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型超六类电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9135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水型超六类电缆结构,包括:八根铜导线,此铜导线均外覆绝缘层;由横叶片和竖叶片组成的“十”字骨架,此“十”字骨架由所述横叶片和竖叶片形成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腔体;聚酯带层包覆所述第一绞对线、第二绞对线、第三绞对线、第四绞对线和“十”字骨架;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腔体内所述聚酯带层与第一绞对线、第二绞对线、第三绞对线、第四绞对线之间填充有作为阻水膏的胶体弹性体;一单面铝箔层包覆所述聚酯带层;护套层包覆所述单面铝箔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水型超六类电缆结构结构大大增强了电缆防止潮气、水分进入电缆内部而影响使用性能的能力;同时也改善了线缆的输入阻抗;且增大节距,从而降低了原材料投入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水型超六类电缆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超六类电缆,尤其涉及一种防水型超六类电缆结构。
技术介绍
普通数字电缆:普通数字电缆,为了改善输入阻抗(Ztl)和串音衰减(包括近端串音衰减NEXT和远端串音衰减ELFEXT)这两项电气性能指标参数,一般在工艺设计的时候,会采用同心度高达98%以上的单线、精密的小节距(一般平均节距在12.2mm左右)等措施,来改善上述两项指标。但是,同心度高达98%以上的单线及精密的小节距在实际生产中不容易达到,正常生产合格率很低,且最终产品性能也无法保证批量的合格率。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综合布线系统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电缆燃烧等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各生产厂家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如何保证在制造成本最低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提高并改善产品的性能指标显得尤为重要了 ;其次,现有普通数字电缆不具有防水性能,从而大大影响了其在室外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水型超六类电缆结构,此防水型超六类电缆结构结大大增强了电缆防止潮气、水分进入电缆内部而影响使用性能的能力;同时也改善了线缆的输入阻抗;且增大节距,从而降低了原材料投入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水型超六类电缆结构,包括:八根铜导线,此铜导线均外覆绝缘层;所述八根铜导线中两根铜导线组成第一绞对线,两根铜导线组成第二绞对线;两根铜导线组成第三绞对线;两根铜导线组成第四绞对线;由横叶片和竖叶片组成的“十”字骨架,此“十”字骨架由所述横叶片和竖叶片形成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腔体,所述第一绞对线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二绞对线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三绞对线位于所述第三腔体内,所述第四绞对线位于所述第四腔体内;聚酯带层包覆所述第一绞对线、第二绞对线、第三绞对线、第四绞对线和“十”字骨架;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腔体内所述聚酯带层与第一绞对线、第二绞对线、第三绞对线、第四绞对线之间填充有作为阻水膏的胶体弹性体;一单面铝箔层包覆所述聚酯带层; 护套层包覆所述单面铝箔层。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十”字骨架的圆周直径为Φ7.0±0.05πιπι;所述横叶片和竖叶片的厚度为0.7±0.05mm。2、上述方案中,所述所述第一绞对线、第二绞对线、第三绞对线和第四绞对线节距分别为:14.7mm> 18.7mm> 11.7mm、21.7mmη3、上述方案中,一排流线位于所述聚酯带层和单面铝箔层之间,此排流线与此单面铝箔层电导通连接。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防水型超六类电缆结构,其大大增强了电缆防止潮气、水分进入电缆内部而影响使用性能的能力,方便应及维修,提高维修效率,具有广泛的推广前景;其次,改善了超六类数字电缆的输入阻抗和串音衰减;且增大节距,从而降低了原材料投入成本。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防水型超六类电缆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铜导线;2、绝缘层;3、第一绞对线;4、第二绞对线;5、第三绞对线;6、第四绞对线;7、横叶片;8、竖叶片;9、“十”字骨架;10、腔体;11、聚酯带层;12、单面铝箔层;13、护套层;14、排流线;15、胶体弹性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种防水型超六类电缆结构,包括:八根铜导线1,此铜导线I均外覆绝缘层2 ;所述八根铜导线I中两根铜导线组成第一绞对线3,两根铜导线组成第二绞对线4 ;两根铜导线组成第三绞对线5 ;两根铜导线组成第四绞对线6 ;由横叶片7和竖叶片8组成的“十”字骨架9,此“十”字骨架9由所述横叶片7和竖叶片8形成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腔体10,所述第一绞对线3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二绞对线4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三绞对线5位于所述第三腔体内,所述第四绞对线6位于所述第四腔体内;聚酯带层11包覆所述第一绞对线3、第二绞对线4、第三绞对线5、第四绞对线6和“十”字骨架9 ;上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腔体10内所述聚酯带层11与第一绞对线3、第二绞对线4、第三绞对线5、第四绞对线6之间填充有作为阻水膏的胶体弹性体15 ;一单面铝箔层12包覆所述聚酯带层11 ;护套层13包覆所述单面铝箔层12 ;排流线14位于所述聚酯带层11和单面铝箔层12之间,此排流线14与此单面铝箔层12电导通连接。上述“十”字骨架9的圆周直径为Φ7.0±0.05mm ;所述横叶片7和竖叶片8的厚度为 0.7±0.05mm。上述所述第一绞对线3、第二绞对线4、第三绞对线5和第四绞对线6节距分别为:14.7mm、18.7mm、lL 7mm、2L 7mm。采用上述防水型超六类电缆结构时,其大大增强了电缆防止潮气、水分进入电缆内部而影响使用性能的能力,方便应及维修,提高维修效率,具有广泛的推广前景;其次,改善了超六类数字电缆的输入阻抗和串音衰减;且增大节距,从而降低了原材料投入成本。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防水型超六类电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八根铜导线(1),此铜导线(I)均外覆绝缘层(2);所述八根铜导线(I)中两根铜导线组成第一绞对线(3),两根铜导线组成第二绞对线(4);两根铜导线组成第三绞对线(5);两根铜导线组成第四绞对线(6); 由横叶片(7)和竖叶片(8)组成的“十”字骨架(9),此“十”字骨架(9)由所述横叶片(7)和竖叶片(8)形成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腔体(10); 所述第一绞对线(3)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二绞对线(4)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三绞对线(5 )位于所述第三腔体内,所述第四绞对线(6 )位于所述第四腔体内; 聚酯带层(11)包覆所述第一绞对线(3)、第二绞对线(4)、第三绞对线(5)、第四绞对线(6)和“十”字骨架(9); 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腔体(10)内所述聚酯带层(11)与第一绞对线(3)、第二绞对线(4)、第三绞对线(5)、第四绞对线(6)之间填充有作为阻水膏的胶体弹性体(15); 一单面铝箔层(12)包覆所述聚酯带层(11); 护套层(13 )包覆所述单面铝箔层(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型超六类电缆结构,其特征在于:一排流线(14)位于所述聚酯带层(11)和单面铝箔层(12)之间,此排流线(14)与此单面铝箔层(12)电导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型超六类电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骨架(9)的圆周直径为Φ7.0±0.05mm ;所述横叶片(7)和竖叶片(8)的厚度为0.7±0.0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型超六类电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绞对线(3)、第二绞对线(4)、第三绞对线(5)和第四绞对线(6)节距分别为:14.7mm、18.7mm、ll.7mm、21.7 mm η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防水型超六类电缆结构,包括八根铜导线,此铜导线均外覆绝缘层;由横叶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水型超六类电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八根铜导线(1),此铜导线(1)均外覆绝缘层(2);所述八根铜导线(1)中两根铜导线组成第一绞对线(3),两根铜导线组成第二绞对线(4);两根铜导线组成第三绞对线(5);两根铜导线组成第四绞对线(6);由横叶片(7)和竖叶片(8)组成的“十”字骨架(9),此“十”字骨架(9)由所述横叶片(7)和竖叶片(8)形成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腔体(10);所述第一绞对线(3)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二绞对线(4)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三绞对线(5)位于所述第三腔体内,所述第四绞对线(6)位于所述第四腔体内;聚酯带层(11)包覆所述第一绞对线(3)、第二绞对线(4)、第三绞对线(5)、第四绞对线(6)和“十”字骨架(9);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腔体(10)内所述聚酯带层(11)与第一绞对线(3)、第二绞对线(4)、第三绞对线(5)、第四绞对线(6)之间填充有作为阻水膏的胶体弹性体(15);一单面铝箔层(12)包覆所述聚酯带层(11);护套层(13)包覆所述单面铝箔层(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春敏王惠兵钱江华葛明月王斌邱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