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吸收瞬间电脉冲能量的电压诱变阻膜包线及制作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8453870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2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吸收瞬间电脉冲能量的电压诱变阻膜包线及制作方法和用途,包线的包覆层为电压诱变阻材料直接封闭包覆到导电芯线的表面。包覆层包括高分子基体材料和在高分子基体材料中均匀分散的纳米导电填料,其中高分子基体材料重量100份,纳米复合导电填料为8~13份。该电压诱变阻膜包线的表面与其它导电体表面在电接触情况下,其内芯线与外导体间的导电状况可由一个特定电压值来控制,使其在介电体与导电体之间转换。这个电压特定值由电压诱变阻膜包线上所附着层的厚度和添加于高分子聚合物基体材料中的纳米导电填料的量来决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包线可制作各类具有抗静电功能的部件,可任意折拐、弯曲,解决了原同功能产品不能拐弯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吸收瞬间电脉冲能量的电压诱变阻膜包线及制作方法和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吸收瞬间电脉冲能量的电压诱变阻膜包线及制作方法,属于电子设备和元器件保护
,特别是提供一种性能更稳定、实现更简单、使用更方便的采用新材料制作的包线。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是在已申请公布的中国专利“高分子复合纳米电压变阻软薄膜”的基础上实现的工艺革新。虽然高分子复合纳米电压变阻软薄膜在目前的技术背景下有很大的优势,但在电子产品及元器件中的一般抗静电运用方面还存在如下局限:1、高分子复合纳米电压变阻软薄膜使用时需要剪裁成条状,剪裁中易变形,很难获得绝对一致的要求指标。2、高分子复合纳米电压变阻软薄膜剪裁后需要镀一层金属导电膜,这涉及较复杂的工艺,有较大实现难度。3、高分子复合纳米电压变阻软薄膜因为是扁平形状,在帖覆到电路板上时不能拐弯使用。4、帖覆的工艺和精度难以把握,在进行高电压(8000V)检验冲击时,边缝处易发生跳火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研制一种具有吸收瞬间电脉冲能量的电压诱变阻膜包线及制作方法,将电压诱变阻材料在挤塑机或涂覆模具的控制下均匀的挤塑(或涂覆)到铜芯线的表面,形成电压诱变阻膜包线:1、为电子电路保护领域提供一种使用更方便,更实用的具有吸收瞬间电脉冲能量的包线;本产品可任意折拐、弯曲,且无需确认和调整帖覆方向,解决了原同功能产品不能拐弯的技术难题。2、为电子产品的抗瞬变电涌冲击提供一种最简单化的施工材料,操作及生产工艺基本无技术阻碍,通常由普通工人即可单独完成产品施工。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吸收瞬间电脉冲能量的电压诱变阻膜包线包括引导芯线及其表面的包覆层,其包覆层为电压诱变阻材料直接封闭包覆到电脉冲释放引导芯线的表面。所述的包覆层包括高分子基体材料和在高分子基体材料中均匀分散的纳米导电填料,其中高分子基体材料重量100份,纳米复合导电填料为8~13份。所述的高分子基体材料可选50%~70%茂金属线性聚乙烯与30%~50%的低密度聚乙烯共混而获得热塑型高分子基体材料。所述的高分子基体材料也可以选聚醚多元醇,进行真空加温脱水后,缓慢滴注加入甲苯二异氰酸酯中,充分搅拌使其完全反应,获得热固化型高分子基体材料。所述的高分子基体材料选茂金属线性聚乙烯占55%~65%,其余为低密度聚乙烯。所述的纳米导电填料是将重量比1~5%的带反应基团的环氧树脂与重量比为99%~95%的石墨烯混合搅拌获得。优选地,选重量97%的石墨烯,其余为带反应基团的环氧树脂;选粒径为1.2nm石墨烯粉末或粒径为0.5~20um、厚度为5~20nm的石墨烯纳米片。所述的包覆层厚度为50um~200um。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吸收瞬间电脉冲能量的电压诱变阻膜包线的制作方法:1)将重量比50%~70%的茂金属线性聚乙烯与30%~50%的低密度聚乙烯共混,取得热塑型高分子基体材料;2)将重量比1~5%的带反应基团的环氧树脂加入高速搅拌机中,然后再加入重量比为99%~95%的石墨烯,搅拌10min,使石墨烯表面形成100nm的环氧树脂薄膜,获得纳米导电填料;3)将导线进行表面洁净处理;4)将步骤1)获得的高分子基体材料与步骤2)获得的纳米复合导电填料熔融共混,得到热塑型高分子纳米复合电压变阻材料;5)将步骤4)得到的高分子纳米复合电压变阻材料加入到挤塑机中,温度调节到160℃,使其在挤塑模具的控制下均匀的热塑在导线表面,而获得电压诱变阻膜包线。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具有吸收瞬间电脉冲能量的电压诱变阻膜包线的制作方法:1)将重量80份的聚醚多元醇进行真空加温脱水后,缓慢滴注加入到重量20份的甲苯二异氰酸酯中,充分搅拌使其完全反应,获得热固化型高分子基体材料;2)将重量比1~5%的带反应基团的环氧树脂加入高速搅拌机中,然后再加入重量比为99%~95%的石墨烯,搅拌10min,使石墨烯表面形成100nm的环氧树脂薄膜,获得纳米导电填料;3)将步骤2)获得的纳米导电填料加入到步骤1)获得的热固化型高分子基体材料中进行充分搅拌,获得热固化型高分子复合纳米电压诱变阻材料;4)将步骤3)获得的热固化型高分子复合纳米电压诱变阻材料加入到涂覆模具中,使材料在涂覆模具的控制下均匀的涂覆到已做表面处理的导线的表面,在150℃的密封环境中固化120分钟,获得电压诱变阻膜包线。一种用电压诱变阻膜包线制作的具有抗静电功能的插线座引脚框架及集成电路插座引脚框架,包括固定筋、插座引脚,电压诱变阻膜包线置于框架引脚之上,与各引脚成交叉布置,在需要保护的的引脚与电压诱变阻膜包线的交叉处,由导电胶将电压诱变阻膜包线的外包膜与引脚电连接,形成电连接点;对接地脚的交叉点将电压诱变阻膜包线的芯线与引脚电连接。一种用电压诱变阻膜包线制作的具有抗静功能的集成电路引脚框架,包括固定筋、引脚、基岛及引线,电压诱变阻膜包线置于框架引脚之上,与各引脚成交叉布置,在需要保护的引脚与电压诱变阻膜包线的交叉处,由导电银胶将电压诱变阻膜包线的外包膜与引脚电连接,形成电连接点;对与接地脚的交叉点将电压诱变阻膜包线的芯线与引脚电连接。一种用电压诱变阻膜包线制作的具有抗静功能的分立元件引脚框架,包括引脚固定筋、引脚A、B、C,电压诱变阻膜包线(302)置于引脚A、B、C之上,与各引脚成交叉布置,在与引脚B、C的交叉点和由导电银胶将电压诱变阻膜包线的外包膜与引脚B、C电连接,形成电连接点;在与引脚A的交叉点将电压诱变阻膜包线的芯线与引脚A电连接。一种用电压诱变阻膜包线制作的具有抗静功能的印刷电路板,包括基板,基板上的元器件安装孔,连接在各安装孔之间的印刷铜线,在印刷铜线上设置电压诱变阻膜包线,电压诱变阻膜包线与印刷铜线成交叉布置,对需要抗静电保护的印刷铜线与电压诱变阻膜包线的交叉点用导电胶进行包覆粘贴使电压诱变阻膜包线的包膜层与印刷铜线形成电连接点;对电压诱变阻膜包线与电路板的接地附铜线的交叉点用焊锡将电压诱变阻膜包线的芯线与接地附铜线连接,形成电连接点。本专利技术的优点:1.本专利技术为电子电路保护领域提供一种使用更方便,更实用的具有吸收瞬间电脉冲能量的包线;本产品可任意折拐、弯曲,且无需确认和调整帖覆方向,解决了原同功能产品不能拐弯的技术难题。2.本专利技术为电子产品的抗瞬变电涌冲击提供一种最简单化的施工材料,操作及生产工艺基本无技术阻碍,通常由普通工人即可单独完成产品施工。3.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将电压诱变阻材料直接封闭包覆到电脉冲释放引导芯线的表面,从而使电压诱变阻材料与能量释放电极组成一个整体,彻底解决了两者之间需要预装配而形成电性能参数不一致的问题。4.本专利技术第一优选方案是采用热塑方式,用茂金属线性聚乙烯(mPE)与低密度聚乙烯(LDP)的复合高分子聚合物,其好处在于:1)茂金属线性聚乙烯(mPE)[埃克森美孚(埃能宝)mPE35—05]机械强度高,耐腐蚀,抗氧化,高韧性和高挺度、抗冲击、抗撕裂,纵横向拉伸力均衡。2)低密度聚乙烯(LDP)性质较柔软,具有良好的延展性、绝缘性和化学稳定性。3)将茂金属线性聚乙烯(mPE)和低密度聚乙烯按本专利技术的比例生产,既能保证产品的精密可塑性,采用适合的加工方式,又能保证附着膜的机械强度。第一方案由茂金属线性聚乙烯(mPE)、低密度聚乙烯(LDP)和石墨烯纳米材料的优良性能的组合,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具有吸收瞬间电脉冲能量的电压诱变阻膜包线及制作方法和用途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吸收瞬间电脉冲能量的电压诱变阻膜包线,包括引导芯线及其表面的包覆层,其特征在于:包覆层为电压诱变阻材料直接封闭包覆到电脉冲释放引导芯线的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吸收瞬间电脉冲能量的电压诱变阻膜包线,由引导芯线及其表面的包覆层组成,其特征在于:包覆层为电压诱变阻材料直接封闭包覆到电脉冲释放引导芯线的表面,包覆层厚度为50μm~200μm;包覆层包括高分子基体材料和在高分子基体材料中均匀分散的纳米导电填料,其中高分子基体材料重量100份,纳米复合导电填料为8~13份;高分子基体材料选50%~70%茂金属线性聚乙烯与30%~50%的低密度聚乙烯共混而获得的热塑型高分子基体材料或高分子基体材料选聚醚多元醇,进行真空加温脱水后,缓慢滴注加入甲苯二异氰酸酯中,充分搅拌使其完全反应而获得的热固化型高分子基体材料;纳米导电填料是将重量比1~5%的带反应基团的环氧树脂与重量比为99%~95%的石墨烯混合搅拌获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吸收瞬间电脉冲能量的电压诱变阻膜包线,其特征在于:高分子基体材料选茂金属线性聚乙烯占55%~65%,其余为低密度聚乙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吸收瞬间电脉冲能量的电压诱变阻膜包线,其特征在于:选重量97%的石墨烯,其余为带反应基团的环氧树脂;选粒径为1.2nm石墨烯粉末或粒径为0.5~20μm、厚度为5~20nm的石墨烯纳米片。4.一种具有吸收瞬间电脉冲能量的电压诱变阻膜包线的制作方法,1)将重量比50%~70%的茂金属线性聚乙烯与30%~50%的低密度聚乙烯共混,取得热塑型高分子基体材料;2)将重量比1~5%的带反应基团的环氧树脂加入高速搅拌机中,然后再加入重量比为99%~95%的石墨烯,搅拌10min,使石墨烯表面形成100nm的环氧树脂薄膜,获得纳米导电填料;3)将导线进行表面洁净处理;4)将步骤1)获得的高分子基体材料与步骤2)获得的纳米复合导电填料熔融共混,得到热塑型高分子纳米复合电压变阻材料;5)将步骤4)得到的高分子纳米复合电压变阻材料加入到挤塑机中,温度调节到160℃,使其在挤塑模具的控制下均匀的热塑在导线表面,而获得电压诱变阻膜包线。5.一种具有吸收瞬间电脉冲能量的电压诱变阻膜包线的制作方法,1)将重量80份的聚醚多元醇进行真空加温脱水后,缓慢滴注加入到重量20份的甲苯二异氰酸酯中,充分搅拌使其完全反应,获得热固化型高分子基体材料;2)将重量比1~5%的带反应基团的环氧树脂加入高速搅拌机中,然后再加入重量比为99%~95%的石墨烯,搅拌10min,使石墨烯表面形成100nm的环氧树脂薄膜,获得纳米导电填料;3)将步骤2)获得的纳米导电填料加入到步骤1)获得的热固化型高分子基体材料中进行充分搅拌,获得热固化型高分子复合纳米电压诱变阻材料;4)将步骤3)获得的热固化型高分子复合纳米电压诱变阻材料加入到涂覆模具中,使材料在涂覆模具的控制下均匀的涂覆到已做表面处理的铜芯线的表面,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晶龚婷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芯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