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秦大庆专利>正文

散热鳍片与热管的连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15392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3 1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热鳍片与热管的连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提供数散热鳍片及一热管,所述散热鳍片彼此间隔设置;步骤2、在每一散热鳍片上分别设置一容置槽,该些容置槽对齐;步骤3、将热管放置于容置槽内;步骤4、对露出该容置槽的热管施加压力,使热管朝散热鳍片的方向发生变形,在对应散热鳍片的容置槽壁位置形成凹陷,在对应两散热鳍片之间的间隙处形成凸起,通过热管的变形将散热鳍片与热管连接在一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产业的发展,电子元器件的工作速率日渐提高,相应地其产生的热量也增多,为使电子元器件能高速运作,需要将其产生的热量尽快排放掉,否则电子元器件无法正常工作,甚至会被高温烧毁。目前常用的散热方式是在发热的电子元器件上装设散热模组,该散热模组一般包括多个散热片及贯穿该些散热片中散热鳍片的热管,热管将电子元器件产生的热量传送至散热鳍片上,由大面积的散热鳍片与外界空气热交换进行散热。现有的散热模组的热管与散热鳍片的连接方式一般是紧固配合或焊接的连接方式。请参阅图1,为现有散热鳍片与热管紧固配合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其在散热鳍片100上开设沟槽102,该沟槽102的截面呈圆弧形,且,其弧长大于半圆弧长,以便将热管300卡设于该沟槽102内,其具体操作方式为,先在散热鳍片100上开设沟槽102,再将热管300穿设于沟槽102内,然后再将穿设有热管300的散热鳍片100置于高温炉中使散热模组发生热膨胀,由于热管300与散热鳍片100的导热系数不同,可实现热管100在沟槽102处与散热鳍片100紧固配合,该生产过程需要定制特殊道具,增加了生产成本;且产量较低,一台机器一个班次只能生产100-200个散热模组。请参阅图2,为另一现有散热鳍片与热管紧固配合连接的结构示意图,该种结构在散热鳍片100’的沟槽102’内壁设有卡合槽104,热管300’对应卡合槽104设有凸耳302,其组装时,热管300’容置于沟槽102’内,凸耳302卡设于卡合槽104内,其结构复杂,难加工,不利于成本控制。请参阅图3,为现有散热鳍片与热管焊接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其散热鳍片100”上设有供热管300”穿入的开孔106,开孔106旁设有供焊液浇注的焊孔108,装配时,先将热管300”穿入开孔106中,再从焊孔108处注入焊锡液使热管300”焊接于散热鳍片100”上,该生产工艺复杂,需要增加焊锡环节,成本较高;且该生产过程一般采用流水线作业,耗费工时,一条线一个班次一般能生产1000-1500个散热模组;此外,生产过程中散热鳍片需要一片片穿进热管,而每片散热鳍片的开孔大小是标准的,随着散热鳍片穿进热管数量的递增,散热鳍片与热管的紧度会逐步下降,进而影响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挤压方式将热管安装于散热片上,工艺简单,散热效果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括如下步骤步骤I、提供数散热鳍片及一热管,所述散热鳍片彼此间隔设置;步骤2、在每一散热鳍片上分别设置一容置槽,该些容置槽对齐;`步骤3、将热管放置于容置槽内;步骤4、对露出该容置槽的热管施加压力,使热管朝散热鳍片的方向发生变形,在对应散热鳍片的容置槽壁位置形成凹陷,在对应两散热鳍片之间的间隙处形成凸起,通过热管的变形将散热鳍片与热管连接在一起。所述散热鳍片连接于一基板上。所述基板与散热鳍片由高导热系数的铝合金一体成型制成。所述步骤4中,对热管施加朝向散热鳍片的压力后,位于容置槽开口处的热管表面同时发生变形,形成一平面。还包括步骤5,在每两散热鳍片之间的间隙处放置护具,该护具抵靠于热管的凸起,并阻止该凸起向下移动,再次对露出该容置槽的热管施加压力,使热管朝散热鳍片的方向发生变形,加大两散热鳍片之间的间隙处的凸起尺寸,受护具抵靠的凸起则发生变形,使该凸起向散热鳍片两侧发生变形,从而进一步将散热鳍片与热管紧固连接在一起。实施所述步骤5后,该位于容置槽开口处的热管表面形成的平面与该容置槽所在的散热鳍片的边缘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容置槽为弧形槽或U形槽。所述容置槽为半圆形槽或半圆形槽再沿切线方向向外延伸的U形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挤压方式将热管安装于散热鳍片上,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可大幅提高产能,采用本专利技术连接散热鳍片与热管时,两台机器一个班次能连接2000组;且热管与散热鳍片间紧密接触,散热效果好,相比现有技术,相同环境下采用本专利技术制作的产品的温度比采用现有的紧固配合连接的产品低3 4°C,比采用现有的焊接工艺连接的产品低2 3°C。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以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附图中,图I为现有散热鳍片与热管紧固配合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另一现有散热鳍片与热管紧固配合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散热鳍片与热管焊接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示意图;图5为采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至步骤2所得的散热鳍片与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采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至步骤3所得散热鳍片与热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A-A处的剖视图;图8为采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至步骤4所得的散热鳍片与热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9为图8中B-B处的剖视图;图10为采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至步骤5所得的散热鳍片与热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C-C处的剖视图;图12为图10的背面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4至图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括如下步骤步骤I、提供数散热鳍片24及一热管40,所述散热鳍片24彼此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鳍片24连接于一基板22上,优选的,所述基板22与散热鳍片24由高导热系数的铝合金一体成型制成,其导热效果好,利于散热。所述热管40为现有常用热管,其包括封闭的管体(未图示)、设于管体内的管芯(未图示)及设于管芯的工作介质(未图示),所述管芯上设有数个毛细孔,所述管体由铜、铝、碳钢或不锈钢制成,优选的,所述管体由铜制成。所述散热鳍片24将热量传递给热管40,热管40内的工作介质受热变成蒸汽,由管芯上的毛细孔进入管体内,遇冷后变成液体,再经由管芯上的毛细孔进入管芯内,完成热交换,其散热效果好,极大的提高了散热效果。步骤2、在每一散热鳍片24上分别设置一容置槽242,该些容置槽242对齐。所述容置槽242为弧形槽或U形槽。优选的,所述容置槽242为半圆形槽或半圆形槽再沿切线方向向外延伸的U形槽。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散热鳍片24上容置槽242的个数和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对应热管40的形状和个数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步骤3、将热管40放置于容置槽242内。步骤4、对露出该容置槽242的热管40施加压力,使热管40朝散热鳍片24的方向发生变形,在对应散热鳍片24的容置槽壁位置形成凹陷,在对应两散热鳍片24之间的间隙处形成凸起402,通过热管40的变形将散热鳍片24与热管40连接在一起。所述步骤4中,对热管40施加朝向散热鳍片24的压力后,位于容置槽242开口处的热管40表面同时发生变形,形成一平面。在本实施例中,位于容置槽242开口处的热管40表面形成的平面可以一次压合到位,即,一次压合后,该平面与散热鳍片24的边缘位于同一平面内。优选的,在第一次压合时,预留二次压合余量,即,位于容置槽242开口处的热管40表面形成的平面位于散热鳍片24的边缘外侧。在预留二次压合余量的基础上,本明提供还包括步骤5、在每两片散热鳍片24之间的间隙4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鳍片与热管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提供数散热鳍片及一热管,所述散热鳍片彼此间隔设置;步骤2、在每一散热鳍片上分别设置一容置槽,该些容置槽对齐;步骤3、将热管放置于容置槽内;步骤4、对露出该容置槽的热管施加压力,使热管朝散热鳍片的方向发生变形,在对应散热鳍片的容置槽壁位置形成凹陷,在对应两散热鳍片之间的间隙处形成凸起,通过热管的变形将散热鳍片与热管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大庆
申请(专利权)人:秦大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