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锅炉再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8146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0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锅炉再热器,连接在锅炉的再热给水管与再热引水管之间,由从里至外依次排列的9根高温再热管组成,其中排列于里侧的n根高温再热管采用双绕方式绕制,余下排列于外侧的高温再热管则采用单绕方式绕制,n为自然数且1≤n<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提供的锅炉再热器,通过使里侧若干根高温再热管采用双绕方式绕制,从而增加了受热面,也即增加了末级再热面积,既充分利用了再热器的配置空间,又达到了强化高温段吸热的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行业使用的锅炉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锅炉再热器
技术介绍
电力行业广泛使用的亚临界自然循环汽包锅炉在低负荷运行时,烟气挡板基本全开到再热器侧,但由于现有再热器系统受热面吸热不足的问题,其再热汽温与540°C的设计值相比要低10-15°C左右。另一方面,根据低负荷时的运行参数比照厂家热力计算说明 书,核对壁再出口至水平再热器入口汽温,以及立式再热器出口至末级再热器入口汽温,两个部分的温度与设计温度基本符合,由此可见,再热器汽温偏低的主要原因是高温再热器吸热不足,而高温再热器结垢严重对换热也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锅炉再热器系统加以改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锅炉再热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再热器存在的吸热不足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出一种改进的锅炉再热器,连接在锅炉的再热给水管与再热引水管之间,由从里至外依次排列的9根高温再热管组成,其中排列于里侧的η根高温再热管采用双绕方式绕制,余下排列于外侧的高温再热管则采用单绕方式绕制,η为自然数且I < η < 9。上述的改进的锅炉再热器在所述9根高温再热管中,排列于里侧的3根高温再热管采用双绕方式绕制,余下排列于外侧的6根高温再热管则采用单绕方式绕制。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的锅炉再热器,通过使里侧若干根高温再热管采用双绕方式绕制,从而增加了受热面,也即增加了末级再热面积,既充分利用了再热器的配置空间,又达到了强化高温段吸热的目的。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锅炉再热器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图I为本技术锅炉再热器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经过改进的锅炉再热器,连接在锅炉的再热给水管11与再热引水管12之间,由从里至外依次排列的9根高温再热管21-29组成。在本技术锅炉再热器的9根高温再热管21-29中,排列于里侧的η根高温再热管是采用双绕方式绕制,余下排列于外侧的高温再热管则是采用单绕方式绕制,其中,η为自然数且I Sn <9。进一步,针对图I所示的实施例而言,在上述9根高温再热管21-29中,是排列于里侧的3根高温再热管21-23采用双绕方式绕制,而余下排列于外侧的6根高温再热管24-29则采用单绕方式绕制。综上所述,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的锅炉再热器,通过使里侧若干根高温再热管采用双绕方式绕制,从而增加了受热面,也即增加了末级再热面积,既充分利用了再热器的配置空间,又达到了强化高温段吸热的目的。通过上述本技术实施例对高温再热管的改造,可使再热器汽温提高10_15°C,从而使亚临界自然循环汽包锅炉的再热汽温达到额定的540°C,同时大约还能节省I. 4g/kwh的煤耗。进一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经过研究发现,高温再热器在运行时间达到机组设计寿命的一半时,便会出现材质劣化的情况,且高温再热管中采用12Cr2MoffVTiB材质的管子高温抗氧化性能较差,根据数据表明,在机组运行3-7万小时就会 出现材质劣化的情况。专利技术人经过大量研究发现,通过将12Cr2MoWVTiB材质更换成T91材质的管子便可以彻底解决上述劣化问题,从而保证锅炉在役期间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另外,现有TP-304H/12Cr2MoWVTiB和TP-S(MHZUCr1Mc)V管子的异种钢焊口失效一直是机组运行的安全隐患,通过上述的管子更换便可以同时解决该问题。以上为本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依据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显而易见地想到一些雷同、替代方案,均应落入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锅炉再热器,连接在锅炉的再热给水管与再热引水管之间,其特征在于,由从里至外依次排列的9根高温再热管组成,其中排列于里侧的η根高温再热管采用双绕方式绕制,余下排列于外侧的高温再热管则采用单绕方式绕制,η为自然数且I < η < 9。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改进的锅炉再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9根高温再热管中,排列于里侧的3根高温再热管采用双绕方式绕制,余下排列于外侧的6根高温再热管则采用单绕方式绕制。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锅炉再热器,连接在锅炉的再热给水管与再热引水管之间,由从里至外依次排列的9根高温再热管组成,其中排列于里侧的n根高温再热管采用双绕方式绕制,余下排列于外侧的高温再热管则采用单绕方式绕制,n为自然数且1≤n<9。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的锅炉再热器,通过使里侧若干根高温再热管采用双绕方式绕制,从而增加了受热面,也即增加了末级再热面积,既充分利用了再热器的配置空间,又达到了强化高温段吸热的目的。文档编号F22G3/00GK202747332SQ201220434628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9日专利技术者吴瑾平 申请人:大唐湘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锅炉再热器,连接在锅炉的再热给水管与再热引水管之间,其特征在于,由从里至外依次排列的9根高温再热管组成,其中排列于里侧的n根高温再热管采用双绕方式绕制,余下排列于外侧的高温再热管则采用单绕方式绕制,n为自然数且1≤n<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瑾平
申请(专利权)人:大唐湘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