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横编机的输线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11639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1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横编机输线设备模块,公开了一种用于横编机的输线槽,包括设置于横编机机头下方相应处的输线槽,所述的输线槽由首尾依次铰接的中空输线槽本体构成,输线槽本体连接后在输线槽内部形成管状线槽,相铰接的两个输线槽本体的连接处设置有环形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由分别位于相铰接的两个线槽本体上相互配合的限位槽和限位柱构成;输线槽下方设置有进线口,输线槽两端向下卷曲且分别设置在进线口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洁,整体架构稳定,连接处转动灵活,能够为横编机的活动电线提供较为妥当的保护,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横编机输线设备模块,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横编机的输线槽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横编机设备中,横编机的机头需要沿着轨道进行频繁的往复移动。移动过程中,连接机头的电线或者其他的导线由于需要随着机头一并进行频繁地往复移动。由于横编机并未为上述连接机头的电线或者其他导线提供相应的保护装置,这些随机头一并移动的电线或者导线不仅容易变得杂乱无章,影响维修,还容易绊倒操作人员,对周边人员的人身安全会造成一定的威胁。同时,随动的电线或者导线十分容易因为各种意外受损,导致频繁的停机检修,严重影响了现有横编机设备的正常运行。此外,部分横编机采用了双机头设计,两个机头的电线和导线极容易相互缠绕,造成电线或者导线受到机械性损伤,影响机头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无法对随动的电线和导线提供有效的保护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结构简洁,便于拼装,能够随着横编机机头进行移动,并提供电线或者导线以保护的新型用于横编机的输线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用于横编机的输线槽,包括设置于横编机机头下方相应处的输线槽,所述的输线槽由首尾依次铰接的中空输线槽本体构成,输线槽本体连接后在输线槽内部形成管状线槽,相铰接的两个输线槽本体的连接处设置有环形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由分别位于相铰接的两个线槽本体上相互配合的限位槽和限位柱构成;输线槽下方设置有进线口,输线槽两端向下卷曲且分别设置在进线口两侧。作为优选,所述输线槽本体由平行且对称设置的连接板、与连接板相垂直的横板组成,横板两端与连接板两侧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板由外连接板和内连接板构成,外连接板和内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外连接板和内连接板相互重叠。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板两端设置有倒角或者呈弧形。作为优选,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槽、第一限位柱、第二限位槽、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柱位于第一限位槽和第一限位柱外侧。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设置在外连接板上,所述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设置在内连接板上。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结构简洁,制造简单,安装方便,兼容性好,能够使用于各种型号的横编机或者类似的编织机。能够随着横编机机头的往复移动,为连接横编机机头的电线提供良好的保护,不仅可以避免上述电线或者导线由于机头的频繁往复移动而变得杂乱无章,便于后期的检修。由进线口导入的两股电线或者导线分别沿着左、右输线槽连接到横编机机头上,输线槽对左右两路电线分别进行保护,避免了因为两股电线之间的机械性摩擦导致的损伤。由于将电线或者导线约束在输线槽内部,因此可以防止各种外部意外对电线的损伤,降低了停机检修的次数,提高了横编机的整体工作效率。组成输线槽的各输线槽本体将转动灵活,限位槽限制输线槽的整体弯曲方向,因此可以随着机头的移动而跟随移动,无需额外动力,不会妨碍机头的运转。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输线槽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输线槽本体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1用于横编机的输线槽,如图1所示,设置于横编机机头3下方,所述输线槽由首尾依次铰接的中空输线槽本体I构成,输线槽本体I连接后在输线槽内部形成管状线槽,相铰接的两个输线槽本体I的连接处设置有环形限位结构2,所述限位结构2由分别位于相铰接的两个输线槽本体1、相互配合的限位槽和限位柱构成,该两个铰接的输线槽本体I上分别设置有限位槽和限位柱。输线槽下方设置有进线口 4,输线槽两端向下卷曲,输线槽的两端分别设置在进线口 4两侧。由于输线槽的整体长度较长,因此输线槽两端向下卷曲,形成类似坦克履带的形状,输线槽两端设置在进线口 4,由进线口 4导入的两股电线分别经由不同输线槽端口的开口进入输线槽,并最终连接到设置在输线槽上的横编机机头3处。当机头3作左右移动时,输线槽随动作相应的左右移动。所述输线槽本体I由平行且对称设置的连接板11、与连接板11相垂直的横板12组成,横板12两端与连接板11两侧固定连接,构成中空结构。所述连接板11由外连接板111和内连接板112构成,外连接板111和内连接板112之间固定连接。外连接板111和内连接板112相互重叠。连接板11和横板12围成一个用于容纳相应的电线或者导线的矩形空间,该矩形空间即可用于容纳上述电线或者导线,并对这些电线或者导线起到一个约束、保护的作用。由于相邻输线槽本体I之间设置较为紧凑,为了不妨碍转动,所述连接板11两端设置有倒角或者呈弧形。所述限位结构2包括第一限位槽21、第一限位柱22、第二限位槽23、第二限位柱24,所述第二限位槽23和第二限位柱24位于第一限位槽21和第一限位柱22外侧。所述第一限位槽21和第二限位槽23设置在外连接板111上,所述第一限位柱22和第二限位柱24设置在内连接板112上。所述第一限位槽21和第一限位柱22以及第二限位槽23和第二限位柱24分别用于限制相邻输线槽本体I向输线槽外侧和内侧转动的角度。由于输线槽上端呈水平线性,由此,相邻输线槽本体I向输线槽外侧转动的夹角不能超过180°。同时,输线槽左右两端呈弧形,由此,相邻输线槽本体I向输线槽内侧转动的夹角不能过小,必须要与输线槽两端的弧形的相匹配,以保证输线槽内部的电线或者其他导线不会因为过度弯曲而受损。这样当横匾机机头在水平轨道进行往复移动是,输线槽可以随着机头进行相应的左右移动。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专利的涵盖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横编机的输线槽,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横编机机头(3)下方相应处的输线槽,所述的输线槽由首尾依次铰接的中空输线槽本体(I)构成,输线槽本体(I)连接后在输线槽内部形成管状线槽,相铰接的两个输线槽本体(I)的连接处设置有环形限位结构(2),所述限位结构(2)由分别位于相铰接的两个输线槽本体(I)上相互配合的限位槽和限位柱构成;输线槽下方设置有进线口(4),输线槽两端向下卷曲且分别设置在进线口(4)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横编机的输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线槽本体(I)由平行且对称设置的连接板(11)、与连接板(11)相垂直的横板(12)组成,横板(12)两端与连接板(11)两侧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横编机的输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1)由外连接板(111)和内连接板(112)构成,外连接板(111)和内连接板(112)之间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横编机的输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连接板(111)和内连接板(I 12)相互重叠。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横编机的输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1)两端设置有倒角或者呈弧形。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横编机的输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2)包括第一限位槽(21)、第一限位柱(22)、第二限位槽(23)、第二限位柱(24),所述第二限位槽(23)和第二限位柱(24)位于第一限位槽(21)和第一限位柱(22)外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横编机的输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21)和第二限位槽(23)设置在外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横编机的输线槽,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横编机机头(3)下方相应处的输线槽,所述的输线槽由首尾依次铰接的中空输线槽本体(1)构成,输线槽本体(1)连接后在输线槽内部形成管状线槽,相铰接的两个输线槽本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环形限位结构(2),所述限位结构(2)由分别位于相铰接的两个输线槽本体(1)上相互配合的限位槽和限位柱构成;输线槽下方设置有进线口(4),输线槽两端向下卷曲且分别设置在进线口(4)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孝君顾晓东孙顺根俞锋桃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叶晓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