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平推进红焦冷却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08301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1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平推进红焦冷却余热回收装置,属于炼焦工艺技术领域,包括设置于炉体后端的本体,所述的本体的上端设有余热回收段,下端设有红焦冷却段,其中红焦冷却段依据红焦的传输方向设有预存段和逐步冷却段,其中逐步冷却段设有水平传输装置,水平传输装置的下方设有多个进气孔,余热回收段设有过热器和气体循环系统。通过所述的逐步冷却段设置骤冷区、冷却区和后冷区,将红焦逐步冷却,使红焦充分得到冷却。解决了普通直落式红焦冷却余热回收装置,余热回收效率较低的问题,具有促使红焦冷却充分,提高红焦余热回收率,环保节能的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炼焦工艺
,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平推进红焦冷却余热回收>J-U ρ α装直。
技术介绍
焦炭作为钢铁工业的主要燃料,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而高速增长,2010 年全国粗钢产量6. 37亿吨,消耗焦炭约3亿吨。焦炭生产过程中,传统湿法冷却,无法回收红焦显热,资源浪费严重,目前国内多采用干熄焦工艺,使用该工艺后,每吨焦炭发电量约为130kWh,节能效益显著。该工艺的核心部分为冷却段,目前国内多采用直落式冷却,若要提高余热回收率,增大产量,则应增加冷却段高度,使红焦充分冷却,同时扩大冷却段直径,提高装置处理能力,但受装置高度及施工安装限制,现有国内槽式干熄焦炉技术指标最大处理能力250t/h以下,普遍100t/h左右;冷却效果红焦入炉温度1000-1050°C,出炉温度200-250°C;蒸汽产率420-450kg/t焦,余热回收效率较低,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水平推进式红焦冷却余热回收装置,用以提高干熄焦炉的余热回收率,并将显热转化为蒸汽供发电或其他热用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平推进式红焦冷却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设置于炉体后端的本体,所述的本体的上端是余热回收段,下端是红焦冷却段,其中红焦冷却段依据红焦的传输方向设有进料口、预存段和逐步冷却段,其中逐步冷却段设有水平传输装置,水平传输装置的下方设有多个进气孔,余热回收段根据气体的流动方向设有过热器和气体循环系统。所述的逐步冷却段依据所述的水平传输装置的运动方向设有骤冷区、冷却区和后冷区。所述的逐步冷却段的尾端设有密封冷焦斗。所述的多个进气孔直径相同,分布均匀。所述的气体循环系统包括出气口和循环风机,所述的出气口位于过热器的末端位置,所述的循环风机位于所述的进气孔与余热回收段之间。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促使红焦冷却充分,具有提高红焦余热回收率,环保节能的等优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水平推进红焦冷却余热回收装置示意图图中I、逐步冷却段2、余热回收段3、进料口4、预存段5、骤冷区6、冷却区7、后冷区8、进气孔9、密封冷焦斗10、水平传输装置13、蒸发器16、水冷壁11、循环风机14、过热器17、出气口12、省煤器15、汽包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平推进式红焦冷却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设置于炉体后端的本体,所述的本体的上端是余热回收段2,下端是红焦冷却段,其中红焦冷却段依据红焦的传输方向设有进料口 3、预存段4和逐步冷却段1,其中逐步冷却段I设有水平传输装置10,水平传输装置10的下方设有多个进气孔8,余热回收段2根据气体的流动方向设有过热器14和气体循环系统。所述的逐步冷却段I依据所述的水平传输装置10的运动方向设有骤冷区5、冷却区6和后冷区7。所述的逐步冷却段I的尾端设有密封冷焦斗9。所述的多个进气8孔直径相同,分布均匀。所述的气体循环系统包括出气口 17和循环风机11,所述的出气口 17位于过热器14的末端位置,所述的循环风机11位于所述的进气孔8与余热回收段2之间。间歇装入的红焦通过进料口 4进入预存段4进行缓冲,保证红焦在逐渐冷却段I的冷却过程的连续稳定。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进气孔8向水平布置的逐步冷却段I均匀的提供惰性冷却气体,保证冷却过程中的均匀性。在水平传输装置10的传输下,红焦首先经过骤冷区5,红焦由1000-1050°C冷却至600-650°C,其次经过冷却段区6,红焦由600-650°C冷却至300-350°C,然后进入后冷区7,红焦由300-350°C冷却至100-150°C,红焦经逐步冷却段I后由其尾部排出,进入密封冷焦斗9,惰性冷却气体经加热后进入余热回收段2。所述的过热器14设有省煤器12、水冷壁16、蒸发器13、和水汽系统。所述的水汽系统包括设置在蒸发器13和省煤器12中的换热排管组,所述的各换热排管组之间相互联通。在所述的汽包15与过热器14之间设置有通气管道,在所述的给水泵与汽包15之间设置有给水管道,在所述的逐步冷却段I、蒸发器13、省煤器12与汽包15也设置有回水管道,在所述的蒸发器13和省煤器12的换热管排管安装固定用导引管与汽包15之间设置有回水管道。惰性冷却气体吸收红焦显热,温度升高至850-90(TC,依次通过水冷壁16、蒸发器13和省煤器12,冷却降温至100°C左右,由循环风机11送至逐步冷却段I循环使用。系统给水在过热器14时,依次经过省煤器12、水冷壁16、蒸发器13,被惰性气体加热到450°C,3. 5MPa的过热蒸汽,之后送至汽轮发电机组或其他热用户。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水平推进式红焦冷却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设置于炉体后端的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的上端是余热回收段,下端是红焦冷却段,其中红焦冷却段依据红焦的传输方向设有进料口、预存段和逐步冷却段,其中逐步冷却段设有水平传输装置,水平传输装置的下方设有多个进气孔,余热回收段根据气体的流动方向设有过热器和气体循环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平推进式红焦冷却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逐步冷却段依据所述的水平传输装置的运动方向设有骤冷区、冷却区和后冷区。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平推进式红焦冷却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逐步冷却段的尾端设有密封冷焦斗。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平推进式红焦冷却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进气孔直径相同,分布均匀。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平推进式红焦冷却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循环系统包括出气口和循环风机,所述的出气口位于过热器的末端位置,所述的循环风机位于所述的进气孔与余热回收段之间。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平推进红焦冷却余热回收装置,属于炼焦工艺
,包括设置于炉体后端的本体,所述的本体的上端设有余热回收段,下端设有红焦冷却段,其中红焦冷却段依据红焦的传输方向设有预存段和逐步冷却段,其中逐步冷却段设有水平传输装置,水平传输装置的下方设有多个进气孔,余热回收段设有过热器和气体循环系统。通过所述的逐步冷却段设置骤冷区、冷却区和后冷区,将红焦逐步冷却,使红焦充分得到冷却。解决了普通直落式红焦冷却余热回收装置,余热回收效率较低的问题,具有促使红焦冷却充分,提高红焦余热回收率,环保节能的特点。文档编号F22B1/04GK202717745SQ201220434649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9日专利技术者胡希栓, 曹滨斌, 冯帅, 李成波 申请人:中材节能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平推进式红焦冷却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设置于炉体后端的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的上端是余热回收段,下端是红焦冷却段,其中红焦冷却段依据红焦的传输方向设有进料口、预存段和逐步冷却段,其中逐步冷却段设有水平传输装置,水平传输装置的下方设有多个进气孔,余热回收段根据气体的流动方向设有过热器和气体循环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希栓曹滨斌冯帅李成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材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