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干式机组节流装置后的分液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68128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2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干式机组节流装置后的分液器,属空调技术领域,该分液器有一分离筒,在分离筒的上部设有气态冷媒出C口,中部设有冷媒节流后入A口,底端设有液态冷媒出B口,分离筒内部冷媒节流后入A口与液态冷媒出B口之间设置有挡板,挡板上设有圆孔,圆孔上安装有钢球,钢球的上端通过弹簧与分离筒的顶壁连接,在分离筒的顶端安装用于调节弹簧预紧力的弹簧调节杆,弹簧调节杆与弹簧连接;挡板的下端面圆孔连接有管道;液态冷媒出B口的上方安装有防冲稳流板。优点:压力损失减少,从而增大了传热温差,蒸发温度进一步提高,压缩机的制冷量进一步提高(即机组制冷量提高)从而达到节电、低碳环保的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空调
,具体是一种用于干式机组节流装置后的分液器,将膨胀阀后气、液两态分离,主要适用于干式壳管式蒸发器,且需安装高于蒸发器的位置上。
技术介绍
目前中央空调水冷机组最为常见的是不加分液器的,见简易原理图(图2)冷媒在冷凝器中被冷凝后经过干燥过滤器处理后进入膨胀阀,经过膨胀阀的节流降压后阀后会出现一部分气态冷媒,这部分气液两相流一同进入蒸发器(换热管)内与壳侧的载冷剂(一般是水)进行热交换换热,由于是两相流相比单项液态其流动参数,整体换热效果都有所欠缺(两相流体进入蒸发器由于“泡态”的存在造成分液不均同时蒸发器氟侧压力降的影响,势必影响换热面积不得以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先技术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干式机组节流装置后的分液器,能够使经节流装置供给的气液混合物分离,保证纯液态冷媒进入蒸发器,气态冷媒旁通到压缩机吸气端不进入蒸发器,蒸发器出口压力提高增大了水氟间的传热温差,从而使整个系统的制冷能力有一定的提闻。本技术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干式机组节流装置后的分液器,包括分离筒,在分离筒的上部设有气态冷媒出C 口,中部设有冷媒节流后入A 口,底端设有液态冷媒出B 口,分离筒内部冷媒节流后入A 口与液态冷媒出B 口之间设置有挡板,挡板上设有圆孔,圆孔上安装有钢球,钢球的上端通过弹簧与分离筒的顶壁连接,在分离筒的顶端安装用于调节弹簧预紧力的弹簧调节杆,弹簧调节杆与弹簧连接;挡板的下端面圆孔连接有管道;液态冷媒出B 口的上方安装有防冲稳流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使经节流装置供给的气液混合物分离,保证纯液态冷媒进入蒸发器,气态冷媒旁通到压缩机吸气端不进入蒸发器,蒸发器出口压力提高增大了水氟间的传热温差,从而使整个系统的制冷能力有一定的提高;相比没有增加分液器的冷媒流经蒸发器的压力损失减少,从而增大了传热温差,蒸发温度进一步提高,压缩机的制冷量进一步提高(即机组制冷量提高)从而达到节电、低碳环保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D-D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安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用于干式机组节流装置后的分液器有一分离筒5,在分离筒的上部设有气态冷媒出C 口,中部设有冷媒节流后入A 口,底端设有液态冷媒出B 口,分离筒内部冷媒节流后入A 口与液态冷媒出B 口之间设置有挡板4,挡板4上设有圆孔,圆孔上安装有钢球1,钢球I的上端通过弹簧2与分离筒的顶壁连接,在分离筒的顶端安装用于调节弹簧预紧力的弹簧调节杆3,弹簧调节杆3与弹簧2连接;挡板的下端面圆孔连接有管道7 ;液态冷媒出B 口的上方安装有防冲稳流板6。冷媒节流后入A 口位于分离筒5的侧边,保证膨胀阀后的冷媒进入分离筒为高速旋转流动。如图3所示,分液器的安装务必保证其下部出口高于蒸发器顶部,节流装置后(包括分液器)均需保温。冷凝器8和压缩机9连接,分液器的A 口通过依次串联的角阀11、膨胀阀14和干燥过滤桶13与冷凝器8连接,B 口通过视液镜12与蒸发器10连接,压缩机通过角阀11与分液器的C 口连接,蒸发器10与压缩机9连接。冷媒经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经过冷凝器降温冷凝后进入干燥过滤器做除湿过滤处理,然后再经膨胀阀的节流降压,此时的冷媒已使气液两相,由A 口(倾斜)进入分离筒5内,冷媒沿着筒壁高速转动,这样冷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气液两相分离,刚一开始由于冷媒与蒸发器间的压力降尚未建立起来,同时由于钢球I与弹簧2共同作用下,由A 口进入分离筒5且被分离的冷媒仍会从B 口进入蒸发器(换热管)随着这部分两相冷媒的进入,同时考虑到蒸发器换热管阻力的存在,分离筒5内的压力逐渐升高,A 口与C 口的压力差逐渐增大(C 口的压力近似等于蒸发器出口的压力)直至克服钢球I与弹簧2的作用力将其“托起”与4挡板间形成一流道,分离出来存于分离筒5上部的气态冷媒从这一流道至C 口旁通到压缩机吸气端,此时分离筒5内部的压力有所降低从而导致蒸发器中冷媒质量流量减少,冷媒经蒸发器压力降减少,蒸发器出口的压力升高,A 口与C 口压力差有所降低,随后钢球1、弹簧2、A 口与C 口压力差之间自建立平衡,钢球保持“托起”一定高度(这里的钢球与弹簧的前期选型是与蒸发器阻力相协调的)同时由于蒸发器质量流量前后有所降低所以此时分离筒底部内开始出现“存液”同时在分液器工作过程中可以通过B 口与蒸发器进液口之间的视液镜观察出口冷媒状态,同时有针对性的通过弹簧调节杆加以控制从而保证蒸发器进口的冷媒为纯液态,蒸发器供液均匀,使整机制冷量有所提高,从而达到节电、低碳环保的效果。通过对一台70URT的机组增加分液器与未增加分液器做测试,测试数据如表I—I制冷量I电流I功率 I吸气温度I排气温度一本技术一 242. 9Kff ~ 102A 56. 9Kff~ 7. 7°C 70°C —常规|237.7KW IlOOA |55· 9KW 卜· 2°C 丨68· 5°C —表I从表I中不难看出增添分液器的机组相比未增加分液器的机组其制冷量上升了2.18%,如果机组冷量大的话其增幅量更为可观(大冷量机组的蒸发器筒径相对来说比较大这样一来蒸发器换热管供液均匀化上更是难以把握,存在回气带液、蒸发压力低等潜在不利因素,利用这种结构可以解决上述不利点,使机组制冷量得到进一步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干式机组节流装置后的分液器,其特征是:包括分离筒(5),在分离筒的上部设有气态冷媒出C口,中部设有冷媒节流后入A口,底端设有液态冷媒出B口,分离筒内部冷媒节流后入A口与液态冷媒出B口之间设置有挡板(4),挡板(4)上设有圆孔,圆孔上安装有钢球(1),钢球(1)的上端通过弹簧(2)与分离筒的顶壁连接,在分离筒的顶端安装用于调节弹簧预紧力的弹簧调节杆(3),弹簧调节杆(3)与弹簧(2)连接;挡板的下端面圆孔连接有管道(7);液态冷媒出B口的上方安装有防冲稳流板(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干式机组节流装置后的分液器,其特征是:包括分离筒(5),在分离筒的上部设有气态冷媒出C 口,中部设有冷媒节流后入A 口,底端设有液态冷媒出B 口,分离筒内部冷媒节流后入A 口与液态冷媒出B 口之间设置有挡板(4),挡板(4)上设有圆孔,圆孔上安装有钢球(1),钢球(I)的上端通过弹簧(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奎张建唐钧郭雯
申请(专利权)人:劳特斯空调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