。为了达到如上所述的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的集电部件,用于电气连接具有至少一个电极束的电极部与端子,同时将所述电极部的角部置于中间而从一侧跨到另一侧而延伸。所述集电部件包括:多个电极部侧连接部,设置在所述一侧,并电气连接在所述电极部;以及本体部。所述本体部具有对应于所述电极部的所述角部而弯曲的角部,从所述电极部的所述一侧跨到所述另一侧而延伸。所述本体部包含:第一部分,将所述本体部的角部置于中间而设置在所述一侧,且在一端按一列排列并电气连接有所述多个电极部侧连接部;第二部分,将所述本体部的角部置于中间而设置在所述另一侧,并电气连接有所述端子。所述第一部分沿所述电极部侧连接部的排列方向的宽度,朝向所述角部变窄。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的电池,包括:电极部;端子;集电部件,电气连接所述电极部与所述端子,且将所述电极部的角部置于中间而从一侧跨到另一侧而延伸。所述集电部件包括:多个电极部侧连接部,设置在所述一侧,并电气连接在所述电极部;以及本体部。所述本体部具有对应于所述电极部的所述角部而弯曲的角部,从所述电极部的所述一侧跨到所述另一侧而延伸。所述本体部包含:第一部分,将所述本体部的角部置于中间而设置在所述一侧,且在一端按一列排列并电气连接有所述多个电极部侧连接部;第二部分,将所述本体部的角部置于中间而设置在所述另一侧,并电气连接有所述端子。所述第一部分沿所述电极部侧连接部的排列方向的宽度,朝向所述角部变窄。根据本专利技术,既能抑制电池成本的增加,又能抑制集电部件的变形。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池的立体图;图2是上述电池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对上述电池的正极用集电部件和第一、第二电极部侧连接部所排列方向上的宽度被固定的另一正极用集电部件进行比较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上述电池的内部的立体图。*符号说明*31:电极束38、39:角部60:正极 用集电部件(集电部件)61:第一电极部侧连接部(电极部侧连接部)62:第二电极部侧连接部(电极部侧连接部)63:本体部65:角部66:第一部分67:第二部分70:负极用集电部件(集电部件)71:第一电极部侧连接部(电极部侧连接部)71:第二电极部侧连接部(电极部侧连接部)73:本体部75:角部76:第一部分77:第二部分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图1至图4来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池。图1是示出了本实施例的电池10的立体图。电池10例如是可充电的二次电池,作为其一例可以是锂电池。图2是将电池10分解示出的立体图。如图1至图3所示,电池10包括壳体20、电极部30、正极端子40、负极端子50、正极用集电部件60和负极用集电部件70。如图1所示,壳体20包括:具有开口 21的有底箱体型的主体部件22 ;以及用于覆盖开口 21的盖部件23。另外,图2省略了盖部件23。如图2所75,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例电极部30具有一个电极束31。电极束31包括薄板状的正极32、薄板状的负极33以及薄板状的隔膜34。正极32与负极33在互相错开状态下中间夹着隔膜34而相互重叠,从而正极32的一端部32a与负极33的一端部33a不重叠。正极32、负极33和隔膜34相重叠的结构物以扁平的形状被卷绕。因此,如图2所示,在电极束31的一端部上露出正极32,另一端部上露出负极33。另外,电极束31由于按如上所述方式卷绕而形成,所以外观形状略呈长方体。因此,电极束31从外观形状上包括一端35、另一端36、连接一端35与另一端36的外围面37。—端35与外围面37的边界部分是角部38,系从一端35向外围面37折弯的部分。同样,另一端36与外围面37的边界部分是角部39,系从另一端36向外围面37折弯的部分。所谓电极部30是在电池10中具有层叠的正极32和负极33的部分。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电极部30作为一例具有一个电极束31。作为另一例,也可以是具有三个或四个等多个电极束31的结构。另外,作为电极部30的其他例子,可以不只是将一张薄板状的正极和一张薄板状的负极相重叠而卷绕成为扁平状,还可是将多个薄板状的正极和多个薄板状的负极相层叠的结构。图4是示出了电池10内部的立体图。在图4中,壳体20以双点划线来表示。如图4所示,正极用集电部件60与电极束31的正极32和后述的正极端子40相电气连接,即,用于将正极32与正极端子40相电气连接。负极用集电部件70与电极束31的负极33和后述负极端子50相电气连接,即,用于将负极33和负极端子50相电气连接。正极用集电部件60由导电性材料形成。具有导电性的材料,例如可以是金属。如图4所示,正极用集电部件60在电极束31将角部38置于中间而从一端侧跨到外围面侧而延伸。正极用集电部件60包括第一电极部侧连接部61、第二电极部侧连接部62和本体部63。第一电极部侧连接部61沿着在开口 21的边缘中与正极32相对的部分所延伸的方向A而配置在电极束31的一端部的附近。并且,第一电极部侧连接部61在垂直于方向A的方向中,朝着沿正极32的方向B延伸。第一电极部侧连接部61电气连接在电极束31的正极32。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例通过夹子(Clip) 64进行电气连接。第二电极部侧连接部62沿着方向A配置在电极束31的另一端部的附近,并沿方向B延伸。第二电极部侧连接部62电气连接在电极束31的正极32。在本实施例中,利用例如与夹子64相同的夹子来进行电气连接。本体部63,从电极束31的一端侧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电部件,用于电气连接具有至少一个电极束的电极部与端子,且将所述电极部的角部置于中间而从一侧跨到另一侧而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电部件包括:多个电极部侧连接部,设置在所述一侧,并电气连接在所述电极部;本体部,具有对应于所述电极部的所述角部而弯曲的角部,从所述电极部的所述一侧跨到所述另一侧而延伸,所述本体部包含:第一部分,将所述本体部的角部置于中间而设置在所述一侧,且在一端按一列排列并电气连接有所述多个电极部侧连接部;第二部分,将所述本体部的角部置于中间而设置在所述另一侧,并电气连接有所述端子;其中,所述第一部分沿所述电极部侧连接部的排列方向的宽度,朝向所述角部变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纳宏明吉川隆夫安田慎太郎铃木克宏西多智哉寺尾公伸细川隆志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