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态防爆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1127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2:47
一种固态防爆开关,涉及到一种电子防爆开关,主要由光控组件、按钮和线路板组成,光控组件上有红外线发射孔、红外线接收孔和方孔滑槽,方孔滑槽在红外线发射孔和红外线接收孔的之间垂直穿过,在红外线发射孔内安装红外线发射管,在红外线接收孔内安装红外线接收管;按钮和滑杆连为一体,滑杆伸入到光控组件的方孔滑槽内,滑杆的前部有透光孔,透光孔与红外线发射孔和红外线接收孔之间错位设置,利用光控组件和按钮滑杆操作光控信号来触发开关导通和关断,在控制回路和负载回路都实现无触点接通或断开,采用环氧树脂封装,使开关具有防爆防水多重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固态防爆开关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适合在防火、防爆、防水等特殊环境使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态防爆开关,其特征是开关主要由开关面板(11)、光控组件(12)、按钮(15)、滑杆(17)、螺旋弹簧(14)、线路板(1)、电子元件和后罩(10)组成,其中,光控组件(12)和电子元件安装在线路板(1)上,线路板(1)安装在后罩(10)内,后罩(10)安装在开关面板(11)上;开关面板(11)的中心有圆孔,开关面板(11)的内侧有用于安装后罩(10)的螺孔;光控组件(12)呈长方体结构,光控组件(12)上有红外线发射孔(6)、红外线接收孔(8)和方孔滑槽(7),红外线发射孔(6)和红外线接收孔(8)呈直线对应设置,方孔滑槽(7)在红外线发射孔(6)和红外线接收孔(8)的之间垂直穿过,在红外线发射孔(6)内安装红外线发射管(VD4),红外线发射管(VD4)指向红外线接收孔(8),在红外线接收孔(8)内安装红外线接收管(VD5),红外线接收管(VD5)朝向红外线发射孔(6);按钮(15)和滑杆(17)连为一体,按钮(15)为圆体结构,按钮(15)从开关面板(11)的中心圆孔伸出,滑杆(17)为方体结构,滑杆(17)伸入到光控组件(12)的方孔滑槽(7)内,使滑杆(17)的前部插入到红外线发射孔(6)与红外线接收孔(8)之间,滑杆(17)的前部有透光孔(13),透光孔(13)与红外线发射孔(6)和红外线接收孔(8)之间错位设置,当按下按钮(15)时,透光孔(13)与红外线发射孔(6)和红外线接收孔(8)呈直线同位,使光线通过,当按钮(15)恢复原位时,滑杆(17)的不透光杆体隔在外线发射孔(6)与红外线接收孔(8)之间,阻挡光线通过;螺旋弹簧(14)为按钮(15)的复位弹簧,螺旋弹簧(14)安装在滑杆(17)的后部,螺旋弹簧(14)的压缩行程在滑杆(17)的尾端至光控组件(12)的端面之间;?安装在线路板(1)的电子元件包括:整流二极管a(VD1)、整流二极管b(VD2)、稳压管(VD3)、降压电阻(R1)、限流电阻(R2)、释放电阻(R3)、傍路电阻a(R4)、傍路电阻b(R5)、驱动电阻(R6)、降压电容器(C1)、滤波电容器(C2)、脉冲电容器(C3)、抗干扰电容器(C4)、D触发器(IC)、三极管(VT)和双向可控硅(VS),红外线发射管(VD4)和红外线接收管(VD5)的管脚引线连接到线路板(1)上,电路的连接方式为:整流二极管a(VD1)的阳极连接到地端,整流二极管a(VD1)的阴极连接到整流二极管b(VD2)的阳极,整流二极管b(VD2)的阴极分别连接到D触发器(IC)的VDD端、抗干扰电容器(C4)的正极、三极管(VT)的集电极、红外线接收管(VD5)的阴极、红外线发射管(VD4)的阳极、稳压管(VD3)的阴极和滤波电容器(C2)的正极;滤波电容器(C2)的负极和稳压管(VD3)的阳极连接到地端;红外线发射管(VD4)的阴极连接到限流电阻(R2)的一端,限流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到地端;红外线接收管(VD5)的阳极分别连接到释放电阻(R3)的一端和脉冲电容器(C3)的一端,释放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到地端,脉冲电容器(C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三极管(VT)的基极和傍路电阻a(R4)的一端,傍路电阻a(R4)的另一端连接到地端;三极管(VT)的发射极分别连接到抗干扰电容器(C4)的负极、D触发器(IC)的CP端和傍路电阻b(R5)的一端,傍路电阻b(R5)的另一端连接到地端;D触发器(IC)的S端、R端和VSS端连接到地端,D触发器(IC)的D端连接到D触发器(IC)的端;D触发器(IC)的Q端连接到驱动电阻(R6)的一端,驱动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到双向可控硅(VS)的控制极,双向可控硅(VS)的阴极连接到地端;电路通过接线端头a(L1)、接线端头b(L2)和接线端头c(N1)连接到外线路上,双向可控硅(VS)的阳极连接到接线端头b(L2)上;整流二极管a(VD1)的阴极与整流二极管b(VD2)的阳极连接到降压电阻(R1)的一端,降压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到降压电容器(C1)的一端,降压电容器(C1)的另一端连接到接线端头c(N1)上;地端连接到接线端头a(L1)上。dest_path_image002.jpg,dest_path_image004.jp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昀煜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昀睿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