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坡地水土保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43146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11:35
一种山坡地水土保持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山坡地自上而下修建为与等高线呈一夹角α的斜坡,其中α为3~5°。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结构简单、改建方便、改建成本低廉,将坡地设置为倾斜且交错叠加,即可实现对坡地的改造;2)保护坡地长久,当坡地遭遇下雨时,雨水依次沿坡地上设置的坡地交错顺流,最终留到山坡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变“堵截”为顺流,营造一种水流的通道,大大延长了水自山坡顶部流向底部的时间,给予坡地植物、土壤较长的吸收水分的时间,即使水流可以较好地由坡地排除,又减少了雨水对坡地表面的快速冲刷,对于坡地水土保持具有较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ー种山坡地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山坡地为一平滑的斜坡,当山区遭遇大雨吋,雨水冲刷山地的表面,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甚至造成山体滑坡或泥石流。而现有的山地为减少下雨时的水土流失,即在坡地表面植树种草,进行水土保持。但是当雨量较大,坡地自身含水量达到饱和时就不能继续蓄水,这时将造成大面积的坡地垮塌事件。为了便于山坡地种植,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专利技术了台地等高线种植方式,中国的梯田,即是很典型的例子。台地、梯田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山坡地的利用也更便于耕作,同时,如水稻ー类传统种植于平原地区的粮食作物,也可在山区进行种植,成为农耕文明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里程碑。传统的台地、梯田种植,采用沿水平方向修建等高线平面或采用等高线种植的方式,同一地块沿山势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等高线台地种植的应用,有效减缓了山坡地受雨水冲刷和侵蚀。但是当暴雨来袭或地表含水量达到饱和吋,等高线台地依然会垮塌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 ー种山坡地水土保持种植法,该山坡地水土保持种植法具有结构简单,改建方便、改建成本低廉,保护坡地长久的优点。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种山坡地水土保持方法,本专利技术将山坡地自上而下修建为与等高线呈ー夹角α的斜坡,其中α为3-5°。本专利技术整个山坡地采用的斜坡为一道,该斜坡由山顶延伸自山底呈螺旋形。本专利技术整个山坡地采用的斜坡为一道以上,整个山坡地采用的斜坡为一道以上,上一级斜坡与下ー级斜坡呈“之”字形状。本专利技术将整个山坡地纵向划分成2块以上;在每块山坡地上分别采用斜坡设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结构简单、改建方便、改建成本低廉,将坡地设置为倾斜且交错叠加,即可实现对坡地的改造;2)保护坡地长久,当坡地遭遇下雨吋,雨水依次沿坡地上设置的坡地交错顺流,最终留到山坡底部。本专利技术变“堵截”为顺流,营造ー种水流的通道,大大延长了水自山坡顶部流向底部的时间,给予坡地植物、土壤较长的吸收水分的时间,即使水流可以较好地由坡地排除,又減少了雨水对坡地表面的快速冲刷,对于坡地水土保持具有较好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不意 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I为斜坡;F为水流方向。具体实施例方式见图ト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将山坡地自上而下修建为与等高线呈ー夹角α的斜坡,其中α为:Γ5°。本专利技术整个山坡地采用的斜坡为一道,该斜坡由山顶延伸自山底呈螺旋形。本专利技术整个山坡地采用的斜坡为一道以上,整个山坡地采用的斜坡为一道以上,上一级斜坡与下ー级斜坡呈“之”字形状。所谓坡地为一道,即坡地由上自下中间不间断;一道以上即坡地由上自下中间间断。该“之”字形状的意思指上一级坡地与下ー级坡地并非一定首尾连接,可以连接也可以有ー个过渡帯,还可以相距一定的距离。本专利技术将整个山坡地纵向划分成2块以上;在每块山坡地上分别采用斜坡设置。本专利技术在等高线台地及等高线种植的基础上,将台地或种植带修建为于等高线成夹角的形式,从台地或种植带的一端沿水平等高线逐渐降低高度,至末端后再反方向降低延展,如此反复,呈之字形走向。抗日战争中滇緬盘山公路著名的“二十四拐”,便是本方法的形象写照。当坡地为两道以上时,可以沿坡地四周环状修建,也可以沿坡地一面修建;也可以将山坡地分割成块,在每块上单独设置。可以形象得将整个山坡体看为ー种棱锥体,该棱锥体可以为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或者五棱锥以上等等。上述的将山坡地分割成块即为棱锥体的棱面,斜坡即在每个棱面上单独设置。山坡地的流水并非是沿着整个山坡的斜坡自上而下流动,而是只在每ー级的斜坡上缓缓流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延长流水在山坡地上的吸收时间,增加土壌、植被的吸收率,从而减少水土流失。山坡地水土保持方法的应用,水一方面沿垂直线向下,另ー方面沿水平方向倾斜流动,既大大缓和冲刷作用,也使雨水对作物的滋润变得更加均匀;特别是大暴雨和陡坡种植,可基本解决冲刷的难题。对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具有革命性的突破。本专利技术在云南等高原等地试行种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将山坡地自上而下修建为与等高线呈一夹角a的斜坡,其中a为:T5°。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整个山坡地采用的斜坡为一道,该斜坡由山顶延伸自山底呈螺旋形。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整个山坡地采用的斜坡为一道以上,上一级斜坡与下一级斜坡呈“之”字形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将整个山坡地纵向划分成2块以上;在每块山坡地上分别采用斜坡设置。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将山坡地自上而下修建为与等高线呈一夹角α的斜坡,其中α为3~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结构简单、改建方便、改建成本低廉,将坡地设置为倾斜且交错叠加,即可实现对坡地的改造;2)保护坡地长久,当坡地遭遇下雨时,雨水依次沿坡地上设置的坡地交错顺流,最终留到山坡底部。本专利技术变“堵截”为顺流,营造一种水流的通道,大大延长了水自山坡顶部流向底部的时间,给予坡地植物、土壤较长的吸收水分的时间,即使水流可以较好地由坡地排除,又减少了雨水对坡地表面的快速冲刷,对于坡地水土保持具有较好的效果。文档编号A01G1/00GK102972116SQ20121057362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6日专利技术者陈榆秀, 王敬波, 王正国 申请人:云南云澳达坚果开发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山坡地水土保持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山坡地自上而下修建为与等高线呈一夹角α的斜坡,其中α为3~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榆秀王敬波王正国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云澳达坚果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