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触摸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2935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1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容触摸屏,包括面板玻璃,面板玻璃包括触控区和位于触控区边缘的布线区。该电容触摸屏还包括依次层叠于触控区上的感应层、接地层和驱动层,以及从感应层引出的第一线路和从驱动层引出的第二线路,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重叠布置于面板玻璃的布线区内。接地层使得驱动层与感应层分别与大地形成两个电容,该两个电容产生的变化均被接地导出,从而阻止了感应层与驱动层形成的电容,因而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重叠布置于布线区不会影响电容触摸屏的工作,而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重叠布置,大大减小了布线空间,减小了布线区的尺寸,使得电容触摸屏的边框较小,其应用可以迎合大视窗,轻薄化的设计。(*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触摸屏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容触摸屏
技术介绍
目前,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且智能手机的显示屏幕往大尺寸的趋势发展。手机的显示屏幕大了,相应地要求手机的尺寸也越来越大。然而,当手机的尺寸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手机的尺寸对手机的便携性及操控性就产生很大影响。为了缓解智能手机大屏幕与便携性及操控性的矛盾,手机制造商和手机触屏生产厂家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电容触摸屏窄边框设计。然而,现有的电容触摸屏窄边设计的布线区域内,驱动层与感应层的线路不能 重叠交叉布线。因而所需的布线空间较大,从而使得电容触摸屏的边框尺寸较大,不能有效地减小手机的外形尺寸,不利于智能手机往大视窗及轻薄化的方向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电容触摸屏的边框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边框较小的电容触摸屏。一种电容触摸屏,包括面板玻璃,所述面板玻璃包括触控区和位于所述触控区边缘的布线区,所述电容触摸屏还包括依次层叠于所述触控区上的感应层、接地层和驱动层,以及从所述感应层弓I出的第一线路和从所述驱动层引出的第二线路,所述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重叠布置于所述布线区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驱动层与接地层之间的第一粘胶层、设置于所述接地层与感应层之间的第二粘胶层及设置于所述感应层与面板玻璃之间的第三粘胶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层、接地层及感应层包括透明基膜及层叠于所述透明基膜上的氧化铟锡层、纳米金属层或碳纳米管层,其中,所述驱动层的透明基膜、接地层的透明基膜及感应层的透明基膜均位于远离所述面板玻璃的一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地层的氧化铟锡层、纳米金属层或碳纳米管层的表面上设置有线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基膜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层、接地层及感应层的厚度为O. 05、. 188毫米,所述面板玻璃的厚度为O. 3^2. 0_,所述第一粘胶层、第二粘胶层及第三粘胶层的厚度为O.05^0. 175mm。上述电容触摸屏在感应层和驱动层之间设置接地层,且从感应层引出的第一线路和从驱动层引出的第二线路重叠布置于面板玻璃的布线区内。接地层使得驱动层与感应层分别与大地形成两个电容,该两个电容产生的变化均被接地层导出,从而阻止了感应层与驱动层形成的电容,因而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重叠布置不会影响电容触摸屏的工作,而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重叠布置,大大减小了布线空间,无需设置大的布线区以满足布线需求,因此面板玻璃的布线区较小,使得电容触摸屏的边框较小,有利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器件往大视窗方向发展。附图说明图I为一实施方式的电容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所示的面板玻璃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I所示的电容触摸屏的布线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I所示的电容触摸屏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5为一实施方式的电容触摸屏的制备方法流程图6为图5所示的电容触摸屏的制备方法另一方式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解决现有的电容触摸屏的边框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边框较小的电容触摸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进一步阐述。请参阅图1,一实施方式的电容触摸屏100,包括依次层叠的驱动层110、第一粘胶层120、接地层130、第二粘胶层140、感应层150、第三粘胶层160和面板玻璃170。驱动层110为电容触摸屏100的驱动电极。电容触摸屏100工作时,驱动层110发出低电压高频信号。驱动层110包括透明基膜(图未示)及层叠于透明基膜上的导电层(图未示)。兼顾驱动层Iio的导电性及透光性,驱动层110的厚度优选为O. 05、. 188毫米。透明基膜起支撑和保护作用。透明基膜优选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层。PET的透光性较好。导电层可以为氧化铟锡(ITO)层、纳米金属层或碳纳米管层。导电层优选为氧化铟锡层。氧化铟锡的导电性较好,有利于提高电容触摸屏100的灵敏度,且氧化铟锡薄膜具有较高的透光性,使电容触摸屏100透光性较高。导电层的表面刻蚀有驱动图形,驱动图形上设置有驱动线路作为驱动层110的通道电极引线。驱动线路可以为银电极引线、铜电极银线或铝电极引线等。从驱动层110引出第二线路(图未示),第二线路的一端与驱动线路连接,另一端伸出驱动层110。第一粘胶层120用于连接驱动层110和接地层130。第一粘胶层120的材质优选为OCA光学胶。OCA光学胶为光学透明的双面胶,以保证电容触摸屏100的透光性。并且,OCA光学胶不含酸,对ITO薄膜无任何影响。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粘胶层120也可以为透光性好的UV胶层。综合第一粘胶层120的粘性及透光性,第一粘胶层120的厚度优选为O. 05、. 175毫米。接地层130用于接地,以使驱动层110和感应层150分别与大地形成两个电容。接地层130包括透明基膜(图未示)及层叠于透明基膜上的导电层(图未示)。透明基膜优选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层。导电层可以为氧化铟锡(ITO)层、纳米金属层或碳纳米管层。氧化铟锡(ITO)层、纳米金属层或碳纳米管层的表面上设置有线路(图未示)。线路能够降低接地层130的电阻,起着加速导通的作用。优选地,线路可以为铜线、铝线或银线等。优选为环形银线。接地层130的厚度为O. 05、. 188毫米。第二粘胶层140用于连接接地层130和感应层150。第二粘胶层140的材质为OCA光学胶。第二粘胶层150的厚度为O. 05、. 175毫米。感应层150作为电容触摸屏100的接收电极。感应层150包括透明基膜(图未示)及层叠于透明基膜上的导电层(图未示)。感应层150的厚度为O. 05、. 188毫米。透明基膜优选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层。导电层为氧化铟锡层、纳米金属层、印刷金属层或碳纳米管层。导电层的表面上刻蚀有感应图形。感应图形上设置有感应线路作为感应层150的通道电极引线。感应线路可以为银电极引线、铜电极银线或铝电极引线等。从感应层150引出第一线路(图未示)。第一线路的一端与感应线路连接,另一端伸出感应层150。第三粘胶层160用于连接感应层150和面板玻璃170。第三粘胶层160的材质为OCA光学胶。第三粘胶层160的厚度为O. 05、. 175毫米。面板玻璃170用于保护感应层150。感应层150起着人机对话的桥梁作用,而感应层150的导电层为较脆弱的氧化铟锡层、纳米金属层或碳纳米管层。感应层150 —旦受损,则电容触摸屏100不能工作。面板玻璃170不仅能够很好地保护感应层150,也起着防止外界环境因素对电容触摸屏100造成影响。当面板玻璃170上沾有污秽、尘埃或油溃时,由于感应层150不受污秽、尘埃或油溃的影响,因而电容触摸屏100能准确算出触摸位置。面板玻璃170的厚度为O. 3(Γ2. O毫米。面板玻璃170优选为强化玻璃,强化玻璃的抗冲击强度较高,以使电容触摸屏100经久耐用。优选的,面板玻璃170为经过抗静电处理,以防止电容触摸屏100被静电击穿。请同时参阅图2,面板玻璃170包括布线区172和触控区174。布线区172位于触控区174的边缘。第三粘胶层160、感应层150、第二粘胶层140、接地层130、第一粘胶层120及驱动层Iio依次层叠于面板玻璃170的触控区174上。其中,驱动层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容触摸屏,包括面板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玻璃包括触控区和位于所述触控区边缘的布线区,所述电容触摸屏还包括依次层叠于所述触控区上的感应层、接地层和驱动层,以及从所述感应层引出的第一线路和从所述驱动层引出的第二线路,所述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重叠布置于所述布线区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