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60595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1 01:12
起动机,输出轴(5)由主管本体(6A)根据直接接触结构(α)支承,使得除了外螺旋形花键(5a)之外的外表面与除了内螺旋形花键(6a)的内表面直接接触。因此,输出轴(5)能够由小齿轮管(6)支承,而不需要其他部件。结果,考虑到输出轴(5)由小齿轮管(6)支承,径向方向上出现的间隙能够被限制为形成在输出轴(5)的外表面与小齿轮管(6)的内表面之间的径向间隙(Z),由于可以抑制小齿轮管(6)和小齿轮(7)相对于输出轴(5)的倾斜,因此可以延长起动机(1)的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起动机,该起动机具有如下系统S卩,该系统具有以花键配合的方式与输出轴的周边啮合的小齿轮管,并且通过在马达反向侧方向上相对于输出轴推出小齿轮管使由小齿轮管的在轴向方向上位于马达反向侧的一端支承的小齿轮与发动机环形齿轮啮合。
技术介绍
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6-177168中公开了一种常规的具有悬臂式结构的起动机。如图5所示,该起动机包括输出轴100、小齿轮管120、单向离合器130、小齿轮140以及外壳160。输出轴100由马达(未图示)驱动,并且小齿轮管120通过轴承110装配到输出轴100的周边。单向离合器130为将输出轴100的旋转传输至小齿轮管120的滚柱式单向离合器,并且小齿轮140与小齿轮管120的在轴向方向上的马达反向侧(附图中的左手侧)处的端部以直接花键配合的方式啮合。外壳160通过设置在离合器130与小齿轮140之间的轴承150来支承小齿轮管120。该起动机具有如下系统即,该系统在马达反向侧方向上相对于输出轴100将小齿轮管120和离合器130 —起推出,并在由电磁开关(未图不)触发时,将小齿轮140哨合到发动机环形齿轮。上面提到的起动机具有这样一种结构即,当通过电磁开关将小齿轮管120沿马达反向侧方向推出时,离合器130与小齿轮管120 —起移动。因此,可动本体(小齿轮管120、离合器130、小齿轮140)的移动质量变大,这已经成为小型化电磁开关的目标。另一方面,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7-146759中公开了一种具有悬臂式结构的起动机。在该起动机中,如图6所示,小齿轮轴170以螺旋形花键配合的方式设置成能够沿轴向方向移动至离合器130的内管131,并且小齿轮140附接至齿轮轴170的在轴向方向上位于马达反向侧的一端。利用该结构,由于在通过电磁开关将小齿轮轴170沿马达反向侧方向推出时离合器130不能移动,因此与起动机‘168相比,能够使可动本体(小齿轮轴170、小齿轮140)的移动质量较小。因此,可以实现对产生吸引力以将可动本体推出的电磁开关的小型化。近几年,采用怠速停止系统(ISS)—该系统当车辆在交通灯处或交通堵塞期间停车时,阻止燃料注入到发动机从而自动停止发动机一的车辆增加了。与未采用ISS的车辆相比,在采用ISS的车辆中,起动发动机的频率急剧增加,同时操作起动机的次数也急剧增加。随着越来越多的车辆采用ISS,更需要具有良好对准的输出轴100和小齿轮管120的发动机,以延长起动机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已经根据上面提出的问题而做出,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悬臂式结构的起动机,其抑制了小齿轮管或小齿轮相对于输出轴的倾斜并且延长了起动机的寿命O在根据第一方面的起动机中,起动机包括输出轴,该输出轴与马达的旋转轴同轴地设置;外花键,该外花键形成在输出轴的外表面上;离合器,该离合器将由马达产生的转矩传输至输出轴;小齿轮管,该小齿轮管具有圆柱形孔,内花键形成在该圆柱形孔的内表面中,并且输出轴的在轴向方向上的马达反向侧插入到圆柱形孔的内周中,使得外花键与内花键啮合;小齿轮,所述小齿轮设置在小齿轮管的在轴向方向上的马达反向侧的端部上,并且小齿轮与小齿轮管一起旋转;以及电磁螺线管,该电磁螺线管通过电磁体的吸引力驱动移位杆并且通过移位杆将小齿轮管和小齿轮沿马达反向侧方向相对于输出轴推出。通过借助于电磁螺线管的操作将小齿轮管沿马达反向侧方向相对于输出轴推出,小齿轮与发动机的环形齿轮啮合。输出轴由小齿轮管利用直接接触结构支承,使得除了所述外花键之外的外表面与除了所述小齿轮管的所述内花键之外的内表面直接接触。这时,由于输出轴能够由小齿轮管支承,而不需要诸如轴承之类的其他部件,因此能够将出现在径向方向上的间隙限制为形成在作为输出轴的外表面的滑动表面与作为小齿轮管的内表面的滑动表面之间的径向间隙。为此,考虑到由小齿轮管支承输出轴,由于径向方向上的间隙可以构造为小的,因此能够抑制小齿轮管或小齿轮相对于输出轴的倾斜,并且能够延长起动机的寿命。而且,由于输出轴能够由小齿轮管通过外花键和内花键的啮合以及直接接触结构支承,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小齿轮管和小齿轮相对于输出轴的倾斜。g卩,由于直接接触结构由直接接触的除了外花键之外的外表面和除了内花键之外的内表面形成,因此直接接触结构以及外花键和内花键的啮合都不在轴向方向上重叠,而是在轴向方向上分别形成。为此,由于输出轴能够由小齿轮管根据在轴向方向上分开的两种结构(S卩,直接接触结构以及外花键和内花键的啮合)支承,因此能进一步抑制小齿轮管和小齿轮相对于输出轴的倾斜。在根据第二方面的起动机中,当外花键的齿尖与内花键的齿根之间在径向方向上的距离定义为外表面齿间距,并且外花键的齿根与内花键的齿尖之间在径向方向上的距离定义为内表面齿间距时,所述齿间距中的至少一个齿间距(即,内表面齿间距或外表面齿间距)小于外花键与内花键之间在周向方向上的齿隙。另外,小齿轮管的内表面与输出轴的外表面之间在径向方向上的间隙构造成既小于外表面齿间距又小于内表面齿间距。在根据第三方面的起动机中, 小齿轮管的内表面在轴向方向上的马达反向侧形成有内花键,并且输出轴的外表面在轴向方向上的马达反向侧形成有外花键。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起动机中,外花键的齿根的直径小于输出轴的外表面的直径。在根据第五方面的起动机中,在输出轴的外表面和小齿轮管的内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填充有润滑油的槽。附图说明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示出有整个起动机的结构图;图2A示出了示出有当马达停机时图1的主体部的结构图;图2B示出了示出有当马达被驱动时图1的主体部的结构图;图3A示出了这样的示意图该示意图对外表面中的齿与内表面齿间距以及外花键与内花键之间在周向方向上的齿隙进行了说明;图3B示出了示出有在直接接触结构中沿径向方向的间隙的示意图;图4A示出了这样的示意图该示意图示出了输出轴的外表面与外花键的齿根之间在径向方向上的空间关系,其形成本专利技术的直接接触结构;图4B示出了这样的示意图该示意图示出了输出轴的外表面与外花键的齿根之间在径向方向上的空间关系,其相对于本专利技术形成比较例的直接接触结构;图5示出了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6-177168中公开的起动机的主体部的结构图;以及图6示出了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7-146759中公开的起动机的主体部的结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如图1所示,起动机I包括马达2、减速器3、输出轴5、小齿轮管6、小齿轮7以及电磁开关9。马达2产生转矩并且其旋转速度由减速器3减慢。输出轴5通过离合器4与减速器3的输出侧连接,并且小齿轮管6以花键配合的方式哨合到输出轴5的周边。小齿轮7附接至小齿轮管6的在轴向方向上位于马达反向侧的一端,并且小齿轮7与小齿轮管6—起旋转。电磁开关9通过电磁体的吸引力驱动移位杆8,并且通过移位杆8将小齿轮管6和小齿轮7 —起相对于输出轴5推出。此外,电磁开关9接通及关闭主触点一这将在后面提到一并且中断马达2的激励电流。这里,在下面的说明中,在轴向方向上的马达侧(附图中的右手侧)定义为后端侧,而在轴向方向上的马达反向侧(与马达2相反的一侧)定义为前端侧。此外,小齿轮管6由电磁开关9相对于输出轴5推出的方向(附图中的左手侧)定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起动机,包括:马达,所述马达产生转矩;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所述马达的旋转轴同轴地设置;外花键,所述外花键形成在所述输出轴的外表面上;离合器,所述离合器将由所述马达产生的所述转矩传输至所述输出轴;小齿轮管,所述小齿轮管具有圆柱形孔,在所述圆柱形孔的内表面中形成有内花键,并且所述输出轴的在轴向方向上的马达反向侧插入到所述圆柱形孔的内周中,使得所述外花键与所述内花键啮合;小齿轮,所述小齿轮设置在所述小齿轮管的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马达反向侧的端部上,并且所述小齿轮与所述小齿轮管一起旋转;以及电磁螺线管,所述电磁螺线管通过电磁体的吸引力驱动移位杆并且通过所述移位杆将所述小齿轮管和所述小齿轮一起沿马达反向侧方向相对于所述输出轴推出;其中,通过借助于所述电磁螺线管的操作将所述小齿轮管沿所述马达反向侧方向相对于所述输出轴推出,所述小齿轮与发动机的环形齿轮啮合;并且所述输出轴由所述小齿轮管利用直接接触结构支承,使得除了所述外花键之外的外表面与除了所述小齿轮管的所述内花键之外的内表面直接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07 JP 2011-2224961.一种起动机,包括 马达,所述马达产生转矩; 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所述马达的旋转轴同轴地设置; 外花键,所述外花键形成在所述输出轴的外表面上; 离合器,所述离合器将由所述马达产生的所述转矩传输至所述输出轴; 小齿轮管,所述小齿轮管具有圆柱形孔,在所述圆柱形孔的内表面中形成有内花键,并且所述输出轴的在轴向方向上的马达反向侧插入到所述圆柱形孔的内周中,使得所述外花键与所述内花键啮合; 小齿轮,所述小齿轮设置在所述小齿轮管的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马达反向侧的端部上,并且所述小齿轮与所述小齿轮管一起旋转;以及 电磁螺线管,所述电磁螺线管通过电磁体的吸引力驱动移位杆并且通过所述移位杆将所述小齿轮管和所述小齿轮一起沿马达反向侧方向相对于所述输出轴推出;其中, 通过借助于所述电磁螺线管的操作将所述小齿轮管沿所述马达反向侧方向相对于所述输出轴推出,所述小齿轮与发动机的环形齿轮啮合;并且 所述输出轴由所述小齿轮管利用直接接触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田明菜神津琢磨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