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塞式四通换向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09590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4 0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塞式四通换向阀,其活塞的第一活塞法兰和第二活塞法兰上分别开设有盲孔,横向体和竖向体上开设有通孔,通孔贯通所在区域的盲孔和高低压流道;盲孔从外至内依次设置有挡圈、阀芯、回复弹簧,其中,挡圈与活塞固定连接,阀芯设置有环形槽、台阶、台阶面,环形槽与通孔错开,台阶通过回复弹簧贴紧挡圈,台阶面穿过挡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通孔使活塞的横向体或竖向体左右的高低压流道的压力快速平衡,活塞只受横向体或竖向体所受的偏移力,使活塞整体向一个方向偏移,活塞与筒体的接触面为以线为中轴的长方形区域,增大了受力面积,可有效避免筒体和活塞产生拉削和积瘤而导致的主阀卡死现象,从而提高换向的可靠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泵型空调中改变制冷剂流向、实现制冷、制热切换的活塞式四通换向阀。技术背景见图I至图4所示现有的大容量活塞式四通换向阀通常由主阀01和先导阀02组成,主阀01的筒体011内设有活塞03,活塞03由两个错开90度连为一体的工字形的构件组成,其纵向设有中心孔031,中心孔031内设有钢球座组件04,钢球座组件04包括位于中心孔031中部内的两个钢球座041和042、位于两个钢球座041和042内的双钢球043、以及钢球座定位件044,钢球座定位件044与钢球座041和042相连并固定在活塞03上,活塞03横向开设有进气孔032,进气孔032的一端与中心孔031内的钢球座组件04相通,一端与主阀01上的高压进气管相通。活塞03中上部设有定位孔033和位于定位孔033内的 导向杆034,导向杆034 —端固定于主阀01的上端盖012上。上述结构的活塞式四通换向阀工作时,活塞03的外圆周上下两端径向受力方向不一致,受力不平衡(如图4所示)。因此,活塞03产生不规则偏移,最终导致活塞03外圆与主阀01的筒体011内圆接触面过小,此接触面在活塞03两端的外圆A、B位置处(如图5所示),因此活塞03所受的径向偏移力全部作用在A、B两点,其所受压强非常大,当活塞03受压差力作用移动时,很容易使筒体011产生拉削或积瘤,最终导致主阀01卡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新的活塞式四通换向阀,其活塞与筒体的接触面积大,可有效避免主阀换向时筒体和活塞产生拉削和积瘤而导致的主阀卡死现象,从而提高换向的可靠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活塞式四通换向阀包括主阀和导阀,其中,主阀的筒体两端设有端盖,其内部设有活塞,所述的活塞两端具有第一活塞法兰和第二活塞法兰,活塞中部具有圆盘状连接部,第一活塞法兰和连接部之间为板状的横向体,第二活塞法兰和连接部之间为板状的竖向体;第一活塞法兰、横向体、以及连接部之间构成第一高压流道和第一低压流道,第二活塞法兰、竖向体、以及连接部之间构成第二高压流道和第二低压流道,所述的第一活塞法兰和第二活塞法兰上分别开设有盲孔,横向体和竖向体上开设有通孔,通孔贯通所在区域的盲孔和高低压流道;盲孔从外至内依次设置有挡圈、阀芯、回复件,其中,挡圈与活塞固定连接,阀芯设置有环形槽、台阶、台阶面,环形槽与通孔错开,台阶通过回复件贴紧挡圈,台阶面穿过挡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横向体和竖向体上于连接部和通孔间还开设有平衡孔,平衡孔贯通所在区域的盲孔和高压流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回复件为弹簧或顶杆。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挡圈与活塞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或铆接方式固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当第一活塞法兰或第二活塞法兰的端面与端盖接触时,位于其上盲孔内的阀芯的环形槽分别与横向体或竖向体上的通孔贯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工作时,通过通孔使活塞的横向体或竖向体左右的高低压流道的压力快速平衡,因此,活塞只受横向体或竖向体所受的偏移力,使活塞整体向一个方向偏移,此时活塞与筒体的接触面为以线为中轴的长方形区域,增大了受力面积,可有效避免主阀换向时筒体和活塞产生拉削和积瘤而导致的主阀卡死现象,从而提高换向的可靠性。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I为现有的一种活塞式四通换向阀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所示的活塞式四通换向阀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G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现有的活塞式四通换向阀的活塞结构及受力示意图;图5为现有的活塞式四通换向阀工作时的活塞位置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H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在制冷时阀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活塞结构及受力示意图;图11本技术工作时活塞的位置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中K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在制冷时阀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活塞结构及受力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见附图6至附图7所示本技术的活塞式四通换向阀包括主阀10和通过支架21固定在主阀10上的导阀20,导阀20通过信号管22与主阀10两端空腔相通,主阀10由筒体101、两端封堵在筒体101两端的端盖102、设置在筒体101上的低压排气管103、高压进气管104、冷凝管105、蒸发管106、以及设置在筒体内部的活塞30组成。见图8至图11所示活塞30两端具有第一活塞法兰31和第二活塞法兰32,活塞30中部具有圆盘状连接部33,第一活塞法兰31和连接部33之间为板状的横向体34,第二活塞法兰32和连接部33之间为板状的竖向体35 ;横向体34和竖向体35相互垂直,横向体34和外侧表面与竖向体35的外侧表面位于活塞30的筒形圆柱面上。第一活塞法兰31、横向体34、以及连接部33之间左右两侧构成第一高压流道36和第一低压流道37,第二活塞法兰32、竖向体35、以及连接部33之间左右两侧构成第二高压流道38和第二低压流道39。第一高压流道36和第二高压流道38与高压进气管104相通。第一活塞法兰31和第二活塞法兰32上分别开设有盲孔301,横向体34和竖向体35上分别从第一活塞法兰31和第二活塞法兰32端向连接部33的方向依次开设有通孔302和平衡孔303,横向体34上的通孔302贯通第一活塞法兰31上的盲孔301和第一高压流道36以及第一低压流道37,竖向体35上的通孔302贯通第二活塞法兰32上的盲孔301和第二高压流道38以及第二低压流道39 ;横向体34上的平衡孔303贯通第一活塞法兰31的盲孔301和第一高压流道36,竖向体35上的平衡孔303贯通第二活塞法兰32上的盲孔301和第二高压流道38。盲孔301从外至内依次设置有挡圈41、阀芯42、作为回复件43的回复弹簧,其中,挡圈41与活塞30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或铆接方式固定连接,阀芯42设置有环形槽421、台阶422、台阶面423,环形槽421与通孔302错开,台阶422通过回复弹簧贴紧挡圈41,台阶面423穿过挡圈41。当第一活塞法兰31或第二活塞法兰32的端面与端盖102接触时,位于其上盲孔301内的阀芯42的环形槽421分别与横向体34或竖向体35上的通孔302贯通。当系统除湿、化霜(或制冷)时,高压进气管104通过第一高压流道36与蒸发管106连通,在活塞30两端的压差力下,第二活塞法兰32、阀芯42与端盖102贴合,此时阀芯42上的环形槽421与通孔302连通,第二高压流道38与第二低压流道39压力平衡;平衡孔303与第一高压流道36相通,使阀芯42在轴向上不受系统压力的影响,同时,第一活塞法兰31端的阀芯42在回复弹簧43的作用下,使台阶422与挡圈41贴合,环形槽421与通孔302错开,第一高压流道36与第一低压流道37断开,此时活塞30只受一个径向偏向力,使活塞30与筒体101接触处为以线为中轴的长方形区域(见图10所示),增大了受力面积,大大减小单个受力点的压强,在主阀10换向时,不易使筒体101、活塞30产生拉削或积瘤;当系统制热时,同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塞式四通换向阀,包括主阀(10)和导阀(20),其中,主阀(10)的筒体(101)两端设有端盖(102),其内部设有活塞(30),所述的活塞(30)两端具有第一活塞法兰(31)和第二活塞法兰(32),活塞(30)中部具有圆盘状连接部(33),第一活塞法兰(31)和连接部(33)之间为板状的横向体(34),第二活塞法兰(32)和连接部(33)之间为板状的竖向体(35);第一活塞法兰(31)、横向体(34)、以及连接部(33)之间构成第一高压流道(36)和第一低压流道(37),第二活塞法兰(32)、竖向体(35)、以及连接部(33)之间构成第二高压流道(38)和第二低压流道(3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活塞法兰(31)和第二活塞法兰(32)上分别开设有盲孔(301),横向体(34)和竖向体(35)上开设有通孔(302),通孔(302)贯通所在区域的盲孔(301)和高低压流道;盲孔(301)从外至内依次设置有挡圈(41)、阀芯(42)、回复件(43),其中,挡圈(41)与活塞(30)固定连接,阀芯(42)设置有环形槽(421)、台阶(422)、台阶面(423),环形槽(421)与通孔(302)错开,台阶(422)通过回复件(43)贴紧挡圈(41),台阶面(423)穿过挡圈(4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鹏冯建江李维槽崔永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盾安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