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毛金灿专利>正文

一种感应充电的手持灯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09996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4 0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感应充电的手持灯组,包括相互配合的手持灯和充电底座,所述手持灯内设有由发光元件、电池组和开关连接组成的回路,所述的充电底座内设有初级线圈,所述初级线圈的两输入端与市电连接,所述的手持灯内设有铁芯以及缠绕在该铁芯上的次级线圈,所述次级线圈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池组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手持灯组结构简单,充电快捷,携带方便,且通过感应充电,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照明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感应充电的手持灯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充电手持灯大多以插头插座的方式进行充电,或通过数据传输线进行充电,或通过自带的折叠式的插头进行充电,插头插座连接的充电方式有很多缺点,如插头插座接触时容易产生火花,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无法在一些有防爆要求的场合使用,不仅如此有时还会导致插座板内部短路,损坏插座板;另外实用插头插座方式充电在管线较暗的地方,插头和插座之间准确对接较困难。感应充电是一种利用电池感应原理通过非接触式的耦合方式进行能量传递的新型充电方式。 例如中国技术专利200820169643.9中公开了一种感应充电器,包括与市电连接的接插件及与需充电设备连接的充电插头,接插件内部设有一降压整流电路、一电磁波发射电路,其中市电与降压整流电路的两输入端相连,降压整流电路的两输出端与电磁波发射电路的两输入端相连,电磁波发射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一发射线圈(相当于初级线圈),该发射线圈设置在所述充电插头内,而发射线圈的外部包裹有一橡塑绝缘层。但该技术中仅仅是提供了一种感应充电器,对其下游的应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展。感应充电技术弥补了传统传导充电方式的不足,且具有安全性好、适应性强和操作方便等优点,易于实现自动充电,因此备受人们的青睐,但电池感应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电动汽车等的充电,针对于小型电器还没有广泛应用,有待于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感应充电的手持灯组,结构简单,充电快捷,携带方便。一种感应充电的手持灯组,包括相互配合的手持灯和充电底座,所述手持灯内设有由发光元件、电池组和开关连接组成的回路,所述的充电底座内设有初级线圈,所述初级线圈的两输入端与市电连接,所述手持灯内设有铁芯以及缠绕在该铁芯上的次级线圈,所述次级线圈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池组相连。本技术手持灯组充电式将手持灯手柄的下端插入充电底座的凹槽中,初级线圈通电后会与次级线圈发生感应,使次级线圈产生电流并对电池组充电或直接对发光元件供电。为了获得合适的电压和电流,可以在初级线圈与市电之间设置整流和降压电路。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充电底座顶部设有凹槽和位于凹槽内的柱状插头,所述的初级线圈位于所述柱状插头内;所述的手持灯包括头部和手柄,所述手柄底部设有与所述柱状插头相配合的插孔,所述的铁芯以及次级线圈位于所述手柄内且布置在所述插孔的外围。采用该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使手持灯进行感应充电时方便固定。所述凹槽的尺寸大小与手持灯的手柄相吻合,充电时,直接将手持灯手柄的下端插入充电底座的凹槽中即可进行充电,方便快捷。为了增强手持灯的发光亮度和手持灯的美观效果,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发光元件由若干LED灯泡组成,且设置在所述手持灯的头部。若干LED灯泡可成矩阵式排布,以提高整体的美观性和照明效果。手持灯的外壳如果太光滑,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滑落摔坏,因此,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手持灯的头部两侧设有防滑条;所述手持灯的手柄上设有防滑片。防滑条为若干相互平行的细条状设置在手持灯头部外壳的两侧;防滑片为头尾部分重叠的若干片设置在手持灯手柄外壳的两侧。为实现防滑还可以采用具有粗糙表面的材料作为外壳,或利用其他形式的外表面花纹以增加摩擦力。 手持灯组在使用过程中被液体状物质或粉尘粘附后可能可导致外壳的腐蚀,或者通过外壳上的缝隙渗入内部,损坏里面的电路元件,因此,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手持灯和充电底座的外壳上均包裹有防水膜,保护手持灯及充电底座的外壳及内部元件不受损坏。所述防滑条以及防滑片均处于防水膜的外表面。为了使用使方便,所述开关为设置在所述手柄上的按钮。作为优选该按钮设置在手柄和头部的连接处。为了方便手持灯的放置,所述的手持灯顶部设有挂环,手持灯可以通过顶部的挂环悬挂在墙壁或工具箱内。为了方便充电底座与市电的连接,所述的充电底座与市电连接的插头可折叠设置在所述充电底座的底部,该插头通过转轴铰接在充电底座上,在充电底座的底部设有容纳插头的凹坑,不使用时,直接将插头折叠后置入底部的凹坑中,节省空间。所述的充电底座一侧设有用于挂置所述充电底座的挂孔,充电底座不用时,可通过该挂孔固定在墙壁等处。本技术的手持灯组,结构简单,充电快捷,携带方便,且通过感应充电,安全可O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手持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I所示充电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指代部件如下手持灯I、充电底座2、头部101、手柄102、防滑条103、发光元件104、按钮105、防滑片106、挂环107、凹槽201。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图2、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感应充电的手持灯组,包括手持灯I和与手持灯I相配合的充电底座2,充电底座2包括外壳、位于外壳内的初级线圈和连接初级线圈的两输入端的导线、与导线连接且位于冲抵底座底部的插头(图中未示出),插头在通过转轴铰接在充电底座2的底部,可折叠充电底座2的底部设有容纳插头的凹坑,当不充电时,插头折叠后置入该凹坑中。在充电底座的2顶部设有凹槽201,凹槽201内设有柱状插头(图中为示出),初级线圈设置在该柱状插头内,在充电底座2的一侧设有用于挂置充电底座2的挂孔(图中未示出),不充电时可以通过该挂孔挂置在墙壁等处。手持灯I大致为长方体形,包括手柄102和与手柄102相连的头部101,头部101的宽度稍大于手柄102,在头部101与手柄102的连接处向手柄102 —侧收拢,手柄102的底部设有插孔(图中未示出),插孔的大与充电底座内的柱状插头吻合。手持灯I内设有铁芯以及缠绕在该铁芯上的次级线圈,次级线圈的输出端与电池组相连,发光元件位于头部101中,铁芯以及次级线圈位于手柄102内且布置在插孔的外 围。次级线圈、电池组、开关和发光元件由导线相连组成回路,且均位于手持灯I的外壳内,发光元件104由若干LED灯泡组成,作为开关的按钮105设置在头部101与手柄102的连接处。手持灯I的顶部设置有一个挂环107,在手持灯I和充电底座2的外壳上均包裹有防水膜,手持灯I的头部101的相对的两侧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细条状的防滑条103,手柄102的相对的两侧设有若干头尾部分重叠的防滑片106,且防滑条103和防滑片106均位于防水膜的外表面。充电底座2上的凹槽201的大小与手持灯I的手柄102吻合,便于两者插接配合。在手持灯I的顶部设有一个挂环107。本使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将充电底座2的插头与市电连接,然后将手持灯I的手柄102下端插入充电底座2的凹槽201中,即开始充电,充电完成后,将手持灯I拔出即可,方便快捷。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感应充电的手持灯组,包括相互配合的手持灯(I)和充电底座(2),所述手持灯(I)内设有由发光元件、电池组和开关连接组成的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底座(2)内设有初级线圈,所述初级线圈的两输入端与市电连接,所述手持灯(I)内设有铁芯以及缠绕在该铁芯上的次级线圈,所述次级线圈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池组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手持灯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底座(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感应充电的手持灯组,包括相互配合的手持灯(1)和充电底座(2),所述手持灯(1)内设有由发光元件、电池组和开关连接组成的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底座(2)内设有初级线圈,所述初级线圈的两输入端与市电连接,所述手持灯(1)内设有铁芯以及缠绕在该铁芯上的次级线圈,所述次级线圈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池组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金灿
申请(专利权)人:毛金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