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27369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2 19:25
电子回路(50,70)包括半导体模块(501至506)和电容器(701至706),该电子回路布置在马达(30)的轴向方向上。半导体模块(501至506)纵向放置为接触散热器(601)。设在半导体模块(501至506)中的半导体芯片的表面的垂线垂直于马达(30)的轴线。电容器(701至706)被布置成使得所述电容器(701至706)的至少一部分配置范围在马达(30)的轴向方向上重叠半导体模块(501至506)和散热器(601)的配置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电动马达和用于控制电动马达的驱动的电子控制单元的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作为用于辅助车辆的转向盘的操作的机构,使用了电力地产生扭矩的电动助力转向(EPS)系统。在EPS系统中,与液压系统不同,仅当驾驶员进行转向操作时,车辆转向操作受到辅助。因此,EPS系统提供了许多优点诸如低燃料消耗。作为充当EPS系统的扭矩产生源的马达,使用例如通过施加三相交流电而被驱动从而旋转的无刷马达。当使用了这样的无刷马达时,有必要产生与预定电压(例如,12V)的直流(DC)输出异相的交流(AC)输出,从而向多相线圈(例如,三相)提供相互异相的绕组电流。这使得用于切换马达的线圈电流的电子控制单元成为必要。电子控制单元包括执行切换功能的半导体模块。在常规的EPS系统驱动装置中,电子控制单元靠近马达布置。例如,半导体模块沿马达的轴向方向布置(专利文件号I和2)或环绕包括在马达内的定子布置(专利文件号3)。先前技术文件 专利文件 专利文件号 I JP-A-H10-234158 专利文件号 2 JP-A-H10-322973 专利文件号 3 JP-A-2004-159454 专利文件号 4 JP-A-2002-120739 在EPS系统中,为了提供充分的扭矩,利用了相对较大的马达。因此,半导体模块的物理配置变得更大。此外,具有大物理配置的电容器(例如,铝电解电容器)通常包括在电子控制单元中,用于防止半导体芯片被因切换操作而导致的浪涌电压损坏。然而,除EPS系统以外,如今在车辆中合并了各种系统。因此,需要足够宽阔的空间来安装各种系统。因此,EPS系统的马达必须是紧凑的。从这个观点来看,例如专利文件号I或2中所述的马达、半导体模块和电容器在马达的轴向方向上并置。因此,物理配置在马达的轴向方向上变得更大。在专利文件号3中所述的马达中,半导体模块环绕定子布置。因此,马达的轴向方向上的物理配置小,但是马达的径向方向上的物理配置大。此外,在例如必须利用圆柱形电容器的情况下,虽然平滑电容器是平面型,但径向方向上的物理配置进一步变大。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具有内置的电子控制单元的小型驱动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驱动装置包括马达、散热器、和电子控制单元。马达包括形成外周的圆柱形马达外壳;定子,该定子布置在马达外壳径向内侧上且具有缠绕该定子以形成多相的绕组;转子,该转子布置在定子的径向内侧上;以及轴,该轴连同转子一起旋转。散热器从马达外壳的端壁沿与轴的中心线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电子控制单元在中心线方向上布置在马达外壳的散热器侧,并且执行控制马达的驱动。电子控制单元模块包括半导体模块,该半导体模块包括用于切换流经多个相的绕组的绕组电流的半导体芯片,并且该半导体模块被纵向放置成直接或间接地接触散热器侧壁表面,使得每个半导体芯片表面的垂直线不平行于轴的中心线。此外,电子控制单元包括电容器,该电容器并联地连接在从半导体模块的供电侧到电源的线和从半导体模块的接地侧到地线 的线之间。在中心线方向上,半导体模块、散热器和电容器的各自的布置范围的至少一部分相互重叠。附图说明图I是示出了使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框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平面 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侧视 图4是沿图3中的线4-4截取的截面 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透视 图6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分解透视 图7是示出了朝着电子控制单元的集成的技术发展的说明 图8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平面 图9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侧视 图10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透视 图11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平面 图12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侧视 图13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透视 图14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平面 图15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侧视 图16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透视 图17是根据第五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平面 图18是根据第五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侧视 图19是根据第五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透视 图20是根据第六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平面 图21是根据第六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侧视 图22是根据第六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透视 图23是根据第七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平面图;图24是根据第七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侧视图25是根据第七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透视图26是根据第八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平面图27是根据第八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侧视图28是根据第八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透视图29是根据第九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平面图30是根据第九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侧视图; 图31是根据第九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透视图32是根据第十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平面图33是根据第十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侧视图34是根据第十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透视图35是根据第十一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平面图;图36是根据第十一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侧视图;图37是根据第十一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透视图;图38是根据第十二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平面图;图39是根据第十二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侧视图;图40是根据第十二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透视图;图41是沿图38中的线41-41截取的截面图42是根据第十三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平面图;图43是根据第十三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侧视图;图44是根据第十三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透视图;图45是根据第十四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平面图;图46是根据第十四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侧视图;图47是根据第十四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透视图;图48是根据第十五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平面图;图49是根据第十五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侧视图;图50是根据第十五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透视图;图51是根据第十六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平面图;图52是根据第十六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侧视图;图53是根据第十六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透视图;图54是根据第十七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平面图;图55是根据第十七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侧视图;图56是根据第十七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透视图;图57是根据第十八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平面图;图58是根据第十八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侧视图;图59是根据第十八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透视图;图60是根据第十九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平面图;图61是根据第十九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侧视图;图62是根据第十九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透视图;图63是根据第二十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平面图64是根据第二十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侧视图65是根据第二十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透视图66是根据第二十一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平面图67是根据第二十一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侧视图68是根据第二十一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透视图69是根据第二十二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平面图; 图70是根据第二十二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侧视图71是沿着图70中的线71-71截取的截面图72是根据第二十二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透视图73是根据第二十三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平面图74是根据第二十三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侧视图75是沿着图74中的线75-75截取的截面图76是根据第二十三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透视图77是根据第二十四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平面图78是根据第二十四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侧视图79是沿着图78中的线79-79截取的截面图80是根据第二十四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崎雅志株根秀树古本敦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